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2016届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 说明: 1.全春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遗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 隹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宇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H的指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新的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接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 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云橫秦岭家何在,口口口口口口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口口口口,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 15》)(1分) (3)明月别枝惊鹊,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听取蛙声一片。(辛 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分) (4)《陋室铭》中体现作者与人交往特点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2分) (5)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完整。(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复明,满天yinm(),满江愁浪 (2)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wem()起着同一作用 (3)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 moo gu song ran()的单 调没有任何区别。 (4)对此,居格列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人都做过 wu ke zhi yi()的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着我 B.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看我。 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番第1页共8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 2016 届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C.中央对维护农民工这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对殴 打讨薪民工的恶性事件更是高度重视,而一些基层部门对此的态度却是闻 所未闻,漠然置之。 D.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述沉迷 于网络的害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 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在报告书后加上“的 现象”。) B.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 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将“到”删去,“能否很好 地”改为“的”。) C.睡前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删去三个“不可”) D.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 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将“开发”调到“设计”前面。) 5依照下面文句中画线句,另写两个与画线句句式一致,内容一致的句子 构成排比句。(4分) 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如果欣 寨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那难酎的严塞: 、阅读(46分) (一)《湖心亭看雪》(10分)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矣,余莘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凇流,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 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介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痂似相公者!” 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客此()(2)是日更定()(3)湖中人鸟声俱绝(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景写人写事相映成趣,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平淡无奇而又耐 人寻味。 B.大雪三日后晚上“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尽显作者遗世独立 的高洁情怀 C.文章运用了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体细腻 地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言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 “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二)原宪甘贫(9分)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 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 巷,往见原宪。原宪楮冠蔽履,杖藜而应门,子贡 嘻!先生何病? 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 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問而友学以为人教以 为己,仁义之匿,與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选自《庄子·杂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原宪居鲁/不可久居 宪不忍也/动心忍性 C.环堵之室/环而攻之而不胜D.中绀而表素/临表涕零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 11.原宪所说的病”是指什么?本文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 (3分) 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三)细品寂寞(10分) 王晓河 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又要耐得住寂寞.既“不甘”又“耐得” 似乎冰炭不同炉,实则辩证统一,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 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 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燃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迓发,追 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耐得”常务实,“不甘”促飞跃,“不甘”须 “耐得”垫底,“耐得”须“不甘”引领.“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 两者兼备,才能登得上乘境界 ②“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 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位。他不甘寂寞 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他幽默地说:“我的成功 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廿寂寞,时刻瞄 准更高的目标。耐得寂寞使无数才俊梦想成真,不甘寂寞使无数英雄再攀 高峰。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敢不甘寂美 ④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妤高骛远, 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埋头与抬头互辅,受 得冷清,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淳躁,保持 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心中有主,心地轻松,满怀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 朵。反差大,实相通,功夫深,境界高,“耐得”而中气充足,“不甘”而 神采飞扬,是一种上乘内功的修炼 ⑧二月河有一座右铭:“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夫着尾巴做 人”所以,他有无波无浪的“静静地流淌”,也有“我来写”的惊人一呼 成为写帝王的作家第一人。著名作家叶永烈,长期从事“寂寞之道”,先以 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科小 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后来转向从事当代重大 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追寻探访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独家涉及高度敏感题材、人物,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耐得寂寞,非 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四射;不廿寂寞,也不是“拼命赶热闹, 往热闹当中挤进去。从前白相大世界,越是乱哄哄、闹稠稠的地方,好像 越有趣”(刘海粟语)。而是瞄准正道,追求卓越.两者浑然-体,互相砥 砺,方有大成,方成大家 ⑥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 极 之为,有为之为。好些事,存“耐得”,正是因为“不甘”,由于环境、能 力、机遇等的限制,耐得住才有时机和可能,不甘心才有进取和提高,勾 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刘备韬晦蓄锐,天下三分,天下之事,相反相成, “板凳要坐十年冷”,当沉淀积蓄时则沉淀积蓄,“文章不写一句空”,当卓 越爆发时則卓越爆发。入世中有淡定,淡定中有追求,淡定不与世隔绝 不颓唐沮丧,追求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总是充实、修养、打造自己, 总是在搏击、前进, ⑦“腹有诗书气自华”,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 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有志竟成,获得事业的成功和 人生的辉煌 (选自《河北日报》) 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12.不能证明第⑤段中“耐得寂寞,非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 四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香港歌手邓紫棋16岁出道之时。演出机会很少,但她并没有闲着,而 是努力练唱歌,练体能,因为连续三十多个小时忘我训练而大病一场她也 无怨无悔 B.诸葛亮躬耕陇亩,淡泊名利,他甘当一介农夫,在寂寞中收获富足 C.冰心年少时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脑海里尽是书中的人物和 故事,她化寂寞为痴,在喧嚣的尘世扫出一方净土。 D.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书法,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练字,甚至在睡觉时还揣 摩着名家书法。因为手指不停地在衣服上练字,时间一长,连自己的衣襟 都划破了。 13.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着重论证了“不甘”与“耐得”辩证统一的关系—“耐得寂寞 才能有深厚的积累,而深厚的积累正是不甘寂寞,大有作为的基础:而有 了“不甘寂寞”才会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使“耐得寂寞”有真正的 价值。 B.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耐得住寂寞,同时又不甘寂寞,这样我们 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C.②③段运用举例论证,通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名人并举,全面而 典型地论证了本文的论点,更具说服力。 D.本文为分总结构,通过列举魏明伦、袁隆平、二月河、叶永烈等名人的 例子以及名言佐证自己的观点,分析透彻,论证有力 14.谈谈你对“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最 不甘寂寞”这句话的理解。作为一名初三学生,请结合文本及实际谈谈如 何才能“耐得住寂寞”。(4分) (四)素质(17分) ①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旅馆里,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相遇了 城里人是来“乡村游”的,本来他打算回城,却错过了回城的最后 班车,乡下人是打工回家的,本来他想直接回家,也错过了回家的最后 ⑨城里人先到,登记时,他要包下一个房间,可是服务员说,乡村不 比城里,不管你有多少钱,因为床位有限,一个人只能住一个床位,其它 床位还得留给其他人住。这样,后到的乡下人就跟城里人同住一室 ④乡下人进来时,城里人已经洗漱好了,正躺在床上一边悠闲地抽着 边看电视 ③“你好。”乡下人跟城里人打招呼,城里人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算 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