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
1 第 四 讲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
引言:5·12汶川地震概况 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5月12日 据国家地震台网重新核定 北京 北京时间 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汶川县 北纬 31度 东经103.4度 震级 7.8 夏■ 香王永卓编制新华社发
2 引言:5·12汶川地震概况
引言:5·12汶川川地震概况 震级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 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 报的震级为Ms7.8,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 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 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 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Ms8.0。 ©烈度国家规定的汶川抗震建设标准是按7度烈度 设防,此次地震的烈度达到10-11度,大大超出规 定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3 震级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 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 报的震级为Ms7.8,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 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 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 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Ms8.0。 烈度 国家规定的汶川抗震建设标准是按7度烈度 设防,此次地震的烈度达到10-11度,大大超出规 定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引言:5·12汶川地震概况
引言:512汶川地震概况 e成因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 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 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一 一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 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 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 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 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 可 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 在地壳脆一一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 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4 成因 引言:5·12汶川地震概况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 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 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 —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 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 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 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 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 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 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 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引言:512汶川川地震概况 汶川地震成因示意图 00 110 壹藏、高原 南中国 30 板块 10-15 mm/yr 印度板块 4 cm/yt 90 100
5 引言:5·12汶川地震概况 汶川地震成因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