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实录 执教:黄耀红 时间:2011年4月27日 地点:砂子塘新世界小学多功能报告厅 整理:砂子塘新世界小学语文组 、谈话导读 师: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亲人陪伴我们。在学校里,陪伴我们的是老师。我们 先一起聊一聊,在你的心目中,你觉得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我看谁说得最 有自己的想法,既跟别人不同,又说得很有道理 生1: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他的教学质量应当很好。 生2:我心目中的老师是这样子的:他能教给我们知识,我们也能将所学的知识 教给他 师:恩,教学相长,彼此学习。 生3:我心目中的老师非常幽默,非常有个性。 生4:我心目中的老师,上课很严厉,下课可以却跟我们一起玩。 师:上课和下课不一样。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非常不错! 生5:我心目中的老师是非常有爱心,他能够帮助每一位成绩不好或者是成绩好 的学生。 师:我也很赞同你的观点,最好的老师最有爱心。大家都谈得很不错。这是大家 的理想,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这样。我在想,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说的知识,一般都 是正确的。对吗? 生:对 师:如果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在课堂上所说的知识都是错误的,你觉得这样的老 师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好老师?甚至是最好的老师?你先告诉我,有没有可能,然 后说说你的理由。 生6:有可能。因为这可能是这位老师最独特的方法教学生。 师:他讲的是错的啊!你能原谅他的错 生:对 师:为什么要原谅他的错? 生7:因为,不一定都是老师的错。也许同学没有提出疑问。所以,我觉得他是 好老师 师:他错了,但是同学们没有提出疑问来,责任还不在老师。你说出了一定的道 理,还有没有更好的道理,后面那个男同学你说。 生8:我觉得他是个好老师,因为他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就像我们的生活,不思 考的话就等于吃了饭不消化。 师:这个比方打得很好啊,向你学习! 生9:我认为他还是个好老师,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人总是会失败的。 师:出错是出错,得看老师是怎么样出错的?对吗? 生10:我觉得老师可能是故意出错 生11:我觉得老师想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具有怀疑能力和分析能力 师:他是故意犯一个错误,让你们懂得这一个道理,对吗? 生:对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实录 执教:黄耀红 时间: 2011 年 4 月 27 日 地点:砂子塘新世界小学多功能报告厅 整理:砂子塘新世界小学语文组 一、谈话导读 师: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亲人陪伴我们。在学校里,陪伴我们的是老师。我们 先一起聊一聊,在你的心目中,你觉得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我看谁说得最 有自己的想法,既跟别人不同,又说得很有道理。 生 1: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他的教学质量应当很好。 生 2:我心目中的老师是这样子的:他能教给我们知识,我们也能将所学的知识 教给他。 师:恩,教学相长,彼此学习。 生 3:我心目中的老师非常幽默,非常有个性。 生 4:我心目中的老师,上课很严厉,下课可以却跟我们一起玩。 师:上课和下课不一样。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非常不错! 生 5:我心目中的老师是非常有爱心,他能够帮助每一位成绩不好或者是成绩好 的学生。 师:我也很赞同你的观点,最好的老师最有爱心。大家都谈得很不错。这是大家 的理想,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这样。我在想,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说的知识,一般都 是正确的。对吗? 生:对! 师:如果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在课堂上所说的知识都是错误的,你觉得这样的老 师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好老师?甚至是最好的老师?你先告诉我,有没有可能,然 后说说你的理由。 生 6:有可能。因为这可能是这位老师最独特的方法教学生。 师:他讲的是错的啊!你能原谅他的错? 生:对。 师:为什么要原谅他的错? 生 7:因为,不一定都是老师的错。也许同学没有提出疑问。所以,我觉得他是 好老师。 师:他错了,但是同学们没有提出疑问来,责任还不在老师。你说出了一定的道 理,还有没有更好的道理,后面那个男同学你说。 生 8:我觉得他是个好老师,因为他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就像我们的生活,不思 考的话就等于吃了饭不消化。 师:这个比方打得很好啊,向你学习! 生 9:我认为他还是个好老师,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人总是会失败的。 师:出错是出错,得看老师是怎么样出错的?对吗? 生 10:我觉得老师可能是故意出错。 生 11:我觉得老师想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具有怀疑能力和分析能力。 师:他是故意犯一个错误,让你们懂得这一个道理,对吗? 生:对
师:非常不错。你们是不是在课前都看过我今天讲的课文了,是吗? 生15:没有。 师:那更加不错。经过这一段聊天,同学们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 二、评价人物,质疑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114页。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看看大家读得怎 么样? 生:读课题 21《我最好的老师》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把课文看一遍。注意两点:首先,把笔拿着,你发现这课 文里面有好的成语,请在它的下面划一条波浪线。有不认识的字,请在下面也做 个记号。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看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疑问,请你 等会向我提出来。这两个要求都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我再加一个要求,想想:题目叫《我最好的老师》,我想将“我”字去掉, 就成为《最好的老师》,你觉得可以吗?注意啊,一划词语,二提问题,三想我 的问题。 1.学生自读 (学生带着要求默读课文中) 师:板书词语 出乎意料 侃侃而谈( 目瞪口呆 糊弄( 师:大家看下黑板上几个都是成语吗?前面三个是。先找个同学,把那两个括号 里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谁愿意来做这个事? 指名学生上台注音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生:读词语 师:特别注意这个字,它永远都读糊(h)吗? 生:不是 师:有时候读什么?后面那个女生你说说 生18:读糊(hu),糊涂。 2.质疑问难 师:现在我想问第二个问题。你们刚刚读过课文以后,有没有问题想提问老师的?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我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好 生19:老师,我这里读不懂,“怀特特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这样 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为什么不懂,哪里不懂? 生20: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你觉得应该迷信权威? 生20:不是的,我觉得小学怎么会有权威? 师:小学怎么会有权威?不错。权威在哪里? 生21:那个老师就是同学们的权威,老师要同学们做什么,同学们就应该也会 做 师:这是你的答问,很好!现在还有没有要提问的? 生22:为什么是“出人意料 师:你看得很仔细
师:非常不错。你们是不是在课前都看过我今天讲的课文了,是吗? 生 15:没有。 师:那更加不错。经过这一段聊天,同学们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 二、评价人物,质疑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 114 页。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看看大家读得怎 么样? 生:读课题 21《我最好的老师》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把课文看一遍。注意两点:首先,把笔拿着,你发现这课 文里面有好的成语,请在它的下面划一条波浪线。有不认识的字,请在下面也做 一个记号。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看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疑问,请你 等会向我提出来。这两个要求都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我再加一个要求,想想:题目叫《我最好的老师》,我想将“我”字去掉, 就成为《最好的老师》,你觉得可以吗?注意啊,一划词语,二提问题,三想我 的问题。 1.学生自读 (学生带着要求默读课文中) 师:板书词语: 出乎意料 侃侃而谈( ) 目瞪口呆 糊弄( ) 师:大家看下黑板上几个都是成语吗?前面三个是。先找个同学,把那两个括号 里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谁愿意来做这个事? 指名学生上台注音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生:读词语 师:特别注意这个字,它永远都读糊(hù)吗? 生:不是 师:有时候读什么?后面那个女生你说说。 生 18:读糊(hú),糊涂。 2.质疑问难 师:现在我想问第二个问题。你们刚刚读过课文以后,有没有问题想提问老师的?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我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好。 生 19:老师,我这里读不懂,“怀特特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这样 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为什么不懂,哪里不懂? 生 20: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你觉得应该迷信权威? 生 20:不是的,我觉得小学怎么会有权威? 师:小学怎么会有权威?不错。权威在哪里? 生 21:那个老师就是同学们的权威,老师要同学们做什么,同学们就应该也会 做。 师:这是你的答问,很好!现在还有没有要提问的? 生 22:为什么是“出人意料”? 师:你看得很仔细
生23:文章最后提到,作者又告诉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认为不对,可是他 在这里为什么认为老师是对的?为什么从以前的不接受到现在又觉得老师的观 点是正确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她读书读得特别仔细,把前后都联系在一起看。发现了 有矛盾。 生24:我想答刚才那个同学的问题。是一个… 师:不要紧。提问很重要,怎么样提出最有效的问题更重要 生25:我觉得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到的内容跟后面有矛盾。 师:怎么理解这个矛盾?大家都记住他们提到的问题。 生26:学生不可能不写答案,为什么还是得个零分? 师:呵呵,没有了功劳也有苦劳,你是这样想的吧? 生27:……他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动物……那为什么他只知道这种在夜间出 现,而且已经绝种的动物呢? 师:是啊,读得非常仔细。要是你在怀特森的课堂上就好了 生28:我回答她的问题,因为这是他故意编出来的,想给学生一次教训 三、反馈交流 师:“故意”就说明背后有目的,有一时看不到的目的。怀特森“故意”这样做, 到底是为什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仔细,读书就应该像这样带着问题,带着问 号去对话。我发现,同学之间有非常好的习惯,彼此不但能够提问还能够相互释 疑,学习就是这么一个交流的过程。 这些问题当然都要解答。能不能允许我把你们提及的问题放到讲课过程中去,是 和同学们一起来解答,不是等我来解答。现在,可不可以回答我刚刚讲的那个问 题,我的那个问题也是我读书的时候产生的一个疑问。我觉得《我最好的老师》 好像不需要“我”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你们觉得有意见吗?谁来说服我, 最有力的说服我。 生29:我觉得把“我”去掉不行的。如果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人的看法有 不同。他觉得这个老师好,有的人觉得这个老师教学的方法一点用处都没有。就 觉得这个老师是个坏老师。 师:这个老师好不好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能不能 结合课文告诉我? 生30:课文中写到作者把这个介绍给他的一个朋友,他的朋友却说这个老师怎 么能这么糊弄你们?就证明他的朋友不认为怀特森是好老师。 师:非常好,你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就在文章的最后能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 能这样看待。 生31:我觉得把“我”去掉的话,那么最好的老师就包括了很多老师。如果加 上“我”的话,单单指的是怀特森一个老师 师:最好的老师可以有无数个,“我最好的老师”只有一个,那是独特的 生32:我觉得最好的老师应该也有很多同学喜欢它,所以可以去掉“我”。 师:哦,你觉得“最好的老师”可以去掉,是吧?非常欣赏你。怀特森又不是我 个人最好的老师,全班同学都认为他是最好的老师。真不错,大家都这样说的 时候,你坚持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你以后很有出息 生33:我觉得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里面说了:“怀特森先生让我们 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但是, 他没有告诉他的朋友这一句,所以我觉得“我”最好的老师是必要的
生 23:文章最后提到,作者又告诉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认为不对,可是他 在这里为什么认为老师是对的?为什么从以前的不接受到现在又觉得老师的观 点是正确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她读书读得特别仔细,把前后都联系在一起看。发现了 有矛盾。 生 24:我想答刚才那个同学的问题。是一个…… 师:不要紧。提问很重要,怎么样提出最有效的问题更重要。 生 25:我觉得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到的内容跟后面有矛盾。 师:怎么理解这个矛盾?大家都记住他们提到的问题。 生 26:学生不可能不写答案,为什么还是得个零分? 师:呵呵,没有了功劳也有苦劳,你是这样想的吧? 生 27:……他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动物……那为什么他只知道这种在夜间出 现,而且已经绝种的动物呢? 师:是啊,读得非常仔细。要是你在怀特森的课堂上就好了。 生 28:我回答她的问题,因为这是他故意编出来的,想给学生一次教训。 三、反馈交流 师:“故意”就说明背后有目的,有一时看不到的目的。怀特森“故意”这样做, 到底是为什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仔细,读书就应该像这样带着问题,带着问 号去对话。我发现,同学之间有非常好的习惯,彼此不但能够提问还能够相互释 疑,学习就是这么一个交流的过程。 这些问题当然都要解答。能不能允许我把你们提及的问题放到讲课过程中去,是 和同学们一起来解答,不是等我来解答。现在,可不可以回答我刚刚讲的那个问 题,我的那个问题也是我读书的时候产生的一个疑问。我觉得《我最好的老师》 好像不需要“我”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你们觉得有意见吗?谁来说服我, 最有力的说服我。 生 29:我觉得把“我”去掉不行的。如果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人的看法有 不同。他觉得这个老师好,有的人觉得这个老师教学的方法一点用处都没有。就 觉得这个老师是个坏老师。 师:这个老师好不好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能不能 结合课文告诉我? 生 30:课文中写到作者把这个介绍给他的一个朋友,他的朋友却说这个老师怎 么能这么糊弄你们?就证明他的朋友不认为怀特森是好老师。 师:非常好,你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就在文章的最后能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 能这样看待。 生 31:我觉得把“我”去掉的话,那么最好的老师就包括了很多老师。如果加 上“我”的话,单单指的是怀特森一个老师。 师:最好的老师可以有无数个,“我最好的老师”只有一个,那是独特的。 生 32:我觉得最好的老师应该也有很多同学喜欢它,所以可以去掉“我”。 师:哦,你觉得“最好的老师”可以去掉,是吧?非常欣赏你。怀特森又不是我 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全班同学都认为他是最好的老师。真不错,大家都这样说的 时候,你坚持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你以后很有出息。 生 33:我觉得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里面说了:“怀特森先生让我们 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但是, 他没有告诉他的朋友这一句,所以我觉得“我”最好的老师是必要的
师:这叫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生34:我觉得不应该去掉“我”,因为去掉了“我”的话,那意味着别人也喜 欢。问题是,如果别人如果不喜欢这个老师,而是别的老师呢?作者喜欢那个老 师,才加上“我” 生35:我认为不应该去掉“我”,因为他们的老师是很有个性的人,不但教学 方法是独特的,而且他教育同学们的方法也是很独特的,别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很 好的老师,所以不能去掉“我 师:你是“集大成”,前面讲过的你把它都归纳了。还有其他意见的呢? 生36:我觉得可以删去,因为怀特森是教他们班的,他们班同学也都很喜欢这 个老师,而我读了这篇课文这,我也慢慢喜欢这个老师了,我觉得可以相信他是 “我”最好的老师 师:如果你读了以后,你也最喜欢这个老师,那题目叫《我最好的老师》,这个 “我”就变成了“你”,不一定是作者,对吗? 师:大家注意没有,我们的讨论有两个不同意见,每种意见都有他的合理性,我 们不要苛求一个答案,这个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好,现在我们来 认真学习这一篇文章,先找一位同学把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 四、导读 1.引读 师:读这一段的时候我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一个句子勾画一下,就是这个“常常有 出人意料的举动”,把这句话勾出来,待会我要提问。我找个同学读这一段,找 个没有举手的。呵呵 生37:读一自然段。 师:很不错,我相信这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次,是吧?已经很不错了。刚才让你们 看了这一段,其实这一堂课的过程把整个教学过程都写完了。他是怎么上课的? 这个过程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啊?根本就没有写出人意料的嘛。既然他没有写出人 意料的,那我想把这个“出人意料”删掉,可不可以? 生38:不可以。 师:告诉我理由。里面没写“出人意料”,干嘛要用“出人意料”这个词? 生39:我觉得不可以删掉,因为如果是前面没有写,而写在后面了呢 师:恩,可能写在后面了。你可以告诉我,后面哪些地方出人意料了吗? 生40:后面第·· 师:你觉得“出人意料”是什么意思? 生41:应该是非常惊讶,意想不到 师:有哪些地方意想不到呢? 生41:在第二自然段,“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在我写 到得答案后面,竟然都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 师:好了,这是第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我”得了零分。那谁能够归纳第二个 出人意料呢? 生42:我是接着她后面讲的,“吃惊的是,我们都得了零分。” 师:这是第二个出人意料的地方:一个人得了零分“出人意料”,全班都得零分 更加“出人意料”。还有更出人意料的事吗?全班都打零分,这老师不感到惭愧 啊? 生43:第三自然段:“事情很简单。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信口胡编的 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师:这叫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生 34:我觉得不应该去掉“我”,因为去掉了“我”的话,那意味着别人也喜 欢。问题是,如果别人如果不喜欢这个老师,而是别的老师呢?作者喜欢那个老 师,才加上“我”。 生 35:我认为不应该去掉“我”,因为他们的老师是很有个性的人,不但教学 方法是独特的,而且他教育同学们的方法也是很独特的,别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很 好的老师,所以不能去掉“我”。 师:你是“集大成”,前面讲过的你把它都归纳了。还有其他意见的呢? 生 36:我觉得可以删去,因为怀特森是教他们班的,他们班同学也都很喜欢这 个老师,而我读了这篇课文这,我也慢慢喜欢这个老师了,我觉得可以相信他是 “我”最好的老师。 师:如果你读了以后,你也最喜欢这个老师,那题目叫《我最好的老师》,这个 “我”就变成了“你”,不一定是作者,对吗? 师:大家注意没有,我们的讨论有两个不同意见,每种意见都有他的合理性,我 们不要苛求一个答案,这个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好,现在我们来 认真学习这一篇文章,先找一位同学把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 四、导读 1.引读 师:读这一段的时候我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一个句子勾画一下,就是这个“常常有 出人意料的举动”,把这句话勾出来,待会我要提问。我找个同学读这一段,找 个没有举手的。呵呵。 生 37:读一自然段。 师:很不错,我相信这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次,是吧?已经很不错了。刚才让你们 看了这一段,其实这一堂课的过程把整个教学过程都写完了。他是怎么上课的? 这个过程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啊?根本就没有写出人意料的嘛。既然他没有写出人 意料的,那我想把这个“出人意料”删掉,可不可以? 生 38:不可以。 师:告诉我理由。里面没写“出人意料”,干嘛要用“出人意料”这个词? 生 39:我觉得不可以删掉,因为如果是前面没有写,而写在后面了呢? 师:恩,可能写在后面了。你可以告诉我,后面哪些地方出人意料了吗? 生 40:后面第······ 师:你觉得“出人意料”是什么意思? 生 41:应该是非常惊讶,意想不到。 师:有哪些地方意想不到呢? 生 41:在第二自然段,“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在我写 到得答案后面,竟然都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 师:好了,这是第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我”得了零分。那谁能够归纳第二个 出人意料呢? 生 42:我是接着她后面讲的,“吃惊的是,我们都得了零分。” 师:这是第二个出人意料的地方:一个人得了零分“出人意料”,全班都得零分 更加“出人意料”。还有更出人意料的事吗?全班都打零分,这老师不感到惭愧 啊? 生 43:第三自然段:“事情很简单。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信口胡编的。 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师:老师的表现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吗? 生44:在115页第五自然段:“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 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师:我们都打零分,老师还不理会了,真是神奇了,最后有个“出人意料”是什 么?同学们往后面找一找看,最后的那个男同学你说。 生45:“怀特森先生的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历险。到现在为止,我还能 清楚地回忆起几堂科学常识课的细节来。” 师:那不是写这一堂课了,是写以后若干堂课了,关于这个成绩,他有一个“出 人意料”的做法 生46:“我要把这次测验的成绩全部登载在你们的成绩册上”。 师:哦,成绩打零分,他要记到我们的成绩单里面,就是这个学期的成绩,大家 注意,我们找出了至少四个“出人意料”,我得了零分—全班得了零分—一老师 还不在乎—最后还把成绩登在了成绩册上。你们从这四个“出人意料”中读出 了它们是什么关系啊?出人意料的程度是一步一步加大的,这样写文章有什么 好?就好像悬念一样的,它被不断往前面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几个“出人 意料”是为下文做什么的啊? 生47:做铺垫的 2.反驳 师:做铺垫,埋伏笔。嗯,非常好。现在请你们来反驳我。反驳我的第一个问题: 个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肯定不能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怀特森偏偏把全 部是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了错误的知识就是误人子弟,他误人子弟。反 驳时,要联系课文的内容,即要用课文的内容来告诉我他是不是误人子弟。 生48:不是,他是想要我们从他的话语中得到真正的理解 生49:“他说,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 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50:“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 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这又是说什么呢? 生51:怀特森先生想用课堂的“反思想”教给我们人生的道理。 师:什么思想? 生51:反思想。 师:“反思想”这个词蛮有意思啊,反思想就是故意从反面说吗?就是讲他这个 错是有意中犯的吗? 生52:是,故意犯的。 师:“故意”的背后肯定有一个理由,刚才很多同学都找到了一个句子,即怀特 森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生53:怀特森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迷信权 威 师:很好,你还用到一个词叫“人云亦云”,就是别人说你也怎么说。第一轮的 反驳非常有效,说明你们明白了怀特森的苦衷。他这个苦衷是全部为了你们好 而不是为了这堂课的成绩好;他是为了我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更好。那哪个目的 大一些,哪个目的小一些呢? 生54:他的目的是希望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脑子睡大觉,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提出来
师:老师的表现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吗? 生 44:在 115 页第五自然段:“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 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 师:我们都打零分,老师还不理会了,真是神奇了,最后有个“出人意料”是什 么?同学们往后面找一找看,最后的那个男同学你说。 生 45:“怀特森先生的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历险。到现在为止,我还能 清楚地回忆起几堂科学常识课的细节来。”。 师:那不是写这一堂课了,是写以后若干堂课了,关于这个成绩,他有一个“出 人意料”的做法。 生 46:“我要把这次测验的成绩全部登载在你们的成绩册上”。 师:哦,成绩打零分,他要记到我们的成绩单里面,就是这个学期的成绩,大家 注意,我们找出了至少四个“出人意料”,我得了零分---全班得了零分---老师 还不在乎---最后还把成绩登在了成绩册上。你们从这四个“出人意料”中读出 了它们是什么关系啊?出人意料的程度是一步一步加大的,这样写文章有什么 好?就好像悬念一样的,它被不断往前面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几个“出人 意料”是为下文做什么的啊? 生 47:做铺垫的。 2.反驳 师:做铺垫,埋伏笔。嗯,非常好。现在请你们来反驳我。反驳我的第一个问题: 一个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肯定不能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怀特森偏偏把全 部是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了错误的知识就是误人子弟,他误人子弟。反 驳时,要联系课文的内容,即要用课文的内容来告诉我他是不是误人子弟。 生 48:不是,他是想要我们从他的话语中得到真正的理解。 生 49:“他说,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 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 50:“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 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这又是说什么呢? 生 51:怀特森先生想用课堂的“反思想”教给我们人生的道理。 师:什么思想? 生 51:反思想。 师:“反思想”这个词蛮有意思啊,反思想就是故意从反面说吗?就是讲他这个 错是有意中犯的吗? 生 52:是,故意犯的。 师:“故意”的背后肯定有一个理由,刚才很多同学都找到了一个句子,即怀特 森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生 53:怀特森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迷信权 威。 师:很好,你还用到一个词叫“人云亦云”,就是别人说你也怎么说。第一轮的 反驳非常有效,说明你们明白了怀特森的苦衷。他这个苦衷是全部为了你们好, 而不是为了这堂课的成绩好;他是为了我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更好。那哪个目的 大一些,哪个目的小一些呢? 生 54:他的目的是希望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脑子睡大觉,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