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 毛泽东 刘少奇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 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 》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李大钊 毛泽东 刘少奇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 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 》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內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 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使 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王明(1904-1974),1926 年入党,1931年1月取得党中 央领导权,推行“左”倾机会 主义路线,1934年红军第五 次反“围剿”严重失利,给党 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王明(1904-1974),1926 年入党,1931年1月取得党中 央领导权,推行“左”倾机会 主义路线,1934年红军第五 次反“围剿”严重失利,给党 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 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使 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李大钊 毛泽东 刘少奇 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 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李大钊 毛泽东 刘少奇 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 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发达国家,要想使马克 思主义适应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适合于 以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基本群众,以自然 经济的生产方式为基本条件的中国,必须要中 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发达国家,要想使马克 思主义适应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适合于 以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基本群众,以自然 经济的生产方式为基本条件的中国,必须要中 国化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 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 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 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 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 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 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 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 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