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皇大学试题专用纸 学院:医学院专业:临床、护理、影像学、麻醉班级:2008级小班姓名 学号: 考试科目:病理学考试方式:闭卷试卷类型 期:20092010学年第_2学期 题号 二|三四 五六七 九 十|总得分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名词解释(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玻璃样变 2.槟榔肝 3.绒毛心 4.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5.肝硬化 、填空(本大题分6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按病变发展过程,大叶性肺炎可分为 四期。 2.风湿病的病变可分为 期。风湿病增生期的特点是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 3.肝癌的肉眼类型有 4.肾病综合征表现为 ,常有 5.子宫颈癌的肉眼类型有 6.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以肿瘤组织中出现 肿瘤细胞为特征。 得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曼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出现杯状细胞,称为() A.鳞状上皮化生 B.腺性化生 C.肠上皮化生 D.骨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 2.纤维组织内颗粒状、团块状、强嗜酸红染的无结构物质,状似纤维素,此病变称为() A.水变性 B.脂肪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纤维素样坏死 E.钙化 3.透明血栓多见于() A.大动脉B.小动脉C.微循环小血管内D.小静脉E.大静脉 4.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的依据是( A.肿瘤边界不清 B.肿块体积大 C.出血坏死 D.出现转移 E.切除后复发 5.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风湿小体B.纤维素样变性 C.心肌变性 纤维素渗出 E.纤维组织增生 共4页第1页
试 题 专 用 纸 学院: 医学院 专业: 临床、护理、影像学、麻醉 班级: 2008 级 小班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考试科目: 病理学 考试方式: 闭卷 试卷类型 学期: 2009—2010 学年第 2 学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得分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 5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玻璃样变 2. 槟榔肝 3. 绒毛心 4.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5. 肝硬化 得分 二、填 空 (本大题分 6 小题, 每空 0. 5 分, 共 10 分) 1. 按病变发展过程,大叶性肺炎可分为 , , 和 四期。 2. 风湿病的病变可分为 , 和 三期。风湿病增生期的特点是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 3. 肝癌的肉眼类型有 、 、 。 4.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 , , ,常有 。 5. 子宫颈癌的肉眼类型有 、 、 和 。 6. 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以肿瘤组织中出现 肿瘤细胞为特征。 得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出现杯状细胞,称为 ( ) A.鳞状上皮化生 B.腺性化生 C.肠上皮化生 D.骨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 2. 纤维组织内颗粒状、团块状、强嗜酸红染的无结构物质,状似纤维素,此病变称为 ( ) A.水变性 B.脂肪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纤维素样坏死 E.钙化 3. 透明血栓多见于 ( ) A. 大动脉 B. 小动脉 C. 微循环小血管内 D. 小静脉 E. 大静脉 4. 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的依据是( ) A. 肿瘤边界不清 B. 肿块体积大 C. 出血坏死 D. 出现转移 E. 切除后复发 5.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 ) A. 风湿小体 B. 纤维素样变性 C.心肌变性 D.纤维素渗出 E.纤维组织增生 共 4 页 第 1 页
姣鉴大学试题专用纸(附页) 6.对心肌梗死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血和尿中肌红蛋白升高 B.谷-草转氨酶血浓度升高 C.肌酸磷酸激酶血浓度升高 D.胰蛋白酶血浓度升高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 7.肺气肿可导致( A.肺源性心脏病 B.自发性气胸 C.肺性脑病 D.桶状胸 E.以上都是 8.不符合小叶性肺炎的是() A.由多种致病菌引起 B.常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 C.病变呈灶状、小叶分布 D.病变为纤维素性炎 E.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9.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属于() A.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浆液性炎 E.肉芽肿性炎 10.慢性胃溃疡病变位置最常见于() A.胃前壁 B.胃后壁 C.胃大弯及胃底部 D.胃大弯近幽门处E.胃小弯近幽门窦部 1.慢性消化性溃疡不具备的病理变化是() A.炎性渗出物 肉芽组织 C.瘢痕组织 D.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E.神经纤维肿瘤性增生 12.我国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C. HcV D. HDV 13.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A.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肝细胞桥接、中度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伴早期肝硬化 D.肝细胞大片坏死 E.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14.不符合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是( 脾肿大 B.腹水 C.食管静脉曲张 D.蜘蛛痣 E.胃肠道淤血 15.早期食管癌是指( A.粘膜内癌 C.粘膜下癌 D.无淋巴结转移 E.以上都是 16.大肠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 A.直肠和乙状结肠B.盲肠 C.升结肠 D.横结肠 E.降结肠 7.急性肾盂肾炎的基本病变是 A.化脓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增生性炎 D.变质性炎 E.纤维素性炎 18.恶性葡萄胎与良性葡萄胎的相同点在于() A.可见胎盘绒毛组织 B.明显的出血坏死 C.侵犯肌层 D.发生阴道结节 E.可有远隔脏器转移 19.绒毛膜癌最常转移到() A.阴道 B.肝 E.脑 20.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 A.有纤维组织性癌间质 B.有丰富的毛细血 C.有丰富的淋巴细胞 形成绒毛样结构 E.肿瘤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两种瘤细胞组成 21.构成胶质结节的细胞成分是() A.神经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D.室管膜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2.卫星现象是指围绕变性、坏死神经元的少突胶质细胞数大于或等于( A.1个 B.2个 C.3个 D.4 E.5个 共4页第2页
试 题 专 用 纸(附页) ………………………………装………………………………订……………………………线…………………………… 6. 对心肌梗死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 A. 血和尿中肌红蛋白升高 B. 谷-草转氨酶血浓度升高 C. 肌酸磷酸激酶血浓度升高 D. 胰蛋白酶血浓度升高 E.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 7. 肺气肿可导致 ( ) A. 肺源性心脏病 B. 自发性气胸 C. 肺性脑病 D. 桶状胸 E. 以上都是 8. 不符合 ...小叶性肺炎的是( ) A. 由多种致病菌引起 B. 常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 C. 病变呈灶状、小叶分布 D. 病变为纤维素性炎 E. 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9.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属于( ) A. 化脓性炎 B. 出血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浆液性炎 E. 肉芽肿性炎 10.慢性胃溃疡病变位置最常见于( ) A. 胃前壁 B. 胃后壁 C. 胃大弯及胃底部 D. 胃大弯近幽门处 E. 胃小弯近幽门窦部 11.慢性消化性溃疡不具备 ...的病理变化是 ( ) A. 炎性渗出物 B. 肉芽组织 C. 瘢痕组织 D. 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E. 神经纤维肿瘤性增生 12.我国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3.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 ) A. 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 肝细胞桥接、中度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伴早期肝硬化 D.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14.不符合 ...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是 ( ) A. 脾肿大 B. 腹水 C.食管静脉曲张 D.蜘蛛痣 E.胃肠道淤血 15.早期食管癌是指 ( ) A. 粘膜内癌 B. 原位癌 C. 粘膜下癌 D. 无淋巴结转移 E. 以上都是 16.大肠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 ( ) A. 直肠和乙状结肠 B. 盲肠 C. 升结肠 D. 横结肠 E. 降结肠 17. 急性肾盂肾炎的基本病变是 ( ) A. 化脓性炎 B. 变态反应性炎 C. 增生性炎 D. 变质性炎 E. 纤维素性炎 18. 恶性葡萄胎与良性葡萄胎的相同点在于( ) A. 可见胎盘绒毛组织 B. 明显的出血坏死 C. 侵犯肌层 D. 发生阴道结节 E. 可有远隔脏器转移 19. 绒毛膜癌最常转移到 ( ) A. 阴道 B. 肝 C. 肺 D. 肠 E. 脑 20.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 ) A. 有纤维组织性癌间质 B.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有丰富的淋巴细胞 D. 形成绒毛样结构 E. 肿瘤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两种瘤细胞组成 21. 构成胶质结节的细胞成分是 ( ) A.神经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E.少突胶质细胞 22. 卫星现象是指围绕变性、坏死神经元的少突胶质细胞数大于或等于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E.5 个 共 4 页 第 2 页
並皇大学试题专用纸 学院:医学院专业:临床、护理、影像学、麻醉班级:2008级小班姓名 学号: 考试科目:病理学考试方式:闭卷试卷类型 期:20092010学年第_2学期 题号 二|三四 五六七 九 十|总得分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名词解释(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玻璃样变 2.槟榔肝 3.绒毛心 4.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5.肝硬化 、填空(本大题分6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按病变发展过程,大叶性肺炎可分为 四期。 2.风湿病的病变可分为 期。风湿病增生期的特点是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 3.肝癌的肉眼类型有 4.肾病综合征表现为 ,常有 5.子宫颈癌的肉眼类型有 6.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以肿瘤组织中出现 肿瘤细胞为特征。 得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曼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出现杯状细胞,称为() A.鳞状上皮化生 B.腺性化生 C.肠上皮化生 D.骨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 2.纤维组织内颗粒状、团块状、强嗜酸红染的无结构物质,状似纤维素,此病变称为() A.水变性 B.脂肪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纤维素样坏死 E.钙化 3.透明血栓多见于() A.大动脉B.小动脉C.微循环小血管内D.小静脉E.大静脉 4.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的依据是( A.肿瘤边界不清 B.肿块体积大 C.出血坏死 D.出现转移 E.切除后复发 5.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风湿小体B.纤维素样变性 C.心肌变性 纤维素渗出 E.纤维组织增生
试 题 专 用 纸 学院: 医学院 专业: 临床、护理、影像学、麻醉 班级: 2008 级 小班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考试科目: 病理学 考试方式: 闭卷 试卷类型 学期: 2009—2010 学年第 2 学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得分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 5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玻璃样变 2. 槟榔肝 3. 绒毛心 4.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5. 肝硬化 得分 二、填 空 (本大题分 6 小题, 每空 0. 5 分, 共 10 分) 1. 按病变发展过程,大叶性肺炎可分为 , , 和 四期。 2. 风湿病的病变可分为 , 和 三期。风湿病增生期的特点是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 3. 肝癌的肉眼类型有 、 、 。 4.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 , , ,常有 。 5. 子宫颈癌的肉眼类型有 、 、 和 。 6. 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以肿瘤组织中出现 肿瘤细胞为特征。 得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出现杯状细胞,称为 ( ) A.鳞状上皮化生 B.腺性化生 C.肠上皮化生 D.骨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 2. 纤维组织内颗粒状、团块状、强嗜酸红染的无结构物质,状似纤维素,此病变称为 ( ) A.水变性 B.脂肪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纤维素样坏死 E.钙化 3. 透明血栓多见于 ( ) A. 大动脉 B. 小动脉 C. 微循环小血管内 D. 小静脉 E. 大静脉 4. 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的依据是( ) A. 肿瘤边界不清 B. 肿块体积大 C. 出血坏死 D. 出现转移 E. 切除后复发 5.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 ) A. 风湿小体 B. 纤维素样变性 C.心肌变性 D.纤维素渗出 E.纤维组织增生
姣鉴大学试题专用纸(附页) 6.对心肌梗死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血和尿中肌红蛋白升高 B.谷-草转氨酶血浓度升高 C.肌酸磷酸激酶血浓度升高 D.胰蛋白酶血浓度升高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 7.肺气肿可导致( A.肺源性心脏病 B.自发性气胸 C.肺性脑病 D.桶状胸 E.以上都是 8.不符合小叶性肺炎的是() A.由多种致病菌引起 B.常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 C.病变呈灶状、小叶分布 D.病变为纤维素性炎 E.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9.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属于() A.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浆液性炎 E.肉芽肿性炎 10.慢性胃溃疡病变位置最常见于() A.胃前壁 B.胃后壁 C.胃大弯及胃底部 D.胃大弯近幽门处E.胃小弯近幽门窦部 1.慢性消化性溃疡不具备的病理变化是() A.炎性渗出物 肉芽组织 C.瘢痕组织 D.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E.神经纤维肿瘤性增生 12.我国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C. HcV D. HDV 13.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A.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肝细胞桥接、中度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伴早期肝硬化 D.肝细胞大片坏死 E.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14.不符合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是( 脾肿大 B.腹水 C.食管静脉曲张 D.蜘蛛痣 E.胃肠道淤血 15.早期食管癌是指( A.粘膜内癌 C.粘膜下癌 D.无淋巴结转移 E.以上都是 16.大肠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 A.直肠和乙状结肠B.盲肠 C.升结肠 D.横结肠 E.降结肠 7.急性肾盂肾炎的基本病变是 A.化脓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增生性炎 D.变质性炎 E.纤维素性炎 18.恶性葡萄胎与良性葡萄胎的相同点在于() A.可见胎盘绒毛组织 B.明显的出血坏死 C.侵犯肌层 D.发生阴道结节 E.可有远隔脏器转移 19.绒毛膜癌最常转移到() A.阴道 B.肝 E.脑 20.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 A.有纤维组织性癌间质 B.有丰富的毛细血 C.有丰富的淋巴细胞 形成绒毛样结构 E.肿瘤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两种瘤细胞组成 21.构成胶质结节的细胞成分是() A.神经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D.室管膜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2.卫星现象是指围绕变性、坏死神经元的少突胶质细胞数大于或等于( A.1个 B.2个 C.3个 D.4 E.5个 共4页第2页
试 题 专 用 纸(附页) ………………………………装………………………………订……………………………线…………………………… 6. 对心肌梗死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 A. 血和尿中肌红蛋白升高 B. 谷-草转氨酶血浓度升高 C. 肌酸磷酸激酶血浓度升高 D. 胰蛋白酶血浓度升高 E.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 7. 肺气肿可导致 ( ) A. 肺源性心脏病 B. 自发性气胸 C. 肺性脑病 D. 桶状胸 E. 以上都是 8. 不符合 ...小叶性肺炎的是( ) A. 由多种致病菌引起 B. 常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 C. 病变呈灶状、小叶分布 D. 病变为纤维素性炎 E. 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9.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属于( ) A. 化脓性炎 B. 出血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浆液性炎 E. 肉芽肿性炎 10.慢性胃溃疡病变位置最常见于( ) A. 胃前壁 B. 胃后壁 C. 胃大弯及胃底部 D. 胃大弯近幽门处 E. 胃小弯近幽门窦部 11.慢性消化性溃疡不具备 ...的病理变化是 ( ) A. 炎性渗出物 B. 肉芽组织 C. 瘢痕组织 D. 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E. 神经纤维肿瘤性增生 12.我国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3.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 ) A. 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 肝细胞桥接、中度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伴早期肝硬化 D.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14.不符合 ...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是 ( ) A. 脾肿大 B. 腹水 C.食管静脉曲张 D.蜘蛛痣 E.胃肠道淤血 15.早期食管癌是指 ( ) A. 粘膜内癌 B. 原位癌 C. 粘膜下癌 D. 无淋巴结转移 E. 以上都是 16.大肠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 ( ) A. 直肠和乙状结肠 B. 盲肠 C. 升结肠 D. 横结肠 E. 降结肠 17. 急性肾盂肾炎的基本病变是 ( ) A. 化脓性炎 B. 变态反应性炎 C. 增生性炎 D. 变质性炎 E. 纤维素性炎 18. 恶性葡萄胎与良性葡萄胎的相同点在于( ) A. 可见胎盘绒毛组织 B. 明显的出血坏死 C. 侵犯肌层 D. 发生阴道结节 E. 可有远隔脏器转移 19. 绒毛膜癌最常转移到 ( ) A. 阴道 B. 肝 C. 肺 D. 肠 E. 脑 20.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 ) A. 有纤维组织性癌间质 B.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有丰富的淋巴细胞 D. 形成绒毛样结构 E. 肿瘤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两种瘤细胞组成 21. 构成胶质结节的细胞成分是 ( ) A.神经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E.少突胶质细胞 22. 卫星现象是指围绕变性、坏死神经元的少突胶质细胞数大于或等于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E.5 个 共 4 页 第 2 页
姬要大学试题专用纸(附页) 2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属于() A.RN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支原体 E.DNA病毒 24.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常可出现() A.橙黄血素 B.疟色素 C.脂褐素D.黑色素 E.含铁血黄素 5.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B.大脑皮质C.骨骼肌 E.肾脏 26.发生羊水栓塞的主要部位是() A.新生儿的肺B.产妇的肺C.新生儿的脑D.产妇的脑 新生儿的肾 27.急性炎症时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 A.中性白细胞B.巨噬细胞 C.嗜酸性白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 8.肿瘤异型性与哪项有关() A.组织来源B.瘤体数目C.成熟程度 D.实质与间质的比例 E.间质成分 9.有关肿瘤的描述,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良、恶性肿瘤均可呈外生性生长B.淋巴瘤是恶性肿瘤 C.肉瘤细胞与间质分界清楚 D.癌细胞多呈巢状分布 癌的淋巴道转移常见 30.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A.组织增生 B.静脉血栓阻塞C.充血和液体渗出 D.肉芽组织形成E.血管流体压升高 31.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指标是() A.细胞核增大 B.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C.细胞浆红染 D.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 E.核浆比例增大 32.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出现的() A.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 B.肺泡腔内吞噬尘埃的巨噬细胞C.胞浆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 E.吞噬黑色素的巨噬细胞 脂肪栓塞易发生于() A.静脉注射时 B.分娩时 C.外伤骨折时D.输血时 E.潜水作业时 34.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溶解 B.吸收 C.机化 D.再通 钙化 35.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脾、肾、肠 肾、脑 C.肾 D.脾、肝、肺 E.肠、脑、心 36.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A.动脉痉挛 B.静脉阻塞 C.组织增生 D.富于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内 E.肉芽组织形成 37.假膜性炎的主要渗出物是( A.浆液 B.纤维素 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3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A.生长旺盛 常形成肿块 C.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相对无止境生长 39.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肺尖 B.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肺门 肺膈面 E.胸膜面 40.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阿少夫小体 D.心肌大片坏死 E.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共4页第3页
试 题 专 用 纸(附页) ………………………………装………………………………订……………………………线…………………………… 2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属于( ) A. RN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E. DNA 病毒 24. 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常可出现 ( ) A. 橙黄血素 B.疟色素 C. 脂褐素 D. 黑色素 E. 含铁血黄素 25. 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 A. 心肌 B. 大脑皮质 C. 骨骼肌 D. 肝脏 E. 肾脏 26. 发生羊水栓塞的主要部位是( ) A. 新生儿的肺 B. 产妇的肺 C. 新生儿的脑 D. 产妇的脑 E. 新生儿的肾 27. 急性炎症时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 ) A. 中性白细胞 B. 巨噬细胞 C. 嗜酸性白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28. 肿瘤异型性与哪项有关( ) A.组织来源 B.瘤体数目 C.成熟程度 D.实质与间质的比例 E.间质成分 29. 有关肿瘤的描述,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 A.良、恶性肿瘤均可呈外生性生长 B.淋巴瘤是恶性肿瘤 C.肉瘤细胞与间质分界清楚 D.癌细胞多呈巢状分布 E.癌的淋巴道转移常见 30. 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组织增生 B. 静脉血栓阻塞 C. 充血和液体渗出 D. 肉芽组织形成 E. 血管流体压升高 31.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指标是 ( ) A.细胞核增大 B.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C.细胞浆红染 D.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 E.核浆比例增大 32.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出现的 ( ) A.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 B.肺泡腔内吞噬尘埃的巨噬细胞 C.胞浆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 E.吞噬黑色素的巨噬细胞 33. 脂肪栓塞易发生于 ( ) A.静脉注射时 B.分娩时 C.外伤骨折时 D.输血时 E.潜水作业时 34. 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 A.溶解 B.吸收 C.机化 D.再通 E.钙化 35.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 A.脾、肾、肠 B.肺、肾、脑 C.肾、心、脾 D.脾、肝、肺 E.肠、脑、心 36. 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 ) A.动脉痉挛 B.静脉阻塞 C.组织增生 D.富于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内 E.肉芽组织形成 37. 假膜性炎的主要渗出物是 ( ) A.浆液 B.纤维素 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38.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 ) A.生长旺盛 B.常形成肿块 C.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相对无止境生长 39.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 ) A.肺尖 B.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肺门 D.肺膈面 E .胸膜面 40. 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阿少夫小体 D.心肌大片坏死 E.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共 4 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