阅行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 (《观猎》) 2 ,带月荷锄 归 (《归园田居》) 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 亭记》)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岳阳楼 记》) (二)阅读下面散曲,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 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这首散曲的作者是 “水仙子” 是 (2分) 7.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晴岚”是指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B.“淡”字意为芰荷呈妩媚轻盈的淡粉之色。 C.“飐”字表现酒家旗帜在微风中颤动。 D.“爱杀”直抒作者深爱江南美景的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选自《 与 》、《大学》和《中庸》并称为“四书”。(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
闵行区 201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28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 分) (一)默写(15 分) 1.草枯鹰眼疾, 。 (《观猎》) 2. ,带月荷锄 归。 (《归园田居》)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 4.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 亭记》)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岳阳楼 记》) (二)阅读下面散曲,完成第 6—7 题(4 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 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这首散曲的作者是 ,“水仙子” 是 。(2 分) 7.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晴岚”是指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B.“淡”字意为芰荷呈妩媚轻盈的淡粉之色。 C.“飐”字表现酒家旗帜在微风中颤动。 D.“爱杀”直抒作者深爱江南美景的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选自《 》,它与 《 》、《大学》和《中庸》并称为“四书”。(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二段列举历史上明君贤臣的事例,论证了人才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B.第一、二段使用排比,使文章气势咄咄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强大力量 C.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入手,论证经受磨难的必要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作者层层论证得出的结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邓羌义勇 王猛°督诸军十六万骑伐燕,遣将军徐成觇燕军形要,期日中,及昏而反,猛怒, 将斩之。邓羌请之曰:“成,大将也,宜宥之。”猛曰:“若不杀成,军法不 立。”羌固请曰:“成,羌之部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以赎之。” 猛弗许。 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猛问其故,羌曰:“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 自相杀,欲先除之!”猛谓羌义而有勇,使语之曰:“将军止,吾今赦之。”成 既免,羌诣猛谢。猛执其手曰:“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部将尚尔,况国家乎!吾 不复忧贼矣 【注释】①王猛(325年-375年),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率军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②觇:看,偷偷地察看。③宥:饶 恕,原谅。④效战:尽力作战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将军止 (2)羌诣猛 谢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期日中,及昏而反 13.邓羌“于部将尚尔”在文中具体表现在:(1) (2)“ (3)“成既免,羌诣猛谢”。(3分) 14.请概括王猛的性格特 点 (2分) 、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植物的窃窃私语 ①植物会说话吗?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玛雅·辛普雷加对此表示肯定。 ②植物说话和人类说话有本质区别:它们的窃窃私语我们的耳朵听不见,但是却 常常能用鼻子闻到—一樟脑球味、柠檬味、黑胡椒的辛辣味等由植物释放出的化 学物质就是植物们的语言,术语叫做“生物合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 BwOC)。它既是植物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也是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其他有机体 之间交流的“语言 ③更神奇的是,植物甚至也有“方言”一一同一物种的植物个体之间用自己的 套化学性质相同的B0C交流起来,比不同物种的植物之间的交流更高效,并且 遭遇的虫害更少 ④那植物怎么“听”同伴的“话”呢?研究发现,植物通过气孔摄入的BVOC可 以进入植物的新陈代谢。例如除虫菊在受到伤害时释放出的BVOC可以诱导相邻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二段列举历史上明君贤臣的事例,论证了人才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B.第一、二段使用排比,使文章气势咄咄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强大力量。 C.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入手,论证经受磨难的必要。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作者层层论证得出的结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 题(12 分) 邓羌义勇 王猛①督诸军十六万骑伐燕,遣将军徐成觇②燕军形要,期日中,及昏而反,猛怒, 将斩之。邓羌请之曰:“成,大将也,宜宥③之。”猛曰:“若不杀成,军法不 立。”羌固请曰:“成,羌之部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④以赎之。” 猛弗许。 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猛问其故,羌曰:“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 自相杀,欲先除之!”猛谓羌义而有勇,使语之曰:“将军止,吾今赦之。”成 既免,羌诣猛谢。猛执其手曰:“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部将尚尔,况国家乎!吾 不复忧贼矣!” 【注释】①王猛(325 年—375 年),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率军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②觇:看,偷偷地察看。③宥:饶 恕,原谅。④效战:尽力作战。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 分) (1)将军止 (2)羌诣猛 谢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期日中,及昏而反 13. 邓羌“于部将尚尔”在文中具体表现在:(1) “ ”;(2)“ ”; (3)“成既免,羌诣猛谢”。(3 分) 14.请概括王猛的性格特 点。 、 (2 分) 二、现代文(4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9 题(19 分) 植物的窃窃私语 ①植物会说话吗?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玛雅·辛普雷加对此表示肯定。 ②植物说话和人类说话有本质区别:它们的窃窃私语我们的耳朵听不见,但是却 常常能用鼻子闻到——樟脑球味、柠檬味、黑胡椒的辛辣味等由植物释放出的化 学物质就是植物们的语言,术语叫做“生物合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 BVOC)。它既是植物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也是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其他有机体 之间交流的“语言”。 ③更神奇的是,植物甚至也有“方言”——同一物种的植物个体之间用自己的一 套化学性质相同的 BVOC 交流起来,比不同物种的植物之间的交流更高效,并且 遭遇的虫害更少。 ④那植物怎么“听”同伴的“话”呢?研究发现,植物通过气孔摄入的 BVOC 可 以进入植物的新陈代谢。例如除虫菊在受到伤害时释放出的 BVOC 可以诱导相邻
植株合成除虫菊酯,这个研究提示我们:当一株植物遭遇病虫害时,特定成分的 BWoC的释放为相邻植株提供了“危险即将到来”的重要信号。 ⑤面对如此“精准”的威胁,植物们也建立了巧妙的抗虫途径。当遭受植食性昆 虫侵害时,立即改变自己释放的BWOC中各化合物成分的比例,昆虫感知到食物 的“味道”一变,可能就不再对这个植物感兴趣了 ⑥与较为直接的抗虫途径相比,植物还有一种间接的防御手段。当植物的叶片受 伤时,植物体会在很短时间内合成并释放另一种BWOC物质,并分泌一种特殊的 花蜜来吸引正在侵害它的昆虫的天敌一一你吃我,我就把吃你的叫来,这样一来, 那些植食性昆虫就不敢为所欲为了。聪明如植物,也懂得“ 的道理 ⑦在空气中,不同种类的BVOC有不同的“寿命”。一般而言,植物之间的交流 需在不超过1米,甚至更短的距离内进行,且受到BWoC浓度的直接影响。相比 之下,植食性昆虫的“窃听技术”就堪称一流了。研究表明,在富含臭氧的空气 中,BVOC浓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几乎不会给植食性昆虫带来任何困扰一一这实 在让我们为植物们偷偷捏一把汗呀! ⑧尽管植物的“语言”我们人类听不懂,但这种“语言交流”对植物自身的生存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破解它们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理解自然。 今后,在花园或林荫小道中散步的时候,你或许能以更动态、更开阔的视角去看 待那些不跑不跳不出声的植物们一一说不定它们正欢快地小声聊着天呢! 15.第④段举除虫菊例子的作用 是 (2分) 16.面对昆虫的威胁,植物们建立了两种巧妙的抗虫途径:(6分) (2) 17.第⑥段空格处最适合填入的是( )(3分)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B.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18.以下内容中,不符合文意的是( )(3分) A.生物合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其他有机体之间交流的 语言 B.当植物改变自己释放的BVOC中各化合物成分比例时,昆虫可能就不再对其感 兴趣了。 C.植物之间的交流必须在不超过1米甚至更短距离内进行,且受BVOC浓度的直 接影响。 D.尽管植物的“语言”人类听不懂,但破解它们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和自 19.以下语段应该插入第 段和第 段之间,理由 是 。(5分) 但是,植食性昆虫也会“窃听”植物的语言。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植 食性昆虫也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植物。由于不同植物释放的BVOC的化合物成分 比例有较大差异,植食性昆虫通过感知这些BVOC,就能从一堆“噪音”中准确 地分离出自己熟悉而喜欢的“声音”,进而在万花丛中定位自己的美食并妄图饱 餐一顿
植株合成除虫菊酯,这个研究提示我们:当一株植物遭遇病虫害时,特定成分的 BVOC 的释放为相邻植株提供了“危险即将到来”的重要信号。 ⑤面对如此“精准”的威胁,植物们也建立了巧妙的抗虫途径。当遭受植食性昆 虫侵害时,立即改变自己释放的 BVOC 中各化合物成分的比例,昆虫感知到食物 的“味道”一变,可能就不再对这个植物感兴趣了。 ⑥与较为直接的抗虫途径相比,植物还有一种间接的防御手段。当植物的叶片受 伤时,植物体会在很短时间内合成并释放另一种 BVOC 物质,并分泌一种特殊的 花蜜来吸引正在侵害它的昆虫的天敌——你吃我,我就把吃你的叫来,这样一来, 那些植食性昆虫就不敢为所欲为了。聪明如植物,也懂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道理。 ⑦在空气中,不同种类的 BVOC 有不同的“寿命”。一般而言,植物之间的交流 需在不超过 1 米,甚至更短的距离内进行,且受到 BVOC 浓度的直接影响。相比 之下,植食性昆虫的“窃听技术”就堪称一流了。研究表明,在富含臭氧的空气 中,BVOC 浓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几乎不会给植食性昆虫带来任何困扰——这实 在让我们为植物们偷偷捏一把汗呀! ⑧尽管植物的“语言”我们人类听不懂,但这种“语言交流”对植物自身的生存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破解它们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理解自然。 今后,在花园或林荫小道中散步的时候,你或许能以更动态、更开阔的视角去看 待那些不跑不跳不出声的植物们——说不定它们正欢快地小声聊着天呢! 15.第④段举除虫菊例子的作用 是 。(2 分) 16.面对昆虫的威胁,植物们建立了两种巧妙的抗虫途径:(6 分) (1) ; (2) 。 17.第⑥段空格处最适合填入的是( )(3 分)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B.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18.以下内容中,不符合文意的是( )(3 分) A.生物合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其他有机体之间交流的 “语言”。 B.当植物改变自己释放的 BVOC 中各化合物成分比例时,昆虫可能就不再对其感 兴趣了。 C.植物之间的交流必须在不超过 1 米甚至更短距离内进行,且受 BVOC 浓度的直 接影响。 D.尽管植物的“语言”人类听不懂,但破解它们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和自 然。 19.以下语段应该插入第 段和第 段之间,理由 是 。(5 分) 但是,植食性昆虫也会“窃听”植物的语言。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植 食性昆虫也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植物。由于不同植物释放的 BVOC 的化合物成分 比例有较大差异,植食性昆虫通过感知这些 BVOC,就能从一堆“噪音”中准确 地分离出自己熟悉而喜欢的“声音”,进而在万花丛中定位自己的美食并妄图饱 餐一顿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21分) 老陆 ①冬天的时候回清华,经过西南小区,还是那片红砖楼,灰头土脸的。想起老陆 曾经住在这里的一栋,具体哪栋已经辨认不清了。自从出国,我再也没回去看过 老陆,想到他已经不在了,心里很愧疚。 ②做学生的时候,每周有一个晚上,我会骑着车,一手拎着琴,去找老陆上课 拜师的时候,老陆已经八十岁了,手抖得厉害,就连说话声音也有点颤。他刚毕 业的一个学生向他推荐了我,胡吹了一通,说我感觉特别好,言外之意是技巧很 烂。老陆听我随便拉了两段,说:“你的毛病很多,有决心改么?”“有。”“能 保证练琴么?”“能。”“你拉的东西太难了,要改毛病就得退回去很多重学, 能接受么?”“能。”“我从前在音乐室的时候教琴是不收费的,现在退休了, 要收一定的学费。你是学生,我不按外面的标准收费,每月十块钱。”“好。” 于是就进了师门。 ③一开始我被往回退了三到五年,从最简单的维瓦尔第协奏曲开始重练,不准揉 弦。“你的揉弦像痉挛,”老陆说,“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需要按照规矩重 新练起来,用节拍器,每拍三个音、四个音、六个音、八个音,这样练上去,最 后要达到能够任意控制快慢。”而我一切都言听计从。 ④因为手抖的问题,老陆早就不拉琴了,教琴全靠嘴。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站在 谱架旁指挥,激动起来就唱,恨不得帮你把情感表达到位。他的唱腔也是抖的, 像幅度过大的揉音。教学计划蛮严格,每周的作业有音阶琶音、一首练习曲、双 音练习,每阶段有一首协奏曲、一首小曲子、一首中国乐曲,老陆是严格按照业 余考级标准安排曲目和基本练习的。每拉一首曲子,他就给我拷贝磁带,让我仔 细模仿大师,练好后还会叫夫人弹琴跟我合伴奏。谱子也都是他给我,上面标着 密密麻麻的弓法指法,首页的边角处往往还有音乐室的图章,有些甚至是手抄本 的复印件,双音练习是他自己编写的,这些都是他几十年教学攒下来的资料,而 我是最后一个使用者。 ⑤前几天碰上当年乐队的首席,也跟老陆学过一小段,说:“老陆总在夸你 我想,我水平那么臭,没什么可夸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听话,坚持练琴。在那 样一个人人爱学习的学校,每天为挤出一小时的练琴时间,是要拼死拼活的,为 此常得在熄灯后到走廊里自习,然后永远睡不够 ⑥这么学了三年,水平眼睁睁地爬升了。老陆不认为有补不回的基本功,只要坚 持。他的信念在我身上再一次实践,他一定在以前的学生中实践多次了,但对于 我这却是第一次,至关重要的一次。 ⑦但考托福的季节来了,连最坚持练琴的学生也停了下来。老陆没说什么,出国 他是支持的,他爱的音乐是西方过来的。我停练了两个月,告诫自己全副精力对 付单词。但某日背单词的 jian xi突然听到收音机里放音乐,整个人像被烧着了 样。我再也忍不住,把琴盒打开,整个人就在发抖。于是放纵了自己,一口气 练了九个小时,没吃饭甚至没喝水,最后手指真的痉挛了。这事我没有告诉老陆。 ⑧考完托福,我回到了他的课上,接着做一名听话的学生。因为这段停练,我没 能如他所愿开一场全校范围的毕业音乐会,只在音乐室开了一个小型的,跟乐队 朋友合作几段狂欢了一下。老陆还是很认真地帮我准备了曲目,但是我没有录音 留给他。临走时告别,除了客套话,也什么都没说 ⑨老陆,陆以循,外面的人尊称陆先生。据说,他曾是与马思聪齐名的音乐教育 家,甚至琴曾经也拉得跟马思聪差不多好。我听了很吃惊。他学外文出身的,和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5 题(21 分) 老 陆 ①冬天的时候回清华,经过西南小区,还是那片红砖楼,灰头土脸的。想起老陆 曾经住在这里的一栋,具体哪栋已经辨认不清了。自从出国,我再也没回去看过 老陆,想到他已经不在了,心里很愧疚。 ②做学生的时候,每周有一个晚上,我会骑着车,一手拎着琴,去找老陆上课。 拜师的时候,老陆已经八十岁了,手抖得厉害,就连说话声音也有点颤。他刚毕 业的一个学生向他推荐了我,胡吹了一通,说我感觉特别好,言外之意是技巧很 烂。老陆听我随便拉了两段,说:“你的毛病很多,有决心改么?”“有。”“能 保证练琴么?”“能。”“你拉的东西太难了,要改毛病就得退回去很多重学, 能接受么?”“能。”“我从前在音乐室的时候教琴是不收费的,现在退休了, 要收一定的学费。你是学生,我不按外面的标准收费,每月十块钱。”“好。” 于是就进了师门。 ③一开始我被往回退了三到五年,从最简单的维瓦尔第协奏曲开始重练,不准揉 弦。“你的揉弦像痉挛,”老陆说,“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需要按照规矩重 新练起来,用节拍器,每拍三个音、四个音、六个音、八个音,这样练上去,最 后要达到能够任意控制快慢。”而我一切都言听计从。 ④因为手抖的问题,老陆早就不拉琴了,教琴全靠嘴。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站在 谱架旁指挥,激动起来就唱,恨不得帮你把情感表达到位。他的唱腔也是抖的, 像幅度过大的揉音。教学计划蛮严格,每周的作业有音阶琶音、一首练习曲、双 音练习,每阶段有一首协奏曲、一首小曲子、一首中国乐曲,老陆是严格按照业 余考级标准安排曲目和基本练习的。每拉一首曲子,他就给我拷贝磁带,让我仔 细模仿大师,练好后还会叫夫人弹琴跟我合伴奏。谱子也都是他给我,上面标着 密密麻麻的弓法指法,首页的边角处往往还有音乐室的图章,有些甚至是手抄本 的复印件,双音练习是他自己编写的,这些都是他几十年教学攒下来的资料,而 我是最后一个使用者。 ⑤前几天碰上当年乐队的首席,也跟老陆学过一小段,说:“老陆总在夸你。” 我想,我水平那么臭,没什么可夸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听话,坚持练琴。在那 样一个人人爱学习的学校,每天为挤出一小时的练琴时间,是要拼死拼活的,为 此常得在熄灯后到走廊里自习,然后永远睡不够。 ⑥这么学了三年,水平眼睁睁地爬升了。老陆不认为有补不回的基本功,只要坚 持。他的信念在我身上再一次实践,他一定在以前的学生中实践多次了,但对于 我这却是第一次,至关重要的一次。 ⑦但考托福的季节来了,连最坚持练琴的学生也停了下来。老陆没说什么,出国 他是支持的,他爱的音乐是西方过来的。我停练了两个月,告诫自己全副精力对 付单词。但某日背单词的 jiàn xì 突然听到收音机里放音乐,整个人像被烧着了 一样。我再也忍不住,把琴盒打开,整个人就在发抖。于是放纵了自己,一口气 练了九个小时,没吃饭甚至没喝水,最后手指真的痉挛了。这事我没有告诉老陆。 ⑧考完托福,我回到了他的课上,接着做一名听话的学生。因为这段停练,我没 能如他所愿开一场全校范围的毕业音乐会,只在音乐室开了一个小型的,跟乐队 朋友合作几段狂欢了一下。老陆还是很认真地帮我准备了曲目,但是我没有录音 留给他。临走时告别,除了客套话,也什么都没说。 ⑨老陆,陆以循,外面的人尊称陆先生。据说,他曾是与马思聪齐名的音乐教育 家,甚至琴曾经也拉得跟马思聪差不多好。我听了很吃惊。他学外文出身的,和
钱锺书同班,和曹禺是好朋友,但是喜欢音乐,毕业后去日本学了小提琴演奏。 回到母校,就改行当起了音乐教师,帮助成立管乐队、弦乐队,教了无数学生, 也培养了好几位著名音乐家。 ⑩其实,我们当时学琴时的水平都是很差的,老陆心里明白一一他干了几十年, 做的都是初级启蒙教育。他的教学法,如今回想,也未免僵化,他对曲谱的理解、 对演奏范式的理解,都是十九世纪的。他没有教过我抠乐谱,从乐理上去理解曲 子,只是让我听录音,这也不是好的方法。但是那几年,虽然相互间的对话屈指 可数,却有一种东西,我明白,他也明白,我们共享。而这种东西,如今已经传 到了下一代。如果老陆还活着,我多想带着孩子去看他,给他拉琴听。 D但老陆已经不在了。 20.看拼音,写汉字。 jian xi (2分) 21.第②一⑥段中,“我”跟老陆学琴三年,“听话”的具体表现是:(6分) (1) (2) 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 是 (2分) 23.第⑦段画线句使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是 (3分) 24.对本文“我”的情感概括最恰当的是( )(4分) A.表达了“我”对老陆的理解与认同之情 B.表达了“我”对老陆的怀念与尊敬之情。 C.表达了“我”对老陆的愧疚与感激之情 D.表达了“我”对老陆的宽容与迁就之情。 25.结合全文主旨,谈谈对第⑩段中加点词“东西”的理 分 三、综合运用能力(10分)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6-27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古人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八类,即土、竹、革、匏(pao)、丝、石 金、木,称为“八音”。《乐记》记载:“土曰埙(xn),竹曰管,革曰鼓、 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zh)。”代表乐器有:埙、竹笛、 鼓、笙、古琴、石磬、编钟等等。 材料二 埙: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它音色朴拙低沉,独为天籁。 鼓: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取鳄鱼的凶猛习性 以壮鼓声,音色雄浑而奔放 古琴: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竹笛:汉族乐器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音色秀丽柔和、甜润明亮。 26.请根据“材料一”,为下列诗句中提及的乐器归类(填写字母):(4分) B.石 F.土 革 H.木 诗句 出处 乐器 归类
钱锺书同班,和曹禺是好朋友,但是喜欢音乐,毕业后去日本学了小提琴演奏。 回到母校,就改行当起了音乐教师,帮助成立管乐队、弦乐队,教了无数学生, 也培养了好几位著名音乐家。 ⑩其实,我们当时学琴时的水平都是很差的,老陆心里明白——他干了几十年, 做的都是初级启蒙教育。他的教学法,如今回想,也未免僵化,他对曲谱的理解、 对演奏范式的理解,都是十九世纪的。他没有教过我抠乐谱,从乐理上去理解曲 子,只是让我听录音,这也不是好的方法。但是那几年,虽然相互间的对话屈指 可数,却有一种东西,我明白,他也明白,我们共享。而这种东西,如今已经传 到了下一代。如果老陆还活着,我多想带着孩子去看他,给他拉琴听。 ⑾但老陆已经不在了。 20.看拼音,写汉字。jiàn xì (2 分) 21.第②—⑥段中,“我”跟老陆学琴三年,“听话”的具体表现是:(6 分) (1) ; (2) 。 22.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 是 。(2 分) 23.第⑦段画线句使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是 。(3 分) 24.对本文“我”的情感概括最恰当的是( )(4 分) A.表达了“我”对老陆的理解与认同之情。 B.表达了“我”对老陆的怀念与尊敬之情。 C.表达了“我”对老陆的愧疚与感激之情。 D.表达了“我”对老陆的宽容与迁就之情。 25.结合全文主旨,谈谈对第⑩段中加点词“东西”的理 解。 (4 分) 三、综合运用能力(10 分)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 26—27 题(10 分) 材料一: 我国古人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八类,即土、竹、革、匏(páo)、丝、石、 金、木,称为“八音”。《乐记》记载:“土曰埙(xûn),竹曰管,革曰鼓、 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zhù)。”代表乐器有:埙、竹笛、 鼓、笙、古琴、石磬、编钟等等。 材料二: 埙: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它音色朴拙低沉,独为天籁。 鼓: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取鳄鱼的凶猛习性 以壮鼓声,音色雄浑而奔放。 古琴: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竹笛:汉族乐器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音色秀丽柔和、甜润明亮。 26.请根据“材料一”,为下列诗句中提及的乐器归类(填写字母):(4 分) A.金 B.石 C.丝 D.竹 E.匏 F.土 G. 革 H.木 诗句 出处 乐器 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