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应变分析 31 可见,的元素为转角,故称为转动张量。 3.2应变分析 3.2.1主应变和应变不变量 对于任何一点总可以找到三个互相垂直的微分线段,物体变形后这些线段 只有伸缩而相互间的夹角保持直角不变,即微分线段组成的平面内没有剪应变。 与讨论应力状态时相似,剪应变为零的面称为主平 面,微分线段的相对伸长称为主应变,其方向即主平 面的法线方向称为主应变方向。 设图3.5中的平面ABC是主平面。过坐标原点 作ABC的垂线,交主平面于D点,OD为线元dr,它 沿x,y,之轴的投影分别为dx,dy,de。变形后D点 相对于原点的位移增量可表示为式(3.2),其中的第 一式可改写为 图3.5线元 dr -d++))dy+是+)d +-器)+0-) 上式中后两项与刚体转动有关,在小变形情况下分析应变时可忽略不计。这样, 上式及在另外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增量可写为 du=e,dx +exrdy+eardz dv=exdx+eydy+esydz (a) dw=erdx +exdy+edz) 另一方面,由于线元dx的方向为主方向,故变形后线元只增加一个长度 du,而方向不变,因此主应变为 =出 且dr和du,在x,y,之轴上的投影成比例,从而有 6)
可见,ωij的元素为转角,故称为转动张量。 32 应 变 分 析 321 主应变和应变不变量 对于任何一点总可以找到三个互相垂直的微分线段,物体变形后这些线段 只有伸缩而相互间的夹角保持直角不变,即微分线段组成的平面内没有剪应变。 图35 线元 与讨论应力状态时相似,剪应变为零的面称为主平 面,微分线段的相对伸长称为主应变,其方向即主平 面的法线方向称为主应变方向。 设图35中的平面ABC 是主平面。过坐标原点 作ABC 的垂线,交主平面于D 点,OD 为线元dr,它 沿x,y,z轴的投影分别为dx,dy,dz。变形后 D 点 相对于原点的位移增量可表示为式(32),其中的第 一式可改写为 du=u xdx+u y dy+u zdz =u xdx+1 2 u y +v ( ) x dy+1 2 u z+w ( ) x dz +1 2 u y-v ( ) x dy+1 2 u z-w ( ) x dz 上式中后两项与刚体转动有关,在小变形情况下分析应变时可忽略不计。这样, 上式及在另外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增量可写为 du=εxdx+εyxdy+εzxdz dv=εxydx+εydy+εzydz dw=εxzdx+εyzdy+εzd 烍 烌 z烎 (a) 另一方面,由于线元dr的方向为主方向,故变形后线元只增加一个长度 dur而方向不变,因此主应变为 ε=dur dr 且dr和dur在x,y,z轴上的投影成比例,从而有 dur dr=du dx=dv dy=dw dz=ε (b) 32 应 变 分 析 13
32 第3章应变理论 于是 du=edx,dv=edy, dw=edz (c) 结合式a)和(c),可得 (Er-E)dz+Eyrdy+erdz=0 Endx+(Ey-E)dy+Esydz=0 3.17a) endr+esdy+e:-e)dz=0 上式中的各项同除以r,注意到主方向的方向余弦为1=当 则该式变为 (er-E)1+Exm+esn=0) el+ey-e)m+en=0 3.17b) Exl+Eym+(E:-E)n=0) 为使式3.17)中的方向余弦有非零解,其系数行列式必须为零,即 er-e Eyr Exy Ey-E Ezy =0 Ey E:-E 将此行列式展开后,可得 e3-Ie2-I2e-I3=0 3.18) 上述各式表明,主应变满足的方程与主应力的相似,其中,2,3分别称 为应变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其表达式为 I1=Eii=Er+Ey+Ex I互=-7ee0-e球》=--:-Ex+e+e民+e品 3.19) I'3=l6gl-EEE+2EmExEr-ee3-exetr-6 求解方程3.18)得到三个主应变,记为e1,2,e3。以主应变表示的应变不变量为 I1=e1+e2+e3 I2=-e1e2+e2e3+e3e1) 3.20) I3=E1E263 3.2.2体积应变 现在考察微元体的体积变形,微元体的体积为dV=drdydz。可以证明
于是 du=εdx, dv=εdy, dw=εdz (c) 结合式(a)和(c),可得 (εx-ε)dx+εyxdy+εzxdz=0 εxydx+(εy-ε)dy+εzydz=0 εxzdx+εyzdy+(εz-ε)dz 烍 烌 =0烎 (317a) 上式中的各项同除以dr,注意到主方向的方向余弦为l=dx dr,m=dy dr和n=dz dr, 则该式变为 (εx-ε)l+εyxm+εzxn=0 εxyl+(εy-ε)m+εzyn=0 εxzl+εyzm+(εz-ε)n 烍 烌 =0烎 (317b) 为使式(317)中的方向余弦有非零解,其系数行列式必须为零,即 εx-ε εyx εzx εxy εy-ε εzy εxz εyz εz-ε =0 将此行列式展开后,可得 ε3-I′1ε2-I′2ε-I′3=0 (318) 上述各式表明,主应变满足的方程与主应力的相似,其中I′1,I′2,I′3分别称 为应变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其表达式为 I′1=εii=εx+εy+εz I′2=-1 2 (εiiεjj-εijεij)=-εxεy-εyεz-εzεx+ε2 xy+ε2 yz+ε2 zx I′3=|εij|=εxεyεz+2εxyεyzεzx-εxε2 yz-εyε2 zx-εzε2 x 烍 烌 y 烎 (319) 求解方程(318)得到三个主应变,记为ε1,ε2,ε3。以主应变表示的应变不变量为 I′1=ε1+ε2+ε3 I′2=-(ε1ε2+ε2ε3+ε3ε1) I′3=ε1ε2ε 烍 烌 3 烎 (320) 322 体积应变 现在考察微元体的体积变形,微元体的体积为dV=dxdydz。可以证明, 23 第3章 应 变 理 论
3.2应变分析 33 由剪切变形引起的体积改变是高阶微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微元体变形后的 体积将是dx1+e,)dy(+e,)·dx1+e,),体积应变即单位体积的改变为 9=4+e2dw4+ed:4+)-drdyds=6,+e,+e.6.2D dxdydz 其中略去了高阶微量e:E华,等。 3.2.3八面体应变 完全类似八面体应力分析,可得八面体剪应变Ys·也可以用:,公等代替 八面体剪应力公式中的,x等,得到⅓的计算公式,例如 =,-62+6-,2+6:-62+22+g+f石 =子Ve1-22+e2-e32+(e,-e1 3.22) 3.2.4应变张量的分解 与应力张量类似,应变张量也可以分解为球形应变张量em6,和应变偏量e 之和,即 Er Ery Er Em 0 0 Eyr Ey Ey= 0 Em y-Em Eys (00 Exy Ex-Em 或 Eg=Emoi+eu 3.23) 其中,Em=了(e1+e2+e3)=号为平均应变:应变偏量e写表示为 ex Em Ery Ers eg= Eyr Ey-Em Eys 3.24) Esy Es-Em 应变偏量也是一种可能单独存在的应变状态,故它也有自己的不变量。仿照式 3.19)可得 J1=ea=e1+e2+e3=0 J2=7ef%=-e1e2-e2e3-e3e1》 3.25) J3=leil=eieze3
由剪切变形引起的体积改变是高阶微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微元体变形后的 体积将是dx(1+εx)·dy(1+εy)·dz(1+εz),体积应变即单位体积的改变为 θ=dx(1+εx)·dy(1+εy)·dz(1+εz)-dxdydz dxdydz =εx+εy+εz (321) 其中略去了高阶微量εxεyεz,εxεy等。 323 八面体应变 完全类似八面体应力分析,可得八面体剪应变γ8。也可以用εx,γxy 2 等代替 八面体剪应力公式中的σx,τxy等,得到γ8的计算公式,例如 γ8 =2 3 (εx-εy)2+(εy-εz)2+(εz-εx)2+3 2 (γ2 xy+γ2 yz+γ2 槡 zx) =2 3槡(ε1-ε2)2+(ε2-ε3)2+(ε3-ε1)2 (322) 324 应变张量的分解 与应力张量类似,应变张量也可以分解为球形应变张量εmδij和应变偏量eij 之和,即 εx εxy εxz εyx εy εyz εzx εzy ε 烄 烆 烌 z烎 = εm 0 0 0 εm 0 0 0 ε 烄 烆 烌 m烎 + εx-εm εxy εxz εyx εy-εm εyz εzx εzy εz-ε 烄 烆 烌 m烎 或 εij=εmδij+eij (323) 其中,εm=1 3( ) ε1+ε2+ε3 =θ 3为平均应变;应变偏量eij表示为 eij= εx-εm εxy εxz εyx εy-εm εyz εzx εzy εz-ε 烄 烆 烌 m烎 (324) 应变偏量也是一种可能单独存在的应变状态,故它也有自己的不变量。仿照式 (319)可得 J′1=eii=e1+e2+e3=0 J′2=1 2eijeij=-e1e2-e2e3-e3e1 J′3=|eij|=e1e2e 烍 烌 3 烎 (325) 32 应 变 分 析 33
34 第3章应变理论 其中 e1=E1-Em e2=62-Em (3.26) e3=E3-Em 下面是J2的一些不同表达式 J=[e-6,2+,-e2+e-,2+2+及+2)] =右[e1-e2+e2-eg2+e3-12] 3.27) 3.2.5等效应变 等效应变或应变强度用E表示,定义如下 后-得/1g*g-+,可-√5 3.28) 在单向拉伸情况下,如果假定材料不可压缩,则e1=e,e2=e3=-号:代入上式 可得e=€。可见,在某种意义上,采用等效应变就将原来的复杂应变状态化为 具有相同“效应”的单向拉伸时的应变状态。 3.3应变率概念 设物体中P点处的运动速度在x,y,之轴的投影分别为a,,,则应变对 时间的变化率为 ,疆 2=w票+0 2=7-+器 3.29) 其中字母上的圆点“”表示该量关于时间t的变化率,例如对于,有 .-品鼎)器 对于金属等固体材料,在温度不高和变形缓慢时,其力学性质实际上与应变 率关系不大,可以忽略时间因素对塑性变形的影响。此时,人们主要关心的不是
其中 e1=ε1-εm e2=ε2-εm e3=ε3-ε 烍 烌 m烎 (326) 下面是J′2的一些不同表达式 J′2=1 6 (εx-εy)2+(εy-εz)2+(εz-εx)2+3 2 (γ2 xy+γ2 yz+γ2 [ ] zx) =1 6[ ] (ε1-ε2)2+(ε2-ε3)2+(ε3-ε1)2 (327) 325 等效应变 等效应变或应变强度用珋ε表示,定义如下 珋ε=2 槡3槡J′2=槡2 3槡(ε1-ε2)2+(ε2-ε3)2+(ε3-ε1)2= 2 3槡eijeij (328) 在单向拉伸情况下,如果假定材料不可压缩,则ε1=ε,ε2=ε3=-ε 2;代入上式 可得珋ε=ε。可见,在某种意义上,采用等效应变就将原来的复杂应变状态化为 具有相同“效应”的单向拉伸时的应变状态。 33 应变率概念 设物体中P 点处的运动速度在x,y,z轴的投影分别为u,v,w,则应变对 时间的变化率为 εx=u x, 2εxy=γxy=v x+u y εy=v y, 2εyz=γyz=w y +v z εz=w z, 2εzx=γzx=u z+w 烍 烌 x烎 (329) 其中字母上的圆点“·”表示该量关于时间t的变化率,例如对于εx 有 εx=εx t= t u( ) x =u x 对于金属等固体材料,在温度不高和变形缓慢时,其力学性质实际上与应变 率关系不大,可以忽略时间因素对塑性变形的影响。此时,人们主要关心的不是 43 第3章 应 变 理 论
习题 35 应变率,而是应变增量edt,记作de,(注意:这里的de,不是应变分量的微分, 因为其中的,是按瞬时位置计算的,而微分则是按初始位置计算的)。在分析 塑性变形的过程时,时间度量的绝对值没有影响,可任意取一个单调变化的量作 为时间参数,以代表荷载或变形的先后次序。因此,在塑性力学中,应变增量和 应变率常混合使用而不加区别。 应变增量张量也可以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并可定义等效应变增量 (或应变增量强度)如下 dc-号/[de1-dc2+de2-de32+de,-deT可-√号dc,de,3.30) 习题 3.1正应变和剪应变是如何定义的?它们的正负号是如何规定的?应变分析 与应力分析有哪些异同? 3.2证明对于平面问题(应变与:坐标无关),如果选取函数er=0,y=0和 Yx=Cxy(显然它们不能满足协调方程),那么由下述几何方程中的任何 两个求出的位移分量,将与第三个几何方程不能协调即出现矛盾 Er=Or' 3.3判断下述命题是否正确,并简短说明理由: ①)若物体内一点的位移,0,0均为零,则该点必有应变e,=6,=E,=0。 ②)在x为常数的直线上,若u=0,则沿该线必有cx=0。 3)在y为常数的直线上,若u=0,则沿该线必有ex=0。 答案:(1)错,2)错,3)对。 3.4已知某物体的位移场为 u=(6x2+15)×10-2, 0=82)×10-2,=32-2.y)×10-2 试求点P(1,3,4)的应变分量。 「120-3 答案:e)=03211×10-2。 -31124J 3.5已知下列应变分量是物体变形时产生的,试求各系数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ez=A0+A1(x2+y2)+x4+y) ey=B0+B1x2+y2)+x4+y4 Ye=Co+Cizy(2++C2 e:=Yer=Yx=0
应变率,而是应变增量εijdt,记作dεij (注意:这里的dεij不是应变分量的微分, 因为其中的εij是按瞬时位置计算的,而微分则是按初始位置计算的)。在分析 塑性变形的过程时,时间度量的绝对值没有影响,可任意取一个单调变化的量作 为时间参数,以代表荷载或变形的先后次序。因此,在塑性力学中,应变增量和 应变率常混合使用而不加区别。 应变增量张量也可以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并可定义等效应变增量d珋ε (或应变增量强度)如下 d珋ε=槡2 3槡[(dε1-dε2)2+(dε2-dε3)2+(dε3-dε1)2]= 2 3槡deijdeij (330) 习 题 31 正应变和剪应变是如何定义的?它们的正负号是如何规定的?应变分析 与应力分析有哪些异同? 32 证明对于平面问题(应变与z坐标无关),如果选取函数εx=0,εy=0和 γxy=Cxy(显然它们不能满足协调方程),那么由下述几何方程中的任何 两个求出的位移分量,将与第三个几何方程不能协调即出现矛盾 εx=u x, εy=v y, γxy=u y +v x 33 判断下述命题是否正确,并简短说明理由: (1)若物体内一点的位移u,v,w 均为零,则该点必有应变εx=εy=εz=0。 (2)在x为常数的直线上,若u=0,则沿该线必有εx=0。 (3)在y为常数的直线上,若u=0,则沿该线必有εx=0。 答案:(1)错,(2)错,(3)对。 34 已知某物体的位移场为 u=(6x2+15)×10-2, v=(8yz)×10-2, w=(3z2-2xy)×10-2 试求点P(1,3,4)的应变分量。 答案:εij= 12 0 -3 0 32 11 烄 烆 烌 -3 11 24烎 ×10-2。 35 已知下列应变分量是物体变形时产生的,试求各系数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εx=A0+A1 (x2+y2)+x4+y4 εy=B0+B1 (x2+y2)+x4+y4 γxy=C0+C1xy(x2+y2+C2) εz=γzx=γyz 烍 烌 =0 烎 习 题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