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面向专业 全校本科各专业 是否学位课程是(√) 教学层本科专科 必修选修 考试考查 课程性质 考核类别 学分 讲课学时 实验|上机 闭开论 卷卷文课程设计|其他 实践教 考核方式 基础知识有社会实 讲授+社践环节, 会实践环要求撰写 实践报告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分/总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单位:公共教育学院社科部 面向专业: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L课程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新方案后、在大学本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本课程综合了马克 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培养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理论分析的素养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认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帮 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面向专业 全校本科各专业 是否学位课程 是( √ ) 否( ) 教学层 次 本科 专科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考核类别 考试 考查 √ √ √ 学分 3 学时 54 讲课学时 36 实践教 学 实验 上机 考核方式 闭 卷 开 卷 论 文 课程设计 其他 √ 基础知识 讲 授 + 社 会实践环 节 有社会实 践环节, 要求撰写 实践报告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分/总学时:3 学分/ 54 学时 开课单位:公共教育学院社科部 面向专业: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新方案后、在大学本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本课程综合了马克 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培养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理论分析的素养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认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帮 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学时分配 学 时 章节 教学 实践 合计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844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合计 18 、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2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2 二、学时分配 章节 学 时 教学 实践 合计 绪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4 8 4 4 4 4 4 4 18 合计 36 18 54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2.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 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物质 2物质的存在形式 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永恒发展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3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事物发展过程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3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 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物质 2.物质的存在形式 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永恒发展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3.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事物发展过程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以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 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科学的实践观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3能动的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检验标准 1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以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 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科学的实践观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3.能动的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与谬误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 1.价值及其特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二、从必然走向自由 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 性、绝对性、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 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5 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二、从必然走向自由 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 性、绝对性、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 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