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4血管钳的开放 图3-15血管钳的传递 四、手术镊 手术镊( forceps)用以夹持或提取组织,便于分离、剪开和缝合,也可用 来夹持缝针或敷料等。其种类较多,有不同的长度,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和无 齿(平镊)(图3-16),还有为专科设计的特殊手术镊。 1.有齿镊( teeth forceps)前端有齿,齿分为粗齿与细齿,粗齿镊用 于提起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坚韧组织:细齿镊用于肌腱缝合、整形等精 细手术,夹持牢固,但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2.无齿镊( smooth forceps)前端平,其尖端无钩齿,分尖头和平头两 种,用于夹持组织、脏器及敷料。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作时用长镊。 无齿镊对组织的损伤较轻,用于脆弱组织、脏器的夹持。尖头平镊用于神经 血管等精细组织的夹 正确的持镊姿势是拇指对示指与中指,把持二脚的中部,稳而适度地 夹住组织(图3-1⑦)。错误执镊(图3-18)既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又不易控制夹 持力度大小。 图3-16手术镊 图3-17手术的传递与执镊方法
图 3-14 血管钳的开放 图 3-15 血管钳的传递 四、手术镊 手术镊(forceps)用以夹持或提取组织,便于分离、剪开和缝合,也可用 来夹持缝针或敷料等。其种类较多,有不同的长度,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和无 齿(平镊)(图3-16),还有为专科设计的特殊手术镊。 1.有齿镊(teeth forceps) 前端有齿,齿分为粗齿与细齿,粗齿镊用 于提起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坚韧组织;细齿镊用于肌腱缝合、整形等精 细手术,夹持牢固,但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2.无齿镊(smooth forceps) 前端平,其尖端无钩齿,分尖头和平头两 种,用于夹持组织、脏器及敷料。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作时用长镊。 无齿镊对组织的损伤较轻,用于脆弱组织、脏器的夹持。尖头平镊用于神经、 血管等精细组织的夹持。 正确的持镊姿势是拇指对示指与中指,把持二镊脚的中部,稳而适度地 夹住组织(图3-17)。错误执镊(图3-18)既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又不易控制夹 持力度大小。 图 3-16 手术镊 图 3-17 手术镊的传递与执镊方法
图3-18错误执镊方法 五、持针钳 持针钳ω needle holder)也叫持针器,主要用于夹持缝合针来缝合组织,有时也用于器械打结,其基本结构与血管 钳类似。持针器的前端齿槽床部短,柄长,钳叶内有交叉齿纹(图3-19),使夹持缝针稳定,不易滑脱。使用时将持针 器的尖端夹住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并将缝线重叠部分也放于内侧针嘴内(图3-20)。若夹在齿槽床的中部,则容 易将针折断。 图3-19持针钳 图3-21持针钳的传递 图3-20持针钳夹针 (一)持针销的传递 传递者握住持针钳中部,将柄端递给术者(图3-21)。在持针器的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切不叮刺伤其他手术人员。 (二)持针钳的执握方法(图3-22) 1.把抓式也叫掌握法,即用手掌握拿持针钳,钳环紧贴大鱼际肌上,拇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分别压在钳柄 示指压在持针钳中部近轴节处。利用拇指及大鱼际肌和掌指关节活动维持、张开持针钳柄环上的齿扣。 2.指扣式为传统执法,用拇指、无名指套入钳环内,以手指活动力量来控制持针钳关闭,并控制其张开与合拢 时的动作范围。 3.单扣式也叫掌指法,拇指套入钳环内,示指压在钳的前半部作支撑引导,其余三指压钳环固定手掌中,拇指 可上下开闭活动,控制持针钳的张开与合拢。 4.掌拇法即食指压在钳的前半部,拇指及其余三指压住一柄环固定手掌中。此法关闭、松钳较容易,进针稳妥
图 3-18 错误执镊方法 五、持针钳 持针钳(needle holder)也叫持针器,主要用于夹持缝合针来缝合组织,有时也用于器械打结,其基本结构与血管 钳类似。持针器的前端齿槽床部短,柄长,钳叶内有交叉齿纹(图3-19),使夹持缝针稳定,不易滑脱。使用时将持针 器的尖端夹住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并将缝线重叠部分也放于内侧针嘴内(图3-20)。若夹在齿槽床的中部,则容 易将针折断。 图 3-19 持针钳 图 3-21 持针钳的传递 图 3-20 持针钳夹针 (一)持针钳的传递 传递者握住持针钳中部,将柄端递给术者(图3-21)。在持针器的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切不可刺伤其他手术人员。 (二)持针钳的执握方法(图3-22) 1.把抓式 也叫掌握法,即用手掌握拿持针钳,钳环紧贴大鱼际肌上,拇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分别压在钳柄 上,示指压在持针钳中部近轴节处。利用拇指及大鱼际肌和掌指关节活动维持、张开持针钳柄环上的齿扣。 2.指扣式 为传统执法,用拇指、无名指套入钳环内,以手指活动力量来控制持针钳关闭,并控制其张开与合拢 时的动作范围。 3.单扣式 也叫掌指法,拇指套入钳环内,示指压在钳的前半部作支撑引导,其余三指压钳环固定手掌中,拇指 可上下开闭活动,控制持针钳的张开与合拢。 4.掌拇法 即食指压在钳的前半部,拇指及其余三指压住一柄环固定手掌中。此法关闭、松钳较容易,进针稳妥
把抓式 指扣式 掌指法 掌拇法 图3-22持针钳执握方法 六、其他常用钳类器械 其他常用钳类( clamp)器械有(图3-23): FOQ9Q 布巾针 红织钳 直、弯肠钳 直角钥 胃钳 (1)正确 不正确 图3-23其它钳类器械
把抓式 指扣式 掌指法 掌拇法 图 3-22 持针钳执握方法 六、其他常用钳类器械 其他常用钳类(clamp)器械有(图3-23): 图 3-23 其它钳类器械
1.布巾钳( towel clips)简称巾钳,前端弯而尖,似蟹的大爪,能交叉咬合,主要用以夹持固定手术巾,并夹 住皮肤,以防手术中移动或松开。注意使用时勿夹伤正常皮肤组织 2.组织钳又叫鼠齿钳和Alis钳,其前端稍宽,有排细齿似小耙,闭合时互相嵌合,弹性好,对组织的压榨 较血管钳轻,创伤小,般用以夹持组织,不易滑脱,如皮瓣、筋膜或即将被切除的组织,也用于钳夹纱布垫与皮下 组织的固定。 3.海绵钳( sponge forceps)也叫持物钳,钳的前部呈环状,分有齿和无齿两种,前者主要用以夹持、传递已消 毒的器械、缝线、缝合针及引流管等,也用于夹持敷料作手术区域皮肤的消毒,或用于手术深处拭血和协助显露、止 血:后者主要用于夹提肠管、阑尾、网膜等脏器组织。夹持组织时,一般不必将钳扣关闭 4.直角钳用于游离和绕过重要血管及管道等组织的后壁,如胃左动脉、胆道、输尿管等。 5.肠钳( intest ine clamp)有直、弯两种,钳叶扁平有弹性,咬合面有细纹,无齿,其臂较薄,轻夹时两钳叶 间有一定的空隙,钳夹的损伤作用很小,可用以暂吋阻止胃肠壁的血管岀血和肠内容物流动,常用于夹持肠管 6.胃钳( stomach clam)胃钳有一多关节轴,压榨力强,齿槽为直纹,且较深,夹持组织不易滑脱,常用于钳 夹胃或结肠。 7.肾蒂钳、脾蒂钳和肺蒂钳分别在术中夹持肾蒂、脾蒂或肺蒂时使用。 七、缝合针与手术用线 (一)缝合针 缝合针( needle)简称缝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它由针尖、针体和针尾三部分组成。针尖形状有圆头、 三角头及铲头三种(图3-24);针体的形状有近圆形、三角形及铲形三种,般针体前半部分为三角形或圆形,后半部 分为扁形,以便于持针钳牢固夹紧;针尾的针眼是供引线所用的孔,分普通孔和弹机孔。目前有许多医院采用针线一 体的无损伤缝针,其针尾嵌有与针体粗细相似的线,这种针线对组织所造成的损伤珓小并可防止在缝合时缝线脱针。 临床上根据针尖与针尾两点间有无弧度,将缝针分为直针、半弯针和弯针:按针尖横断而的形状分为角针和圆针。 圆弧针 圆弧针 铲尼钅 风弧针 弧针 尖 弹机孔普通孔 无掇伤缝合针针尾 针尾断面 顶角70 等腰三角形 中部断面 图3-24缝合针 直计:适合于宽敞或浅部操作时的缝合,如庋肤及胃肠道粘膜的缝合,有时也用于肝脏的缝合 弯针:临床应用最广,适于狭小或深部组织的缝合。根据弧弯度不同分为1/、、1/4、3/8、5/⑧弧度等。几乎所 有组织和器官均可选用不同大小、弧度的弯针作缝合
1.布巾钳(towel clips) 简称巾钳,前端弯而尖,似蟹的大爪,能交叉咬合,主要用以夹持固定手术巾,并夹 住皮肤,以防手术中移动或松开。注意使用时勿夹伤正常皮肤组织。 2.组织钳 又叫鼠齿钳和Allis钳,其前端稍宽,有一排细齿似小耙,闭合时互相嵌合,弹性好,对组织的压榨 较血管钳轻,创伤小,一般用以夹持组织,不易滑脱,如皮瓣、筋膜或即将被切除的组织,也用于钳夹纱布垫与皮下 组织的固定。 3.海绵钳(sponge forceps) 也叫持物钳,钳的前部呈环状,分有齿和无齿两种,前者主要用以夹持、传递已消 毒的器械、缝线、缝合针及引流管等,也用于夹持敷料作手术区域皮肤的消毒,或用于手术深处拭血和协助显露、止 血;后者主要用于夹提肠管、阑尾、网膜等脏器组织。夹持组织时,一般不必将钳扣关闭。 4.直角钳 用于游离和绕过重要血管及管道等组织的后壁,如胃左动脉、胆道、输尿管等。 5.肠钳(intestine clamp) 有直、弯两种,钳叶扁平有弹性,咬合面有细纹,无齿,其臂较薄,轻夹时两钳叶 间有一定的空隙,钳夹的损伤作用很小,可用以暂时阻止胃肠壁的血管出血和肠内容物流动,常用于夹持肠管。 6.胃钳(stomach clamp) 胃钳有一多关节轴,压榨力强,齿槽为直纹,且较深,夹持组织不易滑脱,常用于钳 夹胃或结肠。 7.肾蒂钳、脾蒂钳和肺蒂钳 分别在术中夹持肾蒂、脾蒂或肺蒂时使用。 七、缝合针与手术用线 (一)缝合针 缝合针(needle)简称缝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它由针尖、针体和针尾三部分组成。针尖形状有圆头、 三角头及铲头三种(图3-24);针体的形状有近圆形、三角形及铲形三种,一般针体前半部分为三角形或圆形,后半部 分为扁形,以便于持针钳牢固夹紧;针尾的针眼是供引线所用的孔,分普通孔和弹机孔。目前有许多医院采用针线一 体的无损伤缝针,其针尾嵌有与针体粗细相似的线,这种针线对组织所造成的损伤较小,并可防止在缝合时缝线脱针。 临床上根据针尖与针尾两点间有无弧度,将缝针分为直针、半弯针和弯针;按针尖横断而的形状分为角针和圆针。 图 3-24 缝合针 直计:适合于宽敞或浅部操作时的缝合,如皮肤及胃肠道粘膜的缝合,有时也用于肝脏的缝合。 弯针:临床应用最广,适于狭小或深部组织的缝合。根据弧弯度不同分为1/2、、1/4、3/8、5/8弧度等。几乎所 有组织和器官均可选用不同大小、弧度的弯针作缝合
无损伤缝针:主要用于小血管、神经外膜等纤细组织的吻合 三角针:针尖前面呈三角形(三菱胗),能穿透较坚硬的组织,用于缝合皮肤、韧带、软骨和瘢痕等组织,但不宜 用于颜面部皮肤缝合。 圆针:针尖及针体的截面均为圆形,用于缝合ˉ般软组织,如胃肠壁、血管、筋膜、腹膜和神经等 临床上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缝针,原则上应选用针径较细损伤较小者 (二)手术用线 手术用线( suture)用于缝合组织和结扎血管。手术所用的线应具有下列条件:有一定的张力,易打结、组织反应 小,无毒,不致敏,无致癌性,易灭菌和保存。手术用线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吸收线两大类。 1.可吸收缝线( absorbable suture)主要有肠线( cat gut)及合成纤维线。 (1)肠线:由绵羊的小肠粘膜下层制成。因属于异种蛋白,在人体内可引起较明显的组级反应,因此使用过多、过 粗的肠线时,创口炎性反应较重。肠线有普通和略铬制两种。普通勝线在体内约经一周左右开始吸收,多用于结扎及缝 合皮肤。铬制肠线约于2-3周后开始吸收,用于缝合深部组织。各种组织对肠线的吸收速度不同,腹膜吸收最快,肌 肉次之,皮下组织最慢。肠线的粗细通过编号来表示,正号数越大的线越粗,“0”数越多的线越细。一般多用4/0-2 号肠线,直径0.020.6m,相邻的编号之间直径多相差0.08m。肠线可用以缝合不适宜有异物长期存留的组织,以 免形成硬结、结石等;也用于感染的深部创口的缝合。临床上肠线主要用于内脏如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粘 膜层缝合,一般用1/04/0的铬制肠线。较粗的(0-2号)铬制肠线常用于缝合深部组织或感染的腹膜。在感染的创口 中使用肠线,可减小由于其他不吸收缝线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窦道。 使用肠线时应注意:①肠线质地较硬,使用前应用盐水浸泡,待变软后再用,但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浸泡时间过长, 以免肠线肿胀易折,影响质量。②不能用持针钳或血管钳钳夹肠线,也不可将肠线扭折,以免撕裂易断。③肠线般 较硬、较粗、较滑,结扎时需要三重结。剪线时留的线头应长一些,否则线结易松脱。一般多用连续缝合,以免线结 太多,致术后异物反应较严重。④胰腺手术时,不用膨线绱扎或缝合,因肠线可被胰腺消化吸收,从而引起继发出血 或吻合口破裂。⑥尽量选用细肠线。⑥肠线价格比丝线价格贵 (2)合成纤维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合成纤维线应用于临床。它们均为高分子化合物,其优点有: 组织反应轻,抗张力较强,吸收时间长,有抗菌作用。这类线因富有弹性,打结时要求以四重或更多重的打结法作结 常用的有DXON(PGA聚羟基乙酸),外观呈绿白相间,多股紧密编织而成的针线体线;粗细从6/0到2号,抗张力 强度高,不易拉断;柔软平顺,易打结,操作手感好:水解后产生的羟基乙酸有抑菌作用,6-90天完全吸收,3/0 线适合于胃肠、泌尿科、眼科及妇产科手术等:1号线适合于缝合腹膜、腱鞘等。 acrylpolyglactin90、聚乳酸 羟基乙酸有保扩嶶乔和快薇乔两种,保护薇乔特点是邇过水解可在56-70天内完全吸收,质植入很少,缝线周围 组织反应极小,无异物残留:体内张力强度高,可支持伤口28~35天;操作和打结方便;涂层纤维消除了缝线的粗糙 边缘,对组织的拖带和损伤很小。快薇乔是吸收最快的人工合成縫线。其特点是术后第14天时张力强度迅速消失,初 始强度与丝线和肠线相仿,组织反应极小,合二为一的圆体角针对肌肉和粘膜损伤较小,特别适合于浅表皮肤和粘膜 的缝合。此外,还有 Maxon(聚甘醇碳酸)、PS( polydioxanone、聚二氧杂环己酮)和ⅣA橐聚乙酸维尼纶)等缝线也各有 其优点。 2.不吸收缝线( non-absorbable suture)有桑蚕丝线、棉线戋、不锈钢丝、尼龙线、钽丝、银丝、亚麻线等数十 种。根据缝线张力强度及粗细的不同亦分为不同型号。正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张力强度越大。“0”数越多的线越 细,最细显微外科无损伤缝线编号为12个“0"。以3/0、0、4和7号较常用。 (1)丝线和棉线:为天然纤维纺成,表面常涂有蜡或树脂。丝线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用线,其优点是组织反 应小,质软,易打结而不易滑脱,抗张力较强,能耐高温灭菌,价格低。缺点是为织内永久性异物,伤口感染后易 形成窦道:朧道、泌尿缝合可致銛石形成。檥线的用处穅张力不及丝线,组织反应轸轻,张力保持较久, 用法与丝线相同。根据需要选用。0-3/0为细丝线,适用于一般的结扎与缝合:5/0-7/0为最细丝线,用于血管神经 的缝合;1~4号常称中号丝线,多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腹膜、筋膜等的缝合;4号以上为粗丝线,常用于结扎大血 管,减张缝合等 2)金属线:为合金制成,有不锈钢丝和钽丝,具备灭菌简易、刺激较小、抗张力大等优点,但不易打结。常用于 缝合骨、肌腱、筋膜,减张缝合或口腔内牙齿固定等 (3)不吸收合成纤维线:如尼龙、锦纶、涤纶、普罗伦φ prolene)等,优点是光滑、不吸收、组织反应小、抗拉力 强,可制成很细的丝,多用于微小血管缝合及整形手术。用于微小血管缝合时,常制成无损伤缝合针线。其缺点是质 地稍硬,线结易于松脱,结扎过紧时易在线结处折断,因此不适于有张力的深部组织的缝合 3.特殊缝合材料目前临床上己应用多种切口钉合和粘合林料来代替缝针和繽线完成部分缝合。主要有外科拉链 医用粘合剂、外科缝合器等。其优点有:使用方便、快捷,伤口愈合后瘢痕很小。但缝合仍是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 (1)外科拉链:结构是由两条涂有低变应原粘胶的多层微孔泡沫支撑带组成,中间是一条拉链,其两边的串带缝合
无损伤缝针:主要用于小血管、神经外膜等纤细组织的吻合。 三角针:针尖前面呈三角形(三菱形),能穿透较坚硬的组织,用于缝合皮肤、韧带、软骨和瘢痕等组织,但不宜 用于颜面部皮肤缝合。 圆针:针尖及针体的截面均为圆形,用于缝合一般软组织,如胃肠壁、血管、筋膜、腹膜和神经等。 临床上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缝针,原则上应选用针径较细损伤较小者。 (二)手术用线 手术用线(suture)用于缝合组织和结扎血管。手术所用的线应具有下列条件:有一定的张力,易打结、组织反应 小,无毒,不致敏,无致癌性,易灭菌和保存。手术用线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吸收线两大类。 1.可吸收缝线(absorbable suture) 主要有肠线(catgut)及合成纤维线。 (1)肠线:由绵羊的小肠粘膜下层制成。因属于异种蛋白,在人体内可引起较明显的组织反应,因此使用过多、过 粗的肠线时,创口炎性反应较重。肠线有普通和铬制两种。普通肠线在体内约经一周左右开始吸收,多用于结扎及缝 合皮肤。铬制肠线约于2—3周后开始吸收,用于缝合深部组织。各种组织对肠线的吸收速度不同,腹膜吸收最快,肌 肉次之,皮下组织最慢。肠线的粗细通过编号来表示,正号数越大的线越粗,“0”数越多的线越细。一般多用 4/0~2 号肠线,直径 0.02~0.6mm,相邻的编号之间直径多相差 0.08mm。肠线可用以缝合不适宜有异物长期存留的组织,以 免形成硬结、结石等;也用于感染的深部创口的缝合。临床上肠线主要用于内脏如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粘 膜层缝合,一般用 1/0~4/0 的铬制肠线。较粗的(0~2 号)铬制肠线常用于缝合深部组织或感染的腹膜。在感染的创口 中使用肠线,可减小由于其他不吸收缝线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窦道。 使用肠线时应注意:①肠线质地较硬,使用前应用盐水浸泡,待变软后再用,但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浸泡时间过长, 以免肠线肿胀易折,影响质量。②不能用持针钳或血管钳钳夹肠线,也不可将肠线扭折,以免撕裂易断。③肠线—般 较硬、较粗、较滑,结扎时需要三重结。剪线时留的线头应长一些,否则线结易松脱。一般多用连续缝合,以免线结 太多,致术后异物反应较严重。④胰腺手术时,不用肠线结扎或缝合,因肠线可被胰腺消化吸收,从而引起继发出血 或吻合口破裂。⑥尽量选用细肠线。⑥肠线价格比丝线价格贵。 (2)合成纤维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合成纤维线应用于临床。它们均为高分子化合物,其优点有: 组织反应轻,抗张力较强,吸收时间长,有抗菌作用。这类线因富有弹性,打结时要求以四重或更多重的打结法作结。 常用的有 DEXON(PGA,聚羟基乙酸),外观呈绿白相间,多股紧密编织而成的针线一体线;粗细从 6/0 到 2号,抗张力 强度高,不易拉断;柔软平顺,易打结,操作手感好;水解后产生的羟基乙酸有抑菌作用,60~90 天完全吸收,3/0 线适合于胃肠、泌尿科、眼科及妇产科手术等;1 号线适合于缝合腹膜、腱鞘等。Vicryl(polyglactin 910、聚乳酸 羟基乙酸)有保护薇乔和快薇乔两种,保护薇乔特点是通过水解可在 56~70 天内完全吸收,材质植入很少,缝线周围 组织反应极小,无异物残留;体内张力强度高,可支持伤口28~35天;操作和打结方便;涂层纤维消除了缝线的粗糙 边缘,对组织的拖带和损伤很小。快薇乔是吸收最快的人工合成缝线。其特点是术后第14天时张力强度迅速消失,初 始强度与丝线和肠线相仿,组织反应极小,合二为一的圆体角针对肌肉和粘膜损伤较小,特别适合于浅表皮肤和粘膜 的缝合。此外,还有Maxon(聚甘醇碳酸)、PDS(polydioxanone、聚二氧杂环己酮)和PVA(聚乙酸维尼纶)等缝线也各有 其优点。 2.不吸收缝线(non-absorbable suture) 有桑蚕丝线、棉线、不锈钢丝、尼龙线、钽丝、银丝、亚麻线等数十 种。根据缝线张力强度及粗细的不同亦分为不同型号。正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张力强度越大。“0”数越多的线越 细,最细显微外科无损伤缝线编号为12个“0”。以3/0、0、4和7号较常用。 (1)丝线和棉线:为天然纤维纺成,表面常涂有蜡或树脂。丝线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用线,其优点是组织反 应小,质软,易打结而不易滑脱,抗张力较强,能耐高温灭菌,价格低。缺点是为组织内永久性异物,伤口感染后易 形成窦道;胆道、泌尿道缝合可致结石形成。棉线的用处和抗张力均不及丝线,但组织反应较轻,抗张力保持较久, 用法与丝线相同。根据需要选用。0~3/0 为细丝线,适用于一般的结扎与缝合;5/0~7/0 为最细丝线,用于血管神经 的缝合;1~4 号常称中号丝线,多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腹膜、筋膜等的缝合;4 号以上为粗丝线,常用于结扎大血 管,减张缝合等。 2)金属线:为合金制成,有不锈钢丝和钽丝,具备灭菌简易、刺激较小、抗张力大等优点,但不易打结。常用于 缝合骨、肌腱、筋膜,减张缝合或口腔内牙齿固定等。 (3)不吸收合成纤维线:如尼龙、锦纶、涤纶、普罗伦(prolene)等,优点是光滑、不吸收、组织反应小、抗拉力 强,可制成很细的丝,多用于微小血管缝合及整形手术。用于微小血管缝合时,常制成无损伤缝合针线。其缺点是质 地稍硬,线结易于松脱,结扎过紧时易在线结处折断,因此不适于有张力的深部组织的缝合。 3.特殊缝合材料 目前临床上已应用多种切口钉合和粘合材料来代替缝针和缝线完成部分缝合。主要有外科拉链、 医用粘合剂、外科缝合器等。其优点有:使用方便、快捷,伤口愈合后瘢痕很小。但缝合仍是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 (1)外科拉链:结构是由两条涂有低变应原粘胶的多层微孔泡沫支撑带组成,中间是一条拉链,其两边的串带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