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 初 思想的继续。其《 》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 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 子,与陆贾 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 之先河 8、董仲舒的《 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 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 》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 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 》,东方 朔的《 》、桓宽的《 》及扬雄的《 》等俱为名篇 被并称为 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ll、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全书共篇, 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 为写作宗旨,最 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 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 成书于 是一部 之作,其《 篇与汉代童谣“举 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 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11 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 初 思想的继续。其《 》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 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 句 子,与陆贾、 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 之先河。 8、董仲舒的《 》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 》 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 》、 《 》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 》 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 》,东方 朔的《 》、桓宽的《 》及扬雄的《 》、 《 》等俱为名篇。 10、 、 和 被并称为 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全书共 篇, 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 为写作宗旨,最 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 ”、“ ”、《 》、 《 》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 》成书于 , 是一部 之作,其《 》篇与汉代童谣“举 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 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12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汉代辞赋 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 解释:1、骚体赋2、新体赋3、京都大赋4、抒情 小赋5、《七发》6、司马相如7、王褒8、扬雄9、《两都 赋》10、赵壹。 填空 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 贾谊的《 》,此文是以 写成的一篇抒怀 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 》,阐明了自己对生死、 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 倾向 、枚乘是 群体的杰出代表,《 》载乘 赋九篇,其《 均为前人所称道, 然而以《 》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 生理论和《 》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 源可以从 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 》的《 和《 》,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 因 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 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 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 的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 和 ,以叙事 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 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 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去世和 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 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 》和《
13 第二章 汉代辞赋 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 二.解释:1、骚体赋 2、新体赋 3、京都大赋 4、抒情 小赋 5、《七发》 6、司马相如 7、王褒 8、扬雄 9、《两都 赋》 10、赵壹。 三.填空 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 贾谊的《 》,此文是以 写成的一篇抒怀 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 》,阐明了自己对生死、 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 倾向。 2、枚乘是 群体的杰出代表,《 》载乘 赋九篇,其《 》、《 》均为前人所称道, 然而以《 》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 生理论和《 》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 源可以从《 》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 》的《 》 和《 》,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 因 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 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 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 的 。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 和 ,以叙事 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 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 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 6、 去世和 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 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 、 、 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 》和《 》
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 》,针砭崇尚神仙 之事的《 》,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 还有《 》、《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 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 起,中间用 铺叙,篇末又用 结尾。作品句法灵 活,用了许多 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 采用了 如描写游猎主要用 这就使得文章 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 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 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 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 至 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 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 为旨归的 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 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ll、王褒的赋作主要有 》。扬雄 赋作中,《_》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 向的赋多不出《》窠臼,刘歆的《 》对后来的述行 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 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 作了 》,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 中,影响最大的当推 的《 也占有一席之地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 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 和 两类。前者
14 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 》,针砭崇尚神仙 之事的《 》,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 》, 还有《 》、《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 、 和 三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 领 起,中间用 铺叙,篇末又用 结尾。作品句法灵 活,用了许多 ,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 采用了 ,如描写游猎主要用 ,这就使得文章 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 、 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 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 , 、 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 乃 至 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 为宗旨的文学作 品存在的合 理性,对以 为旨归的 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 ” 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 》和《 》。扬雄 赋作中,《 》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 《 》、《 》、《 》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 向的赋多不出《 》窠臼,刘歆的《 》对后来的述行 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 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 作了 《 》,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 中,影响最大的当推 的《 》, 的《 》 也占有一席之地, 的《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 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 和 两类。前者
开了后代 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 代表作品 为《 》。另外 的《 的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 是 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 等抒情之作。此类作品中, 》是东汉早期 的重要作品 的《 》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 东汉末年 创作 》等此类 作品也别具特色 四.简答 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 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 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 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 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 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五.论述 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3、论班固的《两都赋》。 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15 开了后代 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 ,代表作品 为《 》。另外, 的《 》和 的 《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 是 ,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 》、《 》 等抒情之作。此类作品中, 的《 》是东汉早期 的重要作品, 的《 》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 东汉末年, 创作的《 》、《 》等此类 作品也别具特色。 四.简答 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 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 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 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 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 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五.论述 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3、论班固的《两都赋》。 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