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灰白赠我以悲哀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再完成这帧彩图 红给了我热情 黑还要加我以死 黄教我以忠义,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蓝教我以高洁, 因为我爱他的色 粉红赐我以希望, 1.“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的意思是_牛命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 2.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重视 3.具体说说下列“色彩”的含义,给人以怎样的情感: (二)时间是一把剪刀 汪静之 时间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匹锦绮 节一节地剪去, 等到剪完的时候, 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时间是一根铁鞭, 生命是一树繁花 朵一朵地击落 等到击完的时候,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诗中运用两组不同比喻,来表达同一个思想: (1)第一节把时间比成二把剪刀,生命比作一匹锦綺,裁剪的结果是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2)第二节将时间比作铁鞭,生命比作二树繁花,击落后的结果是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用心 爱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 1.“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的意思是 生命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 。 2.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重视 3.具体说说下列“色彩”的含义,给人以怎样的情感: 绿: ;红: ;黑: (二)时间是一把剪刀 汪静之 时间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匹锦绮; 一节一节地剪去, 等到剪完的时候, 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时间是一根铁鞭, 生命是一树繁花; 一朵一朵地击落, 等到击完的时候,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1.诗中运用两组不同比喻,来表达同一个思想: ⑴第一节把时间比成一把剪刀,生命比作一匹锦绮,裁剪的结果是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⑵第二节将时间比作铁鞭,生命比作一树繁花,击落后的结果是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2.诗人运用鲜明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什么? 人生本来是美奷的,可惜时间太残酷无情,随着时间的消逝,生命惨遭摧折 3.诗人对“时间”的比喻,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当时艰难处境的形象描绘,是他苦闷心情的间 接表现。 4.诗的用韵严格: (1)第一节是 5句押韵,韵脚是 (2)第二节是』2、5句押韵,韵脚是花、沙_。 5.作者在诗中赋予“时间”的含义是什么?暗指当时的黑暗、冷酷的现实 6.根据诗的内容和形式,运用恰当的比喻,续写一节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 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 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 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六、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2.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教后反思】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e163.com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2.诗人运用鲜明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什么? 人生本来是美好的,可惜时间太残酷无情,随着时间的消逝,生命惨遭摧折。 3.诗人对“时间”的比喻,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当时艰难处境的形象描绘,是他苦闷心情的间 接表现。 4.诗的用韵严格: ⑴第一节是 3、5 句押韵,韵脚是 去、炬 。 ⑵第二节是 2、5 句押韵,韵脚是 花、沙 。 5.作者在诗中赋予“时间”的含义是什么?暗指当时的黑暗、冷酷的现实 6.根据诗的内容和形式,运用恰当的比喻,续写一节。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 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 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 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六、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2.将“思想交流”整理成 300 字的随笔。 【教后反思】
6《理想》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整理相关名言 ①作者: ②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连脊()梁可望不可即()洗濯() 寂寥()玷()污扒()窃碌碌()终生诅()咒 ②解词:可望不可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从整体上探究诗歌的脉络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e163.com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6 《理想》导学案 (学生用)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整理相关名言 ① 作者: ② 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 )连 脊.( )梁 可望不可即.( ) 洗濯.( ) 寂寥.( )玷.( )污 扒.( )窃 碌碌..( )终生 诅.( )咒 ②解词:可望不可即—— 濯——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 ①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 从整体上探究诗歌的脉络
4.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习过程】 课时 、展示“预习1、2、3”成果 二、整体感知 1.默读: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2.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3.课堂发言,展示讨论结果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三、研讨与赏析 1.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2.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1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 起什么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e163.com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4.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预习 1、2、3”成果 二、整体感知 1.默读:感知课文内容: a 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b 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c 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2.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3.课堂发言,展示讨论结果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三、研讨与赏析 1.精读 逐段(1—7 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2.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 l 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一节在全诗中 起什么作用? 第 2 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第 3 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四、课外作业 1.抄写并识记字词 2.背诵这首诗歌 3.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4.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展示作业 研讨与赏析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1.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 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2.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 “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3.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 成“变”字?为什么?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e163.com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第 4 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 5 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第 6 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第 7 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四、课外作业 1.抄写并识记字词。 2.背诵这首诗歌。 3.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4.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业 二、研讨与赏析 课堂讨论(8——12 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1.第 8 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 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2.第 9 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 “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3.第 10、11 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 成“变”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