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7 张
陶庵梦忆序 〔 明 〕 张岱
《陶庵梦忆》(共八卷)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 也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 甲申明亡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才初版行世。其 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 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 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 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 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 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 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 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的纪录, 因此也被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学者视为重要文献
• 《陶庵梦忆》(共八卷)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 也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 甲申明亡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才初版行世。其 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 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 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 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 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 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 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 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的纪录, 因此也被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学者视为重要文献
张岱(1597~约1676) 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 居士。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 圭条于反对桂寤癃的套宝芰上進看谷性弱 文风。但又不为公安、竟陵所囿,能吸取两家之长,弃两 家之短。其作品题材范围广阔,于描写山水景物之外涉及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亡后;他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 际,回首20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 《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张 岱文笔活泼清新,时杂诙谐,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论理,俱 趣味盎然。如《陶庵梦忆》中《西湖七月半 湖 看雪》均写得意境极佳。其他如《金山夜戏 柳敬 说书》、虎丘的月夜、西湖的莲灯,无不写得逼真如画。 张岱以散文的成就,被认为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张岱(1597~约1676) • 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 居士。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 张岱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他在文学上沿袭公安派、竟 陵派的主张,反对桎梏性灵的复古主义,提倡任情适性的 文风。但又不为公安、竟陵所囿,能吸取两家之长,弃两 家之短。其作品题材范围广阔,于描写山水景物之外涉及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亡后,他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 之际,回首20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 《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张 岱文笔活泼清新,时杂诙谐,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论理,俱 趣味盎然。如《陶庵梦忆》中《西湖七月半》、《湖心亭 看雪》均写得意境极佳。其他如《金山夜戏》、《柳敬亭 说书》、虎丘的月夜、西湖的莲灯,无不写得逼真如画。 张岱以散文的成就,被认为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陶庵国破家亡,无可 归止。披发入山,職归宿之处。披头散发 職为野人。故旧见之,进入山中,形状可怕 如毒药猛兽,愕望不地变成了野人。亲戚 敢与接。 朋友一看到我,就象 看到了毒药猛兽,愕 然地望着,不敢与我 接触
•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 归止。披发入山,駴 駴为野人。故旧见之, 如毒药猛兽,愕望不 敢与接。 •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 归宿之处。披头散发 进入山中,形状可怕 地变成了野人。亲戚 朋友一看到我,就象 看到了毒药猛兽,愕 然地望着,不敢与我 接触
作《自挽诗》,每欲 我写了《自挽诗》, 引决,因《石匮书》 屡次想自杀,但因 《石匮书》未写完 未成,尚视息人世。 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然而瓮中经常无米 火。始知首阳二老, 不能煮饭疗饥。我这 直头饿死,不食周粟, 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 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 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的,说他们不愿吃周 粟,还是后人夸张 粉饰的话
• 作《自挽诗》,每欲 引决,因《石匮书》 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 火。始知首阳二老, 直头饿死,不食周粟, 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 我写了《自挽诗》, 屡次想自杀,但因 《石匮书》未写完, 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然而瓮中经常无米, 不能煮饭疗饥。我这 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 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 的,说他们不愿吃周 粟,还是后人夸张、 粉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