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3 中国主要历史时代、人口状况及增长情况表 时 代 人口(人) 约间隔年限 增加人口 约年均增人 (年) (人) (万人) 夏初(公元前2070年) 约1300万 约2291 约1700万 约0.74 秦初(公元前221年) 约3000万 约839 约4000万 约2.2 唐初(618年) 约7000万 北宋后期(1200年左右) 约1亿 约1600 约30005万 约3.12 清乾隆初(1736年左右) 约4亿 约500 约3.0亿 约60 1949年 5.4亿 约200 约1.4亿 约70 1987年 10.8亿 38 5.4亿 1421 1995年2月15日(中 国12亿人口) 12.0亿 8 1.2亿 1500 2002年底 13.0亿 1.0亿 1428 注 1.1949年以前,均未见人口普查数字,此前所列是据史料统计的大约数字。 2.秦至唐经过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宋经过五代十 国,宋至清经过辽、夏、金、元、明,故间隔年限均较长
11 表 5.3
5.3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开发是滞后的 相对于太空来说,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开发 是滞后的,图5.2给出人类对地表向上和向下开发 水平的差距。 早在300多年以前,牛顿根据自己发现的万有 引力定律就预言:当运动物体达到7.9km/s,就可 以环绕地球旋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称为第一宇宙速 度;如果达11.2km/s,就可以脱离地球飞向太阳系 的其他星体,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如果达到 16.7km/s,就可以摆脱太阳系而飞向银河系广阔的 宇宙空间
12 5.3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开发是滞后的 相对于太空来说,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开发 是滞后的,图5.2给出人类对地表向上和向下开发 水平的差距。 早在300多年以前,牛顿根据自己发现的万有 引力定律就预言:当运动物体达到7.9km/s,就可 以环绕地球旋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称为第一宇宙速 度;如果达11.2km/s,就可以脱离地球飞向太阳系 的其他星 体,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如果达到 16.7km/s,就可以摆脱太阳系而飞向银河系广阔的 宇宙空间
地球至月球1969年7月登月成功 38.4万km 1000 字宙火箭 极光 (m直 900 外大气层 800 700 600 文人造地球卫星 500 4 F层 300 200 100 90 -113℃ -83℃ 80 70叶夜光云无线电波 -3 170 50 0 无线电探空气球 贝母云 臭氧是 低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顶 20 83 飞机 层 珠穆朗高纬度地区 玛峰 的对流层 积雨云 53℃ 1、m 170 -0.1 石油0.15-7.6km,深成煤1km,现人类正常活动小于0.1kam -10 13 -20 图5.2 地表上下人类开发水平的差距
13 图 5.2
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加加林开创了人类首 次围绕地球的航天飞行,在200km的高空环绕地球 飞行一周,安全返回。8年以后的1969年7月21日, 格林尼治时间2点56分,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奥尔 德林、祠林斯兰名字航员驾驶飞船”阿波罗号”登 上月球,把人类的航天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即冲破地球的引力圈进入太阳系航行,继而克服月 球的引力实现了软着陆。当船长尼尔·阿姆斯特朗 出爽意天时门天装器个 飞跃。”他们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块铜牌,上面镌刻 着“地球上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我们是为了全人类 和平而来,公元1969年7月。” 飞船在月球上共停 留2小时36分之后返航。从那以后,先后有24人尝 试过登月飞行,其中半数登月成功
14 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加加林开创了人类首 次围绕地球的航天飞行,在200km的高空环绕地球 飞行一周,安全返回。8年以后的1969年7月21日, 格林尼治时间2点56分,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奥尔 德林、柯林斯三名宇航员驾驶飞船”阿波罗号”登 上月球,把人类的航天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即冲破地球的引力圈进入太阳系航行,继而克服月 球的引力实现了软着陆。当船长尼尔·阿姆斯特朗 由船舱登上月球大陆时,他不无自豪地说:“这是 一个人迈出的很小的一步,但却是人类的一个巨大 飞跃。”他们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块铜牌,上面镌刻 着“地球上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我们是为了全人类 和平而来,公元1969年7月。”飞船在月球上共停 留2小时36分之后返航。从那以后,先后有24人尝 试过登月飞行,其中半数登月成功
我国的杨利伟在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 悬5本头头袋关50苍 日神舟六号9点整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且遨游太空 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神舟七 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飞船共计飞行2 天20小时27分钟。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与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不同,“神舟” 七 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闻闸舱。, 为“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香从舱 离金贷觺整活威签甙滨,气闹翁箱子最翁拐 15
15 我国的杨利伟在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 舟五号飞上太空绕地球飞行两天后,于17日安全 返回,圆了中国人民的航天梦。2005年10月12 日神舟六号9点整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且遨游太空 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神舟七 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飞船共计飞行2 天20小时27分钟。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与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 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闸舱。因 为“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 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闸舱和宇航服将扮 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