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红楼梦》 摘要:为了上好《<红楼梦>导读》的公开课,五十岁的我勇敢应承,采用 印发《学案》、下载歌曲、剪辑电视剧等多种手段,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 终于上了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且受到同仁与专家的好评。现将课堂实录整理如 下 关键词:《红楼梦》导读公开课第五回判词歌词画册 今年四月三号,学校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专门找到我,说大家都知道我特喜 爱读《红楼梦》,而《必修三》后面有一课《<红楼梦>导读》,全组同仁强烈请求 我上一堂介绍《红楼梦》的公开课。想到已是五十岁的人了,且多年没有上公开 课了,真不想逞这个能。但一则盛情难却;二则大家平时经常呼我是红学“专家 三则这内容实在触到了我的爱处。于是也没有怎么推迟就应承了下来。当然我清 楚“专家”云者全是恭维,实则相去甚远,不过一个发烧友而己 应承下来之后才知道困难重重。但已经骑虎难下了,只得咬牙上。 应承当天就开始构思了:以前讲《<红楼梦>导读》,因是最爱,往往课时不 加限制,化三四节课是常事。但公开课可不行,只能压缩成一课时。其次,《红 楼梦》博大精深,一节课又能讲多少呢?怎样才能増大课堂容量成了关键。如果 只按教材顺序从作者讲到思想到人物形象再到艺术手法青蜓点水式完成任务,那 一定会失败的。最后确定重点讲《红楼梦》第五回。一方面,这回是全书的总纲 画册、判词、歌词隐喻了人物的性格命运,为后面几十回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另 方面,这又是全书最难读的一回,很多初读者多次满怀冲动阅读《红楼梦》, 最后却在这一回放弃阅读。我又想到了印发《学案》,将我要讲到的判词歌词等 难点内容早两天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先去査査资料,整理相关内容,这样增大课 堂容量就成为了可能。再次得讲点教学手段:这课内容有点偏,网上没有多少现 成的课件,只得自己制作了。当天就下载了歌曲《枉凝眉》和电视剧《红楼梦》 第一回,并剪辑了王熙凤在全剧中的第一次出场的近三分钟的视频,并下载数十 张剧照作课件背景用,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最后就是认真设计教案,精心制作课 件了。加之学校也提供了最优秀的班级,腾出新的录课室。大约一个星期吧,万 事俱备,只等钟声了。2017年四月十号公开课的上课铃声正式敲响。 课后,得到了同仁的一致好评,市教研室语文教育专家看过录课后,也充 分肯定了这节课,并建议送省参评。同时要我写好课堂实录。 下面就是这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全程实录(方框内的文字为ppt片) 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对《红楼梦》一书的作者、成书过程、 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和贾府的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 我们将通过这一导读,使同学们能更进一步了解《红楼梦》,喜欢并爱上《红楼 梦》。请默看屏幕上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展示课件)
1 名著导读《红楼梦》 摘要:为了上好《<红楼梦>导读》的公开课,五十岁的我勇敢应承,采用 印发《学案》、下载歌曲、剪辑电视剧等多种手段,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 终于上了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且受到同仁与专家的好评。现将课堂实录整理如 下。 关键词:《红楼梦》导读 公开课 第五回 判词 歌词 画册 今年四月三号,学校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专门找到我,说大家都知道我特喜 爱读《红楼梦》,而《必修三》后面有一课《<红楼梦>导读》,全组同仁强烈请求 我上一堂介绍《红楼梦》的公开课。想到已是五十岁的人了,且多年没有上公开 课了,真不想逞这个能。但一则盛情难却;二则大家平时经常呼我是红学“专家”; 三则这内容实在触到了我的爱处。于是也没有怎么推迟就应承了下来。当然我清 楚 “专家”云者全是恭维,实则相去甚远,不过一个发烧友而已。 应承下来之后才知道困难重重。但已经骑虎难下了,只得咬牙上。 应承当天就开始构思了:以前讲《<红楼梦>导读》,因是最爱,往往课时不 加限制,化三四节课是常事。但公开课可不行,只能压缩成一课时。其次,《红 楼梦》博大精深,一节课又能讲多少呢?怎样才能增大课堂容量成了关键。如果 只按教材顺序从作者讲到思想到人物形象再到艺术手法青蜓点水式完成任务,那 一定会失败的。最后确定重点讲《红楼梦》第五回。一方面,这回是全书的总纲, 画册、判词、歌词隐喻了人物的性格命运,为后面几十回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另 一方面,这又是全书最难读的一回,很多初读者多次满怀冲动阅读《红楼梦》, 最后却在这一回放弃阅读。我又想到了印发《学案》,将我要讲到的判词歌词等 难点内容早两天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先去查查资料,整理相关内容,这样增大课 堂容量就成为了可能。再次得讲点教学手段:这课内容有点偏,网上没有多少现 成的课件,只得自己制作了。当天就下载了歌曲《枉凝眉》和电视剧《红楼梦》 第一回,并剪辑了王熙凤在全剧中的第一次出场的近三分钟的视频,并下载数十 张剧照作课件背景用,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最后就是认真设计教案,精心制作课 件了。加之学校也提供了最优秀的班级,腾出新的录课室。大约一个星期吧,万 事俱备,只等钟声了。2017 年四月十号公开课的上课铃声正式敲响。 课后,得到了同仁的一致好评,市教研室语文教育专家看过录课后,也充 分肯定了这节课,并建议送省参评。同时要我写好课堂实录。 下面就是这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全程实录(方框内的文字为 ppt 片): 一、 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对《红楼梦》一书的作者、成书过程、 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和贾府的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 我们将通过这一导读,使同学们能更进一步了解《红楼梦》,喜欢并爱上《红楼 梦》。请默看屏幕上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展示课件)
【学习目标】 ①.在学过《林黛玉进贾府》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促使同学们进 一步了解《红楼梦》 ②.大致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主要内容,特别了解第五回通过画册、判 词和歌词来暗示众多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命运的内容。 ③.培养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从而爱上《红楼梦》。 【学习重点】 培养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从而爱上《红楼梦》 【学习难点】 第五回通过画册、判词和歌词暗示众多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命运。 检查预习 (一)、课内预习抽查 师:前两天布置要大家认真阅读《红楼梦>导读》有关内容并研读《学案》上的 判词歌词及思考相关问题,大家认真预习了没有? 生:认真预习过了。 师:那我现在抽查三个问题 (展示课件) ①、“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 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②、“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若是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就 和他生分了” 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 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师:哪位同学先回答第①段话是谁说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 学生A:贾宝玉说的。表明他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封建社会的男子的鄙视,对没有 沾染功名俗气的纯洁的女子喜爱 师:第②段话里的“混帐话”是什么意思?全句表明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 学生B:“混帐话”是指劝宝玉读经书参加科举的话。表明贾宝玉对封建科举的厌 恶,更表明对三观相同的林黛玉的喜爱。 师:第三段是谁说的,评价的是谁 学生C:我只知道说的是王熙凤,说她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 师:是王熙凤身边的小厮兴儿说的 师:(总结预习)看来同学们是真的认真读了课文。但单凭这点内容是远远不够 激发人们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的。下面我再抽査同学们对《红楼梦》全书的 熟悉情况。 (二)、课外内容检査—一检査学生对《红楼梦》全书内容的熟悉情况 (展示课件)
2 二、 检查预习 (一)、课内预习抽查 师:前两天布置要大家认真阅读《<红楼梦>导读》有关内容并研读《学案》上的 判词歌词及思考相关问题,大家认真预习了没有? 生:认真预习过了。 师:那我现在抽查三个问题。 (展示课件) 师:哪位同学先回答第①段话是谁说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 学生 A:贾宝玉说的。表明他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封建社会的男子的鄙视,对没有 沾染功名俗气的纯洁的女子喜爱。 师:第②段话里的“混帐话”是什么意思?全句表明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 学生 B:“混帐话”是指劝宝玉读经书参加科举的话。表明贾宝玉对封建科举的厌 恶,更表明对三观相同的林黛玉的喜爱。 师:第三段是谁说的,评价的是谁? 学生 C:我只知道说的是王熙凤,说她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 师:是王熙凤身边的小厮兴儿说的。 师:(总结预习)看来同学们是真的认真读了课文。但单凭这点内容是远远不够 激发人们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的。下面我再抽查同学们对《红楼梦》全书的 熟悉情况。 (二)、课外内容检查——检查学生对《红楼梦》全书内容的熟悉情况 (展示课件) 【学习目标】 ①.在学过《林黛玉进贾府》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促使同学们进 一步了解《红楼梦》。 ②.大致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主要内容,特别了解第五回通过画册、判 词和歌词来暗示众多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命运的内容。 ③.培养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从而爱上《红楼梦》。 【学习重点】 培养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从而爱上《红楼梦》 。 【学习难点】 第五回通过画册、判词和歌词暗示众多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命运。 ①、“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 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②、“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若是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就 和他生分了 ” ③、“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 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阅读下面三个小题,大家相互讨论,看能回答几个问题。 ①、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 取笑戏弄的人是 ②、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 品的 酒叫 听的歌曲名叫 ③、《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最有反 抗性格的丫环是 性格最刚烈的丫环 师:看同学们的表情,题目有点难吧,除了答出“刘姥姥”外,没有听到其他 答案。其实,对于认真读过《红楼梦》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超级容易的题目。老 师只能推理,在座没有几个同学读完过《红楼梦》。老师的推理对不对? 生:对 师:为什么不读? 学生D:我有好几次冲动想要读完《红楼梦》,但从没有读完过第五回的。实在读 不懂。 师:你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红楼梦》的态度。其实不单是高中生,较多大学生 也跟你们一样,想读的冲动有多次,但大多挺不到第五回就放弃了。其实他们不 知,如果真要是认真读懂了前五回,后面的难度就小多了。 (展示课件:答案) ①、刘姥姥 ②、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红楼梦 ③、袭人晴雯鸳鸯 师:着重讲一下第②小题。这是第五回的内容。说的是贾宝玉进入梦乡,警幼仙 子引导他遨游太虚幻境,目的是想早一点让他参透爱情,觉悟人生。于是先让他 喝了仙茶“千红一窟”,又让他品了名酒“万艳同杯”,再让他听了总曲目叫《红 楼梦》的十四首曲子。 师:“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红楼梦”这三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生 师:“千红”“万艳”指众多的女子。“窟”“杯”谐音“哭”“悲”,喻众多人物 的悲剧结局。“红楼梦”喻指整个贾府里的众多人物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最终是 场“梦”而已。 二、回顾前四回的内容 师: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对前四回的内容作过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 不再详讲。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概括前四回的主要内容 (学生答略) (展示课件:前五回的主要内容
3 师:看同学们的表情,题目有点难吧,除了答出“刘姥姥 ”外,没有听到其他 答案。其实,对于认真读过《红楼梦》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超级容易的题目。老 师只能推理,在座没有几个同学读完过《红楼梦》。老师的推理对不对? 生:对。 师:为什么不读? 学生 D:我有好几次冲动想要读完《红楼梦》,但从没有读完过第五回的。实在读 不懂。 师:你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红楼梦》的态度。其实不单是高中生,较多大学生 也跟你们一样,想读的冲动有多次,但大多挺不到第五回就放弃了。其实他们不 知,如果真要是认真读懂了前五回,后面的难度就小多了。 (展示课件:答案) 师:着重讲一下第②小题。这是第五回的内容。说的是贾宝玉进入梦乡,警幼仙 子引导他遨游太虚幻境,目的是想早一点让他参透爱情,觉悟人生。于是先让他 喝了仙茶“千红一窟”,又让他品了名酒“万艳同杯”,再让他听了总曲目叫《红 楼梦》的十四首曲子。 师:“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红楼梦”这三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生:…… 师:“千红”“ 万艳”指众多的女子。“窟”“ 杯”谐音“哭”“悲”,喻众多人物 的悲剧结局。“红楼梦”喻指整个贾府里的众多人物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最终是一 场“梦”而已。 二、 回顾前四回的内容 师: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对前四回的内容作过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 不再详讲。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概括前四回的主要内容。 (学生答略) (展示课件:前五回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三个小题,大家相互讨论,看能回答几个问题。 ①、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 取笑戏弄的人是 。 ②、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 ,品的 酒叫 ,听的歌曲名叫 。 ③、《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最有反 抗性格的丫环是 ,性格最刚烈的丫环 是 。 ①、刘姥姥 ②、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 红楼梦 ③、袭人 晴雯 鸳鸯
第一回,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渊源 第二回,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 第三回,主要人物的出场贾府环境介绍 第四回,更广阔的社会: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第五回,全文总纲:梦游太虚幻境画册判词歌曲 师(小结):到第五回止,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 本上交代清楚了,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读懂了前五回后面的难 度就小多了。但往往就是还没有读完第五回就放弃了。大多感叹“第五回真难读 呀!”那怎样才能读懂第五回呢?今天老师就想通过详讲第五回,使大家对第五 回的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能激发同学对《红楼梦》的浓厚兴趣,喜欢甚至 爱上《红楼梦》。 三、挑选《红楼梦》第五回部分画册、判词和歌词来激发同学们对《红楼梦》最 难读的这一回的阅读兴趣。 (一)、以第五回有关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画册、判词和歌词为依据,你 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暗示这三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爱情和婚姻的结局吗? 1、(展示课件) i册: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 雪中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师:画册与判词上哪些内容是指的林黛玉?哪些内容是指的薛宝钗?“停机德 咏絮才”出处哪个典故?这些内容我在《学案》里布置了,请哪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E:画册上的“两株枯木”、“一围玉带”指的是林黛玉,判词上的“堪怜咏 絮才”、“玉带林中挂”也是指林黛玉。其他指的是薛宝钗。 “停机德”出自典故《乐羊子妻》,暗含薛宝钗合乎封建妇道标准。“咏絮才”来 自谢道韫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暗含林黛玉极富有文学才华。 师:回答得非常不错。看来你认真完成了《学案》上的任务,大家为她点赞! 2、欣赏歌曲 (课件播放视频:《红楼梦》主题曲之《枉凝眉》,播放完后展示歌词:)
4 师(小结):到第五回止,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 本上交代清楚了,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读懂了前五回后面的难 度就小多了。但往往就是还没有读完第五回就放弃了。大多感叹“第五回真难读 呀!”那怎样才能读懂第五回呢?今天老师就想通过详讲第五回,使大家对第五 回的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能激发同学对《红楼梦》的浓厚兴趣,喜欢甚至 爱上《红楼梦》。 三、挑选《红楼梦》第五回部分画册、判词和歌词来激发同学们对《红楼梦》最 难读的这一回的阅读兴趣。 (一)、以第五回有关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画册、判词和歌词为依据,你 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暗示这三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爱情和婚姻的结局吗? 1、(展示课件) 师:画册与判词上哪些内容是指的林黛玉?哪些内容是指的薛宝钗?“停机德” “咏絮才”出处哪个典故?这些内容我在《学案》里布置了,请哪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 E:画册上的“两株枯木”、“ 一围玉带”指的是林黛玉,判词上的“堪怜咏 絮才”、“玉带林中挂”也是指林黛玉。其他指的是薛宝钗。 “停机德”出自典故《乐羊子妻》,暗含薛宝钗合乎封建妇道标准。“咏絮才”来 自谢道韫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暗含林黛玉极富有文学才华。 师:回答得非常不错。看来你认真完成了《学案》上的任务,大家为她点赞! 2、欣赏歌曲。 (课件播放视频:《红楼梦》主题曲之《枉凝眉》,播放完后展示歌词:) 第一回,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渊源 第二回,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 第三回,主要人物的出场 贾府环境介绍 第四回,更广阔的社会: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第五回,全文总纲:梦游太虚幻境 画册 判词 歌曲 画册: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 雪中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个空劳牵挂 个是水中月 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师:这首词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分别指什么么? 生: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身“绛珠仙草””和“通灵宝玉”。 师:“水中月”“镜中花”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捞不到和抓不着的东西。 师:与他俩的爱情有什么联系? 生:暗示他俩的爱情最终不可能修成正果。 师:最后两句歌词是照应了谁的承诺? 生:林黛玉的“还泪报恩”的承诺 师:那这歌词的主题是讲什么? 生:讲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3、欣赏歌词:《终身误》 (展示课件)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师:第二句里有个代词“俺”,说的是谁? 生:贾宝玉。 师:那“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 学生F:“金玉良缘”说的是贾府都在传递着贾宝玉和薛宝钗会结婚的事。“金” 指薛宝钗身上挂的金锁,“玉”就是指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说的是贾宝
5 师:这首词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分别指什么么? 生: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身“绛珠仙草” ”和“通灵宝玉”。 师:“水中月”“镜中花”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捞不到和抓不着的东西。 师:与他俩的爱情有什么联系? 生:暗示他俩的爱情最终不可能修成正果。 师:最后两句歌词是照应了谁的承诺? 生:林黛玉的“还泪报恩”的承诺。 师:那这歌词的主题是讲什么? 生:讲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3、欣赏歌词:《终身误》 (展示课件) 师:第二句里有个代词“俺”,说的是谁? 生:贾宝玉。 师:那“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 学生 F:“金玉良缘”说的是贾府都在传递着贾宝玉和薛宝钗会结婚的事。“金” 指薛宝钗身上挂的金锁,“玉”就是指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说的是贾宝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