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的因素P2 (1)当人体组织的的氧化还原电势(Eh)降低时,有利 于厌氧菌的繁殖。坏死组织、某些肿瘤引起组织坏死、 梗阻和郁血,可造成局部组织环境Eh下降。组织内Eh 水平可影响厌氧菌的致病作用。 (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厌氧菌感染。长期 慢性病者、严重外伤、口腔、肠胃和女生殖道重大手 术而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者,老年、婴幼及早产儿等 都因免疫功能受损或不足而易并发厌氧菌感染。接受 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放射治疗、化疗的患者; 长期服用抗生素无效者;
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因素 P232 (1)当人体组织的的氧化还原电势(Eh)降低时,有利 于厌氧菌的繁殖。坏死组织、某些肿瘤引起组织坏死、 梗阻和郁血,可造成局部组织环境Eh下降。组织内Eh 水平可影响厌氧菌的致病作用。 (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厌氧菌感染。长期 慢性病者、严重外伤、口腔、肠胃和女生殖道重大手 术而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者,老年、婴幼及早产儿等 都因免疫功能受损或不足而易并发厌氧菌感染。接受 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放射治疗、化疗的患者; 长期服用抗生素无效者;
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的因素 (3)由坏死组织吸收余氧,进而降低Bh,更有 利于厌氧菌的大量繁殖,并产生各种侵袭性酶 和毒性因子,从而加重组织损伤。 (4)当感染是由需氧、厌氧、兼性厌氧等引起 的混合感染时,需氧菌生长耗竭了环境中的氧, 更有利于厌氧菌生长
(3)由坏死组织吸收余氧,进而降低Eh,更有 利于厌氧菌的大量繁殖,并产生各种侵袭性酶 和毒性因子,从而加重组织损伤。 (4)当感染是由需氧、厌氧、兼性厌氧等引起 的混合感染时,需氧菌生长耗竭了环境中的氧, 更有利于厌氧菌生长。 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因素
临床意义(→)厌氯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 P 233 r(1)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组织肿胀坏死,皮下 有捻发音,是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感染的特征。 了(2)发生在粘膜附近的感染,口腔、肠道、鼻咽腔、阴 道等粘膜,均有大量厌氧菌寄生,这些部位粘膜发生 破损,极易发生厌氧感染。 (3)深部外伤如枪伤后,人或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 均可能是厌氧菌感染。 (4)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血红色,并在紫外光下发出 红色荧光,可能有产黑色素类杆菌和不解糖类杆菌感 染
(1)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组织肿胀坏死,皮下 有捻发音,是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感染的特征。 (2)发生在粘膜附近的感染,口腔、肠道、鼻咽腔、阴 道等粘膜,均有大量厌氧菌寄生,这些部位粘膜发生 破损,极易发生厌氧感染。 (3)深部外伤如枪伤后,人或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 均可能是厌氧菌感染。 (4)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血红色,并在紫外光下发出 红色荧光,可能有产黑色素类杆菌和不解糖类杆菌感 染。 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 P233
临床意义(→)厌氯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 了(5)分泌物或脓汁中有硫磺颗粒,为放线菌感染。 (6)分泌物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细菌,而常规 细菌培养阴性者;或在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生长 的细菌,均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7)长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 是厌氧菌感染。 (8)最近有流产史者,以及胃肠道手术后发生的感染
(5)分泌物或脓汁中有硫磺颗粒,为放线菌感染。 (6)分泌物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细菌,而常规 细菌培养阴性者;或在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生长 的细菌,均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7)长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 是厌氧菌感染。 (8)最近有流产史者,以及胃肠道手术后发生的感染。 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
厌氧菌标本的采集 r基本原则:采集标本时要力求避免需氧和厌氧的正常 菌群污染,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下列标本无送检价值,不宜作厌氧菌培养: 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痰或气管抽出物 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阴道和宫颈拭子 自行排出的尿或导尿、流出的脓等 经组织粘膜采集标本时,取严格消毒以防污染,并尽 可能不让标本与空气接触,一般用消毒针筒直接抽取 深部液体2-4m1,立即送检。(参考P2标本采集法表)
厌氧菌标本的采集 基本原则:采集标本时要力求避免需氧和厌氧的正常 菌群污染,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下列标本无送检价值,不宜作厌氧菌培养: 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痰或气管抽出物 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阴道和宫颈拭子 自行排出的尿或导尿、流出的脓等 经组织粘膜采集标本时,取严格消毒以防污染,并尽 可能不让标本与空气接触,一般用消毒针筒直接抽取 深部液体2-4ml,立即送检。(参考P234标本采集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