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开创了人类探索太空和宇宙 的新纪元以来,相继有下面的一些人类太空活动 1970年8月17日,苏联发射金星7号;9月15日在金星表 面着陆并停留23分钟。 1975年8月和9月,美国发射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车, 它们分别于1976年7月和9月在火星(地球飞往火星需要269 )上软着陆成功。 1977年8月,1979年3月和7月,旅行者1号探测木星 数赛型限得 10亿年,期望得到外星人的反馈。 1997年7月4日,(美)火星探路者号在火星着陆,并向地 球发回信号。 1998年1月,月球探测者号(美)费时19个月绕月球旋转, 终于找到了氢原子·,发现了藏在陨石坑下, 数百亿吨甚至 上千亿吨的水,为今后人类在月球上短期居住提供了一种可 能性。 16
16 自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开创了人类探索太空和宇宙 的新纪元以来,相继有下面的一些人类太空活动 1970年8月17日,苏联发射金星7号;9月15日在金星表 面着陆并停留23分钟。 1975年8月和9月,美国发射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车, 它们分别于1976年7月和9月在火星(地球飞往火星需要269 天)上软着陆成功。 1977年8月,1979年3月和7月,旅行者1号探测木星, 共带去115张照片、35种自然音响、27种著名乐曲以及美国 总统签署的贺电,这些信息录制在30.5cm的铜盘上,可保存 10亿年,期望得到外星人的反馈。 1997年7月4日,(美)火星探路者号在火星着陆,并向地 球发回信号。 1998年1月,月球探测者号(美)费时19个月绕月球旋转, 终于找到了氢原子·,发现了藏在陨石坑下,数百亿吨甚至 上千亿吨的水,为今后人类在月球上短期居住提供了一种可 能性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坎那维拉 尔角发射基地升空,机上有7名宇航员,其中有2名是女性, 安排了多达80多项的试验项目,5天之后的1月21日航天飞 机突然爆炸,7名字航员殉难。 2003年6月7日,美国先后发射了探测火星的“勇气” 号和“机遇”号,2004年1月3日“勇气”号在火星上软着陆, 24机礼遇号也通君署裙,被认为是个入美发 送到其他星球的大型实验室,已先后发回许多火星上有价值 的信息,并钻出了一个直径45.5mm、深2.65mm的圆孔。这是 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实现钻探。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在地表以上开辟人类的生存空间可以追溯到多层特别是 高层建筑的兴建,地面上同样一块地皮可以发挥几倍乃至上 百倍的作用,每增加一层就等于在地球表面增加了一块相应
17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坎那维拉 尔角发射基地升空,机上有7名宇航员,其中有2名是女性, 安排了多达80多项的试验项目, 5天之后的1月21日航天飞 机突然爆炸,7名宇航员殉难。 2003年6月7日,美国先后发射了探测火星的 “勇气” 号和“机遇”号,2004年1月3日“勇气”号在火星上软着陆, 1月24日“机遇”号也随后着陆。它们被认为是一个人类发 送到其他星球的大型实验室,已先后发回许多火星上有价值 的信息,并钻出了一个直径45.5mm、深2.65mm的圆孔。这是 人类第一次 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实现钻探。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在地表以上开辟人类的生存空间可以追溯到多层特别是 高层建筑的兴建,地面上同样一块地皮可以发挥几倍乃至上 百倍的作用,每增加一层就等于在地球表面增加了一块相应
的面积,20世纪高层建筑风起云涌,就是这种需求的表现。 1973年,美国芝加哥建成高达443米的西尔斯大厦;1996年, 马来西亚建成高达450m的吉隆坡双塔楼,我国在上海兴建高 达492米的环球金融大厦。,高层建筑的兴建不仅节约了士地, 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集约化程度 图5.2显示了一幅自地表向上和向下的反差极大的图景, 往上在1万米人们可以自由飞翔,继续往上有一块极广阔的 供通信使用的传播和反射空间,由于它的繁忙,以至于人们 不得不做细致的划分并给予统一管理,再往上就进入太空了 是一幅罪常诱人箭又是以令人类目豪的图募。可是自地表往 下呢?目前,在1000米以下的井采煤就算比较深的,即使 不下人的深井采油,目前也达不到1万米,相对于动辄以公 里为距离单位(地球距月球38万km,而距火星长达2.6亿km, 飞船要航行近9个月)的太空实践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18
18 的面积,20世纪高层建筑风起云涌,就是这种需求的表现。 1973年,美国芝加哥建成高达443米的西尔斯大厦;1996年, 马来西亚建成高达450m的吉隆坡双塔楼,我国在上海兴建高 达492米的环球金融大厦。高层建筑的兴建不仅节约了土地, 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集约化程度 图5.2显示了一幅自地表向上和向下的反差极大的图景, 往上在1万米人们可以自由飞翔,继续往上有一块极广阔的 供通信使用的传播和反射空间,由于它的繁忙,以至于人们 不得不做细致的划分并给予统一管理,再往上就进入太空了, 是一幅非常诱人而又足以令人类自豪的图景。可是自地表往 下呢?目前,在1000米以下的矿井采煤就算比较深的,即使 不下人的深井采油,目前也达不到l万米,相对于动辄以公 里为距离单位(地球距月球38万km,而距火星长达2.6亿km, 飞船要航行近9个月)的太空实践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种认识和开发上的差距无疑对土木工作者是 一个激励和促进。向地下进军,开发地下空间是大 势所趋,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的必 然趋势。 毋庸讳言,地表以下的开发有一定的难度 1936~1942年,布伦根据当时求得的地球内部的直 径数据以及地球的转动惯量值,提出A型地球模型 (见图5.3)。A型地球模型分层的编号如下:A区代表 地壳,B区、C区和D区代表地幔,E区、F区和G☒ 代表地核;B、C层延伸至900km深度处,它们构成 上地幔,D层为下地幔,E层和G层分别为外地核和 内地核,F层为内地核和外地核之间的过渡层。 19
19 这种认识和开发上的差距无疑对土木工作者是 一个激励和促进。向地下进军,开发地下空间是大 势所趋,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的必 然趋势。 毋庸讳言,地表以下的开发有一定的难度。 1936~1942年,布伦根据当时求得的地球内部的直 径数据以及地球的转动惯量值,提出A型地球模型 (见图5.3)。A型地球模型分层的编号如下:A区代表 地壳,B区、C区和D区代表地幔, E区、F区和G区 代表地核;B、C层延伸至900km深度处,它们构成 上地幔,D层为下地幔,E层和G层分别为外地核和 内地核,F层为内地核和外地核之间的过渡层
A区(地壳) B区和C区 F区(过渡区) (上地幔) D区(下地幔) E区(外地核) 159002700290051506371G区(内地核) 核幔边界 5000 深度(km) 图5.3 地球剂面和内部主要分层 20
20 图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