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 1陈慧兰等编,《理论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项斯芬编著,《无机化学新兴领域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3沈裴凤等编,《现代无机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朱文祥等编,《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1993 5唐宗薰,《无机化学热力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6 Cotton, FA, and WIkinson, G,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 4th ed, Wiley, New York, 1980 7 Huheey J E," Inorganic Chemistry Principles of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3rd ed, Harper row New York, 1983 8 Douglas r.E., McDaniel D H, and Alexander J,"Con-cepts and Mode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rd ed, Wiley New York, 1983 9 Jolly, W.J. Modern Inorganic Chemistry,, McGrawHill New York. 1984
参 考 书 2 项斯芬编著,《无机化学新兴领域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3 沈裴凤等编,《现代无机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 朱文祥等编,《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1993 5 唐宗薰,《无机化学热力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6 Cotton,F.A,and Wlkinson,G.,“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4th ed, Wiley, New York, 1980 7 Huheey,J.E., “Inorganic Chemistry Principles of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3rd ed., Harper & Row New York, 1983 8 Doug1as R.E., McDaniel D.H, and Alexander J., “Con-cepts and Mode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2rd ed., Wiley New York, 1983 9 Jolly,W.J.,“Modern Inorganic Chemistry”, McGrawHill New York, 1984.. 1 陈慧兰等编,《理论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第一章原子、分子及元素周期性 第一节原子结构理论概述第二节原子参数及元素周期性 第三节共价键理论概述第四节键参数与分子构型 第五节分子对称性与点群 第六节单质的性质及其周期性递变规律 第七节主族元素化合物的周期性性质 以上七节主要自学,要求掌握: 1用徐光宪的改进的 SLater规则计算电子的屏蔽常数 2了解电负性的几种标度,理解环境对电负性的影响和基 团电负性的概念 3键参数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对称性知识 4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 5掌握周期反常现象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合理解释 习题:1,2,3,4,6,7,8,10,11,12,13,15,17
第一节 原子结构理论概述 第二节 原子参数及元素周期性 第三节 共价键理论概述 第四节 键参数与分子构型 第五节 分子对称性与点群 第六节 单质的性质及其周期性递变规律 第七节 主族元素化合物的周期性性质 以上七节主要自学,要求掌握: 1 用徐光宪的改进的Slater规则计算电子的屏蔽常数 2 了解电负性的几种标度,理解环境对电负性的影响和基 团电负性的概念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 4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5 掌握周期反常现象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合理解释 3 键参数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对称性知识 第一章 原子、分子及元素周期性 习题:1,2,3,4,6,7,8,10,11,12,13,15,17
第一章原子、分子及元素周期性 1原子的性质 )屏蔽常数 Slate屏蔽常数规贝 ●将原子中的电子分组 (1s)(2s2p)(3,3p)、(3d)(4s4p):(4d)(4f)5s5p)(5d);(5f等 ●位于某小组电子后面的各组,对该组的屏蔽常数σ=0, 近似地可以理解为外层电子对内存电子没有屏蔽作用; ●同组电子间的σ=0.35(1s例外,1s的o=0.30) ●对于ns或n上的电子,(n-1)电子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 0.85,小于(n-1)的各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σ=100 ●对于nd或nf上的电子,位于它左边的各组电子对他们的屏 蔽常数σ=1.00
1 原子的性质 (1) 屏蔽常数 Slate屏蔽常数规则 将原子中的电子分组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等 位于某小组电子后面的各组,对该组的屏蔽常数=0, 近似地可以理解为外层电子对内存电子没有屏蔽作用; 同组电子间的=0.35 (1s例外,1s的=0.30); 对于ns或np上的电子,(n-1)电子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 =0.85,小于(n-1)的各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1.00; 对于nd或nf上的电子,位于它左边的各组电子对他们的屏 蔽常数=1.00。 第一章 原子、分子及元素周期性
徐光宪改进的 Slate屏蔽常数规贝 ●主量子数大于n的各电子,其σ=0; ●主量子数等于n的各电子,其σ由表1.1求。其中np指半充满前 的p电子,np指半充满后的p电子(即第4、第5、第6个p电子); 表1.1n层对n层的屏蔽常数表12(n-1)层对n层的屏蔽常数 被屏蔽电子 屏蔽电子 被屏蔽电 屏蔽电子 >1 ns np np' nd nf fnl(n-1)s(n-1)p(n-1)d(n-1)f ns 0.300.250230.000.00 ns 1.000.900.93 0.86 np 0.350.310290.000.00 np 1.000.970.98 0.90 n 0.410.370.310.00000 n 1.001.001.000.94 nd 1001001000.350.00 nd 1.001.00 1.00 1.00 nf 1.001.001001.000.39*1s对2s的o=085。 ●主量子数等于(n-1)的各电子,其σ由表12求 主量子数等于或小于(n-2)的各电子,其=1.00
徐光宪改进的Slate屏蔽常数规则 主量子数大于n的各电子,其=0; 主量子数等于n的各电子,其由表1.1求。其中np指半充满前 的p电子,np’ 指半充满后的p电子(即第4、第5、第6个p电子); 表1.1 n层对n层的屏蔽常数 表1.2 (n-1)层对n层的屏蔽常数 主量子数等于(n-1)的各电子,其由表1.2求。 主量子数等于或小于(n-2)的各电子,其=1.00。 被屏蔽电子 n≥1 屏蔽电子 ns np np’ nd nf ns 0.30 0.25 0.23 0.00 0.00 np 0.35 0.31 0.29 0.00 0.00 np’ 0.41 0.37 0.31 0.00 0.00 nd 1.00 1.00 1.00 0.35 0.00 nf 1.00 1.00 1.00 1.00 0.39 被屏蔽电 子n≥1 屏蔽电子 (n-1)s (n-1)p (n-1)d (n-1)f ns 1.00 0.90 0.93 0.86 np 1.00 0.97 0.98 0.90 np’ 1.00 1.00 1.00 0.94 nd 1.00 1.00 1.00 1.00 * 1s对2s的σ=0.85
(2)电负性 电负性x表示原子形成正负离子的倾向或化合物中原子对成 键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小(并非单独原子的性质,受分子中所处 环境的影响)。有多种不同定义方法,定量标度也各不相同 ①原子的杂化状态 原子的杂化状态对电负性的影响是因为s电子的钻穿效应比 较强,s轨道的能量比较低,有较大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所以杂 化轨道中含s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也就越大。例如,碳和氮 原子在杂化轨道sp3、sp2和sp中s成分分别为25%、33%、50%, 相应的电负性分别为248、275、3.29和3.08、3.94、467 般所取碳的电负性为255,氮为304,分别相当于sp3杂 化轨道的电负性。当以$杂化时,碳的电负性值约接近于氧 (344),氮的电负性甚至比氟(398)还要大
① 原子的杂化状态 原子的杂化状态对电负性的影响是因为s电子的钻穿效应比 较强,s轨道的能量比较低,有较大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所以杂 化轨道中含s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也就越大。例如,碳和氮 原子在杂化轨道sp3 、sp2和sp中s成分分别为25%、33%、50%, 相应的电负性分别为2.48、2.75、3.29和3.08、3.94、4.67。 一般所取碳的电负性为2.55,氮为3.04,分别相当于sp3杂 化轨道的电负性。当以sp杂化时,碳的电负性值约接近于氧 (3.44),氮的电负性甚至比氟(3.98)还要大。 电负性 表示原子形成正负离子的倾向或化合物中原子对成 键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小(并非单独原子的性质, 受分子中所处 环境的影响)。有多种不同定义方法,定量标度也各不相同。 (2) 电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