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芦花荡孙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以及人物描写的方法。 2、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3、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学习重难点】 1、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2、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预习导引: 1、走近作者: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少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7年抗日战 争爆发后,他主要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岀版革命诗集《海燕之歌》。在延 安时,孙犁有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他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 洋淀纪事》(1958年),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 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作品成为广泛流 传的名篇,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为了保卫祖国,华夏儿女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白洋 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有 三千余道。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 孙犁以白洋淀芦花荡为背景,创作了此故事。 3、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 小说的三要素:人 环境、情节。情节包括_开端_、发展、高潮和 结局_等,环境包括_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 篙 )苇塘()疟子()寒噤() 吆喝( )蹿()仄歪()飒飒()转弯抹角 提防d竹篙go苇塘wi疟子yo寒噤jin 吆喝 yao he蹿cuan仄歪2e飒s转弯抹角mo 5、解释下列的词语 (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2)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3)提防:小心防备 (4)能耐:技能,本领。 (5)央告:央求 (6)转弯抹角: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7)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8)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6、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 主要写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伩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眀的英 雄形象 主要人物:老头子,两位女孩
1 2 芦花荡 孙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以及人物描写的方法。 2、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3、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学习重难点】 1、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2、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一、预习导引: 1、走近作者: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少安平县人。1913 年 4 月 6 日出生。1937 年抗日战 争爆发后,他主要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出版革命诗集《海燕之歌》。在延 安时,孙犁有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他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 洋淀纪事》(1958 年),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 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作品成为广泛流 传的名篇,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为了保卫祖国,华夏儿女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白洋 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有 三千余道。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 孙犁以白洋淀芦花荡为背景,创作了此故事。 3、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 小说的三要素: 人 物 、 环境 、 情节 。情节包括 开端 、发展 、 高潮 和 结局 等,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 4、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 ) 竹篙.( ) 苇.塘(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 蹿.( ) 仄.歪( ) 飒飒..( ) 转弯抹.角( ) 提防 dī 竹篙 gāo 苇塘 wěi 疟子 yào 寒噤 jìn 吆喝 yāo he 蹿 cuān 仄歪 zè 飒 sà 转弯抹角 mò 5、解释下列的词语 (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2)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3)提防:小心防备。 (4)能耐:技能,本领。 (5)央告:央求。 (6)转弯抹角: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7)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8)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6、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 主要写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 雄形象。 主要人物:老头子,两位女孩
二、达标导学: 一)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地点:芦苇塘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 还血债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复述: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 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 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 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 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 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 报了仇。 三)再读课文,组织讨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序幕: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9-19)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护送)(开端) 第三部分:(20~54)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受伤)(发展) 第四部分:(55-末尾)叙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复仇)(高潮、结局) 三、小结: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 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四、堂上检测:(另附)答案略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及注解,选三个词语造句 2、完成第二课时的预习 六、板书设计: 芦花荡孙犁 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序幕: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9-19)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护送)(开端) 第三部分:(20~54)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受伤)(发展) 第四部分:(55-末尾)叙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复仇)(高潮、结局) 七、教后记: 2
2 二、达标导学: (一)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 还血债。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复述: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 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 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 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 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 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 报了仇。 (三)再读课文,组织讨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序幕: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9-19)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护送)(开端) 第三部分:(20~54)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受伤)(发展) 第四部分:(55-末尾)叙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复仇)(高潮、结局) 三、小结: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 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四、堂上检测:(另附)答案略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及注解,选三个词语造句。 2、完成第二课时的预习 六、板书设计: 2 芦花荡 孙犁 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序幕: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9-19)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护送)(开端) 第三部分:(20~54)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受伤)(发展) 第四部分:(55-末尾)叙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复仇)(高潮、结局) 七、教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学习重难点】 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预习导引: 1、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 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从描写的对象看,它包括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衣 着、对话、行动、内心独白,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 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方法看,有概括介绍或细致描绘。从描写的 范围看,有整体描写、局部描写、特写。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描写十对象十特征(性格) A、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作用: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突出其心理性格品质。凸显中心 3、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 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分析 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 达标导学:品析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认真默读课文,完成下表。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外貌、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具体分析 分析格式:这个句子属于人物的 描写,反映出老头子 的性格特点 人物描例句 反映人物性格特点 归纳老头子的性 写方法 格特点 外貌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鱼鹰本是活跃在湖边的水 得像老了的鱼鹰。、那一鸟,勇敢敏捷而且充满活 描写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力,把老头子比喻成“鱼 鹰”。写出老头子老当益 壮,充满活力
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学习重难点】 1、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预习导引: 1、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 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从描写的对象看,它包括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衣 着、对话、行动、内心独白,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 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方法看,有概括介绍或细致描绘。从描写的 范围看,有整体描写、局部描写、特写。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A、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作用: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突出其心理性格品质。凸显中心。 B、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 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分析 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 二、达标导学:品析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认真默读课文,完成下表。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外貌、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具体分析。 分析格式:这个句子属于人物的 描写,反映出老头子 的性格特点。 人物描 写方法 例句 反映人物性格特点 归纳老头子的性 格特点 外貌 描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 得像老了的鱼鹰。、、、、、、那一 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鱼鹰本是活跃在湖边的水 鸟,勇敢敏捷而且充满活 力,把老头子比喻成“鱼 鹰”。写出老头子老当益 壮,充满活力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迩表现老头过于自信和自尊老头子是 语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的性格。 个英雄,他的英雄 (信赖)给水上的能耐,一切 性格具体体现在 “过于自信和自尊”该怎如下几个方面 描写堡 样理解?A、“过于”有“非 常”之意,老头子确实有 首先表现在他 老头子就叫他们睡一觉,他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的爱国热情抗日 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这使他自信心和自尊心都热情与老当益壮 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非常强 的气概上。 大米和鱼吃。 B、另一方面,有过头的意2老头子的英雄 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思。大菱受伤,跟他过于自气概还表现在他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 信、不够谨慎有一定关系。具有爱憎分明的 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强烈感情上对家 乡,对同胞,对抗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日队伍,他充满了 深情,对日寇则满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 怀仇恨。 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神态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张皇失措”的本义是 3老头子的英雄 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性格还表现在他 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 的过于自信自尊 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知怎么办才好”这里是者/上他因自信也失 手,至使大菱挂 情,船却走不动,鬼子紧(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彩他便觉得有负 上了他。 头子的机智 动作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比喻修辞,本体是“砸着鬼 自责,自愧得无地 自容。 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子们的脑袋”喻体是“敲 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打顽固的老玉米”体现老4老头子的英雄 头复仇的快感,独特的方式 性格,还表现在智 打击敌人的智意。 勇双全的英雄行 为上。他用竹篙痛 砸敌人的脑袋,足 以表现他的智勇 双全。 心理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强烈的自尊使他感到无地 起来。……一声一声像连珠自容,他此刻极度自责内 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疚,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 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与自尊的性格特点 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 完成?、、、、、怎么张嘴说 舌?这老脸呀!
4 语言 描写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 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 (信赖)给水上的能耐,一切 保险。 老头子就叫他们睡一觉,他 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 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 大米和鱼吃。 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 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 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表现老头过于自信和自尊 的性格。 “过于自信和自尊” 该怎 样理解?A、“过于”有“非 常”之意,老头子确实有一 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 这使他自信心和自尊心都 非常强。 B、另一方面,有过头的意 思。大菱受伤,跟他过于自 信、不够谨慎有一定关系。 老 头子是一 个英雄,他的英雄 性格具体体现在 如下几个方面: 1 首先表现在他 的爱国热情、抗日 热情与老当益壮 的气概上。 2 老头子的英雄 气概,还表现在他 具有爱憎分明的 强烈感情上。对家 乡,对同胞,对抗 日队伍,他充满了 深情,对日寇则满 怀仇恨。 3 老头子的英雄 性格,还表现在他 的过于自信自尊 上。他因自信也失 手,至使大菱挂 彩,他便觉得有负 嘱托,开始严厉地 自责,自愧得无地 自容。 4 老头子的英雄 性格,还表现在智 勇双全的英雄行 为上。他用竹篙痛 砸敌人的脑袋,足 以表现他的智勇 双全。 神态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 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 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 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 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 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 上了他。 “张皇失措”的本义是 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 知怎么办才好”。这里是老 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 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 头子的机智 动作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 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 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 样。 比喻修辞,本体是“砸着鬼 子们的脑袋” 喻体是“敲 打顽固的老玉米” 体现老 头复仇的快感,独特的方式 打击敌人的智慧。 心理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 起来。……一声一声像连珠 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 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 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 完成?、、、、、、怎么张嘴说 话?这老脸呀! 强烈的自尊使他感到无地 自容,他此刻极度自责内 疚,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 与自尊的性格特点
三、小结: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一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 决不认输,决不退缩、老当益壮。他没有姓名,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 表,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四、堂上检测: 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 物服务的。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文中许多如诗如画的景物 描写是与表现人物的 等性格相一致的。 2.本文概括介绍老头子的文字是第段至第段,分别介绍了老头子的 及 ,具有传奇色彩。 3.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 其中 者更具有传奇色彩 4.本文表现老头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案:1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气息,雅致隽永):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以及过 于自尊自信 2.第2段、第8段、外貌、工作范围、性格及工作业绩 3.护送女孩、痛击鬼子、后。 4.外貌描写、语言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五、布置作业:完成书P18研讨与复习一两题。 六、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表格。 七、教后记:
5 三、小结: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 决不认输,决不退缩、老当益壮。他没有姓名,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 表,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四、堂上检测: 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 物服务的。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文中许多如诗如画的景物 描写是与表现人物的 等性格相一致的。 2.本文概括介绍老头子的文字是第 段至第 段,分别介绍了老头子的 、 及 ,具有传奇色彩。 3.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 和 ,其中 者更具有传奇色彩。 4.本文表现老头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答案:一.1.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气息,雅致隽永);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以及过 于自尊自信。 2.第 2 段、第 8 段、外貌、工作范围、性格及工作业绩。 3.护送女孩、痛击鬼子、后。 4.外貌描写、语言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五、布置作业:完成书 P18 研讨与复习一两题。 六、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表格。 七、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