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学习分析高老头等主要人物。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4、了解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一—畸形的父 2.难点: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 分析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小说在哪几处进行了对比描写? (2)分析对比描写的作用 (3)介绍对比描写的有关知识 语言描写 (1)“倘若我还有财产留下,她们会来伺候我,招呼我:我可以听到她们,看到她们。…他们对我那么周 到,体贴,那是为我的钱啊。世界并不美。我看到了,我!
《高老头》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学习分析高老头等主要人物 。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 4、了解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 2.难点: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分析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 小说在哪几处进行了对比描写? (2)分析对比描写的作用。 (3)介绍对比描写的有关知识 二、语言描写 (1)“倘若我还有财产留下,她们会来伺候我,招呼我;我可以听到她们,看到她们。……他们对我那么周 到,体贴,那是为我的钱啊。世界并不美。我看到了,我!
高老头为什么说“世界并不美? (2)“你懂得吗,我要死了,不见她们一面就死了。永远口渴而没有水喝,这便是我十年来的生活……两个 女婿断送了我的女儿。是的,从她们出嫁之后,我就没有女儿了。做老子的听着!你们得要求国会定一条结 婚的法律!要是你们爱女儿,就不能把她们嫁人。女婿是毁坏女儿的坏蛋,他把一切都污辱了。再不要有结 婚这回事!结婚抢走我们的女儿,教我们临死看不见女儿 ①.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②.高老头为什么将女儿对自己的不好的原因归结到女婿们的身上? 问题讨论 (1)巴尔扎克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高老头为什么说“世界并不美? (2)“你懂得吗,我要死了,不见她们一面就死了。永远口渴而没有水喝,这便是我十年来的生活……两个 女婿断送了我的女儿。是的,从她们出嫁之后,我就没有女儿了。做老子的听着!你们得要求国会定一条结 婚的法律!要是你们爱女儿,就不能把她们嫁人。女婿是毁坏女儿的坏蛋,他把一切都污辱了。再不要有结 婚这回事!结婚抢走我们的女儿,教我们临死看不见女儿。” ①.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②.高老头为什么将女儿对自己的不好的原因归结到女婿们的身上? 三、问题讨论 (1)巴尔扎克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试分析儒家的仁爱与高老头的畸形父爱的区别? (3)如何看待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四、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畸形父爱”? 五.影视片段欣赏 通过高老头的语言再进一步体会高老头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主题 六.联系自己或周围实际谈谈你对高老头这种父爱的看法
(2)试分析儒家的仁爱与高老头的畸形父爱的区别? (3)如何看待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四、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畸形父爱”? 五.影视片段欣赏: 通过高老头的语言再进一步体会高老头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主题。 六.联系自己或周围实际谈谈你对高老头这种父爱的看法
写作训练 语言是是塑造人物的手法之一。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描写。“言为心声”,语言 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表现,是人的性格特征的表现。好的语言描写应当是个性化的,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 经历、志趣的。 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语言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物语言必须符合作者塑造的“这一个”人物的身世、教养、职业、年龄、品格、爱好等一切个性特 2.人物的语言应体现出人物的心理特征 老师小结: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 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 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 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高老头》导学案答案 (1)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HonoredeBalzac)是法国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具影响的小说家。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出生在巴黎以南的图尔市,他的父亲 岁出身农民,但后来,但后来进城并作了文职官员,母亲出身于织造商家族。巴尔扎克很小时就被送到农村 寄养,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寄宿在学校,很少与家人见面,所以他在年少时期难得享受到家庭的温暖。1816 l819年,他按照家长的安排,到巴黎学习法律,这期间他还在诉讼代理人或公证人办事处做见习生或书记员 巴尔扎克酷爱文学,而无意于从事法律工作,所以在读法律时他也设法去文科班旁听,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 位。1919年他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但却遭到家人的反对,由于他决心已定,家里拗不过他,答应只给他两年 时间试试他有无文学才能。靠家里给的有限的经费,他在巴黎贫民区租住了一间阁楼,自己埋头写作。巴尔 扎克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克伦威尔》,五幕诗体悲剧。意想不到,他失败了。但他并没有灰心,又化名和几 位朋友一起搞开了神怪小说,前后写了10多部,都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这时他只好暂时放弃搞创作 的念头,想去经商碰碰运气。从1825年开始,他借贷出版古典作家的普及版本,开办印刷厂等,没有两年工 夫,他已债台高筑,拖累终身。1828年,巴尔扎克重新回到他日夜魂牵梦绕的文学创作上来,并于1829年 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舒昂党人》。这是他写的第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小说一出版,立 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不久他又出版了随笔《婚姻生理学》,从此巴尔扎克名声大振,阔步登上法国文坛 从1819年至1829年这10年中,巴尔扎克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思想上也有了深刻的变化,艺术上也趋于成熟
七.写作训练: 语言是是塑造人物的手法之一。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描写。“言为心声”,语言 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表现,是人的性格特征的表现。好的语言描写应当是个性化的,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 经历、志趣的。 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语言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物语言必须符合作者塑造的“这一个”人物的身世、教养、职业、年龄、品格、爱好等一切个性特 点。 2.人物的语言应体现出人物的心理特征。 三.老师小结: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 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 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 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高老头》导学案答案 (1)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edeBalzac)是法国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具影响的小说家。巴尔扎克 1799 年 5 月 20 出生在巴黎以南的图尔市,他的父亲 岁出身农民,但后来,但后来进城并作了文职官员,母亲出身于织造商家族。巴尔扎克很小时就被送到农村 寄养,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寄宿在学校,很少与家人见面,所以他在年少时期难得享受到家庭的温暖。1816— 1819 年,他按照家长的安排,到巴黎学习法律,这期间他还在诉讼代理人或公证人办事处做见习生或书记员。 巴尔扎克酷爱文学,而无意于从事法律工作,所以在读法律时他也设法去文科班旁听,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 位。1919 年他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但却遭到家人的反对,由于他决心已定,家里拗不过他,答应只给他两年 时间试试他有无文学才能。靠家里给的有限的经费,他在巴黎贫民区租住了一间阁楼,自己埋头写作。巴尔 扎克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克伦威尔》,五幕诗体悲剧。意想不到,他失败了。但他并没有灰心,又化名和几 位朋友一起搞开了神怪小说,前后写了 10 多部,都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这时他只好暂时放弃搞创作 的念头,想去经商碰碰运气。从 1825 年开始,他借贷出版古典作家的普及版本,开办印刷厂等,没有两年工 夫,他已债台高筑,拖累终身。1828 年,巴尔扎克重新回到他日夜魂牵梦绕的文学创作上来,并于 1829 年 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舒昂党人》。这是他写的第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小说一出版,立 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不久他又出版了随笔《婚姻生理学》,从此巴尔扎克名声大振,阔步登上法国文坛。 从 1819 年至 1829 年这 10 年中,巴尔扎克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思想上也有了深刻的变化,艺术上也趋于成熟
伺候,巴尔扎克进入了他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829年到1848年,总共不到20年的时间,他竟创作了90余 部中、长篇小说。据说,《高老头》就是他三天三夜赶写出来的。他很需要钱还债是他开始时努力写作的动力 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创作的激情,有远大的目标,他要在文学史上立起一块丰碑。巴尔扎克过于辛劳, 1850年8月18日即在巴黎逝世,他只活了51岁。 (3)学生介绍小说的社会背景,教师补充社会背景: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复辟时期。1814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波旁先生王朝卷土重来,封建政 权复辟。这个王朝维持了十多年。于1830年七月革命时被推翻。在复辟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族回到法国, 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权势。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 社会的本质。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的一部分 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比如拉斯蒂涅。另一些贵族,自以为岀身高贵 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但到最后,他们的门 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比如鲍赛昂子爵夫人 2.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高老头临死前,渴望着要见女儿的面,但他的两个女儿推三阻四不来。高老头叹息道“唉!倘若我有钱,倘 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啊!我的钱到哪儿去了?倘若我还有财产留下,她们会来伺候我:我可以听到她们,看到她们。”高老头一针 见血地指出了女儿不来看他的原因并非是“我同丈夫正在商量事情”并非是中午不能叫醒她,而是高老头已 成了榨不出“油”的穷光蛋。然后在高老头有钱的时候,“她们和她们的丈夫都不敢怠慢我。我受到好的款待 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往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吃饭,他们对我很 恭敬。”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正是钱使然。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有了金钱,高老头得到了女儿女婿 的“爱”和“尊重”。反之,遭到了女儿的抛弃,高老头只能在破烂不堪的公寓阁楼里,绝望地思念着两个女 通过高老头临死前一大段交织着爱与恨的哭嚎,撕掉了“父女之爱”的面纱,只剩下金钱的冷酷一一资本主 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讨论《高老头》的形象——畸形父爱。 作为小市民出身的高老头,他的宗法观念是很浓厚的。他爱女儿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的那种天伦之乐的生 活情趣。同时希望通过女儿,实现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宏愿。他对女儿的宠爱,耗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是 出于这个动机。为了女儿,他出聘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等到她们长大了, 又给每人八十万法朗的陪嫁,嫁给社会上的体面人物。他将大女儿许配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族夫人:将 小女儿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当了资本家太太,从而踏进了达宫贵人家的门坎:他为了不失女儿们的体面, 还歇了面粉生意搬进了人们称之为“私人救济院”的伏盖公寓:甚至为了女儿们的恣意挥霍,他可以节衣缩 食,变卖最后一点财物。在高老头看来,女儿们能在上流社会立稳脚根,受人尊敬,自己脸上也就有了光, 也就会再度受到上流社会的垂青和另眼相看。他听到拉斯蒂捏提到阿娜斯大齐在元帅府的舞会上成为惹人注 目的中心时,高兴地自我陶醉说:“看她们那么漂亮,我多高兴”,“我多高兴”正是这种复杂的双重感情的流 露 临死前,高老头还想“拥抱她们”“再看她们一次。”还担心着“她们的财产遺到了危险,又是落在怎样的丈 夫手里!”面对不孝的女儿,他还替女儿辩护:求上帝,说女儿一向孝顺,“归根结底,你们没有罪。朋友 她们是没有罪的!请你对大家都这样说,别为了我为难她们。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 的。”在自己被病折磨得“五脏六腑都在烧”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天哪!我死了,谁替她们挣钱呢?我要 为她们上奥特塞去,上奥特塞做面条生意。”对于女儿的绝情,高老头却怪罪于两个女婿“女婿是毁坏女儿的 坏蛋,他把一切都污辱了。再不要有结婚这回事!结婚抢走我们的女儿,叫我们临死看不见女儿。”临死前的 高老头仍挣扎着说“我祝福她们,祝福她们”一个把爱建筑在金钱之上的父亲,只懂得用金钱去不断维持这 种父爱。 4.问题讨论——如何理解高老头的咒骂女儿
伺候,巴尔扎克进入了他创作的旺盛时期。从 1829 年到 1848 年,总共不到 20 年的时间,他竟创作了 90 余 部中、长篇小说。据说,《高老头》就是他三天三夜赶写出来的。他很需要钱还债是他开始时努力写作的动力 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创作的激情,有远大的目标,他要在文学史上立起一块丰碑。巴尔扎克过于辛劳, 1850 年 8 月 18 日即在巴黎逝世,他只活了 51 岁。 (3)学生介绍小说的社会背景,教师补充社会背景: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复辟时期。1814 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波旁先生王朝卷土重来,封建政 权复辟。这个王朝维持了十多年。于 1830 年七月革命时被推翻。在复辟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族回到法国, 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权势。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 社会的本质。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的一部分 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比如拉斯蒂涅。另一些贵族,自以为出身高贵、 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但到最后,他们的门 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比如鲍赛昂子爵夫人。 2.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高老头临死前,渴望着要见女儿的面,但他的两个女儿推三阻四不来。高老头叹息道“唉!倘若我有钱,倘 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啊!我的钱到哪儿去了?倘若我还有财产留下,她们会来伺候我;我可以听到她们,看到她们。”高老头一针 见血地指出了女儿不来看他的原因并非是“我同丈夫正在商量事情”并非是中午不能叫醒她,而是高老头已 成了榨不出“油”的穷光蛋。然后在高老头有钱的时候,“她们和她们的丈夫都不敢怠慢我。我受到好的款待; 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往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吃饭,他们对我很 恭敬。”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正是钱使然。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有了金钱,高老头得到了女儿女婿 的“爱”和“尊重”。反之,遭到了女儿的抛弃,高老头只能在破烂不堪的公寓阁楼里,绝望地思念着两个女 儿。 通过高老头临死前一大段交织着爱与恨的哭嚎,撕掉了“父女之爱”的面纱,只剩下金钱的冷酷——资本主 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讨论《高老头》的形象——畸形父爱。 作为小市民出身的高老头,他的宗法观念是很浓厚的。他爱女儿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的那种天伦之乐的生 活情趣。同时希望通过女儿,实现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宏愿。他对女儿的宠爱,耗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是 出于这个动机。为了女儿,他出聘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等到她们长大了, 又给每人八十万法朗的陪嫁,嫁给社会上的体面人物。他将大女儿许配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族夫人;将 小女儿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当了资本家太太,从而踏进了达宫贵人家的门坎;他为了不失女儿们的体面, 还歇了面粉生意搬进了人们称之为“私人救济院”的伏盖公寓;甚至为了女儿们的恣意挥霍,他可以节衣缩 食,变卖最后一点财物。在高老头看来,女儿们能在上流社会立稳脚根,受人尊敬,自己脸上也就有了光, 也就会再度受到上流社会的垂青和另眼相看。他听到拉斯蒂捏提到阿娜斯大齐在元帅府的舞会上成为惹人注 目的中心时,高兴地自我陶醉说:“看她们那么漂亮,我多高兴”,“我多高兴”正是这种复杂的双重感情的流 露。 临死前,高老头还想“拥抱她们”“再看她们一次。”还担心着“她们的财产遭到了危险,又是落在怎样的丈 夫手里!”面对不孝的女儿,他还替女儿辩护:求上帝,说女儿一向孝顺,“归根结底,你们没有罪。朋友, 她们是没有罪的!请你对大家都这样说,别为了我为难她们。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 的。”在自己被病折磨得“五脏六腑都在烧”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天哪!我死了,谁替她们挣钱呢?我要 为她们上奥特塞去,上奥特塞做面条生意。”对于女儿的绝情,高老头却怪罪于两个女婿“女婿是毁坏女儿的 坏蛋,他把一切都污辱了。再不要有结婚这回事!结婚抢走我们的女儿,叫我们临死看不见女儿。”临死前的 高老头仍挣扎着说“我祝福她们,祝福她们”一个把爱建筑在金钱之上的父亲,只懂得用金钱去不断维持这 种父爱。 4.问题讨论——如何理解高老头的咒骂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