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Picornaviridae)的 个属。它们在人类消化道细胞繁殖, 然后通过血液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各种 临床综合病症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 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的 一个属。它们在人类消化道细胞繁殖, 然后通过血液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各种 临床综合病症
肠道病毒包括 1.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l~3型。 ·2柯萨奇病毒(C oXSackle virus )A、B两组 A组包括1~24型(A23与埃可病毒9型相同, 故实际是23个型); B组包括1~6型
肠道病毒包括 • 1.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1~3型。 • 2.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 virus)A、B两组。 – A组包括1~24型(A23与埃可病毒9型相同, 故实际是23个型); – B组包括1~6型
肠道病毒包括 ·3埃可病毒(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简称ECHO病毒)1~34型(第10 型重新分类为呼肠孤病毒1型,第28型重新分 类为鼻病毒1型,第34型重新分类为柯萨奇病 毒24型,故实际只有31个型。 1969年后陆续分离出的新型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统一编号为68、69、70、71和72 型为原来的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包括 • 3.埃可病毒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简称ECHO病毒 )1~34型( 第10 型重新分类为呼肠孤病毒1型,第28型重新分 类为鼻病毒1型,第34型重新分类为柯萨奇病 毒24型,故实际只有31个型。 • 1969年后陆续分离出的新型肠道病毒 (New Enterovirus),统一编号为68、69、70、71和72 型为原来的甲型肝炎病毒
第一节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形态结构 病毒体呈球形,无包膜直径17~28nm 呈20面体立体对称外壳由32~42个壳微粒组成, 内核直径为6~20nm,含20~30%单链RNA 其蛋白质成份主要由4个多肽(VP1~VP4)构 成,其中VP2和VP4是由VPO裂解而来,在几乎 所有小RNA病毒颗粒中都含有1个或数个这样 的未裂解成份。肠道病毒中有一些型或同一型 中的某些株具有血凝活性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形态结构 • 病毒体呈球形,无包膜,直径17~28nm • 呈20面体立体对称,外壳由32~42个壳微粒组成, 内核直径为6~20nm ,含20~30%单链RNA。 • 其蛋白质成份主要由4个多肽(VP1~VP4)构 成,其中VP2和VP4是由VP0裂解而来,在几乎 所有小RNA病毒颗粒中都含有1个或数个这样 的未裂解成份。肠道病毒中有一些型或同一型 中的某些株具有血凝活性
(二)培养特性 肠道病毒在灵长类上皮样细胞中生长最好 常用的有猴肾、人胚肾、人胚肺、人羊膜和 HeLa细胞等 病毒在胞浆内复制,迅速引起细胞病变,致使 细胞变圆、坏死、脱落。 柯萨奇病毒对乳鼠有致病性,可通过接种乳鼠 来分离该类病毒
(二)培养特性 • 肠道病毒在灵长类上皮样细胞中生长最好。 • 常用的有猴肾、人胚肾、人胚肺、人羊膜和 HeLa细胞等。 • 病毒在胞浆内复制,迅速引起细胞病变,致使 细胞变圆、坏死、脱落。 • 柯萨奇病毒对乳鼠有致病性,可通过接种乳鼠 来分离该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