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中考英德市九年级模拟试(一)语文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d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囗囗囗囗(曹操《观沧海》)(1分) 囗囗囗囗囗囗,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1分) 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口囗口囗口,囗口囗口囗口。 (刘禹锡《陋室铭》)(2分) d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达其凌云壮志的名句是口囗囗囗囗囗口 口囗囗囗囗囗囗。”(2分) 6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 囗囗囗囗囗囗,口口囗囗囗囗囗 口囗囗口囗囗口,口口口囗口口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xiao suo 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②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yao wen jido zi(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 ⑤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1如 u kong()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由他是美国 jia yu hu xido )的人物,因为他成功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3.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2)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_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3)酒后驾车导致 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A.完善陶冶不可思议B.完备熏陶骇人听闻 C.完备陶冶不可思议D.完善熏陶骇人听闻 4.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一句是()。(3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晩会。A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B我不禁
2015 广东中考英德市九年级模拟试(一)语文卷 说明:1.全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1 分) ○2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1 分) ○3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刘禹锡《陋室铭》)(2 分) ○4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达其凌云壮志的名句是“ , 。”(2 分) ○5 默写杜牧的《赤壁》。(4 分) , 。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xiāo suǒ( )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 (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 ○3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 lòu kōng( )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4 他是美国 jiā yù hù xiǎo( )的人物,因为他成功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3. 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 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 (2)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 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3)酒后驾车导致 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A. 完善 陶冶 不可思议 B. 完备 熏陶 骇人听闻 C. 完备 陶冶 不可思议 D. 完善 熏陶 骇人听闻 4. 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一句是( )。(3 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 13 岁生日晚会。A 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B 我不禁
回忆起了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C他是一个多么好的的同学啊!他为了帮助 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D我在数学上取得了较大的 5.仿照画线报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 当你烦恼时,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 二、阅读(4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 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 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夫子何命焉为( )(2)公输盘不说( (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回忆起了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C 他是一个多么好的的同学啊!他为了帮助 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D 我在数学上取得了较大的 进步。 5. 仿照画线报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 , ;当你烦恼时, , ;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 二、阅读(4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10 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 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 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夫子何命.焉为( ) (2)公输盘不说. ( ) (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 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髙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 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 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 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二)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 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 ⑥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 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9.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未若柳絮因风起若既不出户 B.面墙之士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必有忠信如丘者欲信大义于天下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10.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11.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但为什么强调交友的重要呢?你喜欢交哪类朋友?(3分) (三)(10分) 横向思维与心理枷锁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拿一张白纸,用笔在上面点一个黑点,拿给人们看。接受这个 试验的所有成年人,都毫无例外地回答:“一个黑点。”可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回答却是 多种多样的。“这是一顶小草帽!”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这样说。“不,这是烤糊的面包片!” 另一个声音喊。“不对,这是一只捏扁的臭虫!”第三个声音纠正道。 为什么孩子看到的和成年人不一样呢 而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 深化,人们逐渐变得遵循各种陈规去思考和行动。这样,思维就受到种种牵制和羁绊,思路 变得狭窄起来。 思路狭窄了,创造力必须受到影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 和发现存在于人人都看到的东西的同时,想到从没有想到过的东西之中。“怎么才能想到没 有想到过的东西呢?这需要对大脑有某种“震动”,就好像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想 到万有引力一样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 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 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 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 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二)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 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 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 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 原宪]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9.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既不出户 B.面墙之.士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必有忠信.如丘者 欲信.大义于天下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10.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夫 以 孔 子 之 圣 犹 须 好 学 今 人 可 不 勉 乎 11. 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但为什么强调交友的重要呢?你喜欢交哪类朋友?(3分) (三)(10 分) 横向思维与心理枷锁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拿一张白纸,用笔在上面点一个黑点,拿给人们看。接受这个 试验的所有成年人,都毫无例外地回答:“一个黑点。”可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回答却是 多种多样的。“这是一顶小草帽!”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这样说。“不,这是烤糊的面包片!” 另一个声音喊。“不对,这是一只捏扁的臭虫!”第三个声音纠正道。 为什么孩子看到的和成年人不一样呢? 而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 深化,人们逐渐变得遵循各种陈规去思考和行动。这样,思维就受到种种牵制和羁绊,思路 变得狭窄起来。 思路狭窄了,创造力必须受到影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 和发现存在于人人都看到的东西的同时,想到从没有想到过的东西之中。“怎么才能想到没 有想到过的东西呢?这需要对大脑有某种“震动”,就好像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想 到万有引力一样
面对这种“震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萌发创造思维的。还必须碎天锁闭我们心灵的“心 里枷锁”,才有可能产生萌发创造性的反应,提出崭新的观点和主意。什么是限制人们创造 思维的心理枷锁呢? 首先,什么事都要找出正确答案。几乎从入学的头一天开始,每一个总是都有一个对应 的正确答案,这话自然不错。可是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思考的目标是为了得到 一个潜在的惟一的答案,而这个目标往往是书本上的、现成的、前人的经验总结。思维的结 果,还是别人的东西。 事实上,许多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正像法国哲学家爱密勒。査蒂埃说的:“世界 上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只有一个主意了。” 其二,“要合规矩”。有些人想总是不敢越陈规旧习半步,还有些人遇事总是告诚自己 “要实际些,别异想天开。正是这种来自心底的声音,扑灭了许多创造理想之火。” 其三,怕被别人当傻瓜,怕出错,强烈的自尊往往成为束缚创造力的阻力。 其四,“那不是我的专业”,“我没有创造的天赋”’这两种想法同样是心理枷锁。许 多人由于不是自己的专业,停止了自己的创造性,许多人怀疑自己的天赋,不敢有创造的设 想。我们处于改革的时代。改革的大潮正冲击着这些窒息思维的心理枷锁。只有打碎这些禁 锢心灵的枷锁,才能开拓、进取、创造,才能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12.根据上下文,第2段横线上应填写的一句话是()(3分) A、这是因为幼稚的孩子没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锁,思想没有框框,能够自由地驰骋。 B、这是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生活积累少,文化水平低。 C、这是因为成年人生活积累多,文化水平高,能客观地评价人和事。 D、这是因为幼稚的孩子没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锁,可以随意乱说,不受条件框框的限制而 说出错误的结果。 13.下面对短文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画线的“这样”是指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遵循各种陈规去思考和行动。 B、文中画线的“这两种想法”是指“那不是我的专业”和“我没有创造的天赋”。 C、作者在文中重点阐述了只有打碎这些禁锢心灵的枷锁,才能开拓、进取、创造,才能充 分的发挥我们的创造力的观点 D、作者在分析限制人们创造思维的心理枷锁时,列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按由主到次的 顺序排列的。 14.你认为如何才能打碎这些禁铜心灵的枷锁,培养我们的创造力?(4分) (四)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 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 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 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 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 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
面对这种“震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萌发创造思维的。还必须碎天锁闭我们心灵的“心 里枷锁”,才有可能产生萌发创造性的反应,提出崭新的观点和主意。什么是限制人们创造 思维的心理枷锁呢? 首先,什么事都要找出正确答案。几乎从入学的头一天开始,每一个总是都有一个对应 的正确答案,这话自然不错。可是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思考的目标是为了得到 一个潜在的惟一的答案,而这个目标往往是书本上的、现成的、前人的经验总结。思维的结 果,还是别人的东西。 事实上,许多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正像法国哲学家爱密勒。查蒂埃说的:“世界 上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只有一个主意了。” 其二,“要合规矩”。有些人想总是不敢越陈规旧习半步,还有些人遇事总是告诫自己: “要实际些,别异想天开。正是这种来自心底的声音,扑灭了许多创造理想之火。” 其三,怕被别人当傻瓜,怕出错,强烈的自尊往往成为束缚创造力的阻力。 其四,“那不是我的专业”,“我没有创造的天赋”,这两种想法同样是心理枷锁。许 多人由于不是自己的专业,停止了自己的创造性,许多人怀疑自己的天赋,不敢有创造的设 想。我们处于改革的时代。改革的大潮正冲击着这些窒息思维的心理枷锁。只有打碎这些禁 锢心灵的枷锁,才能开拓、进取、创造,才能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12.根据上下文,第 2 段横线上应填写的一句话是( )(3 分) A、这是因为幼稚的孩子没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锁,思想没有框框,能够自由地驰骋。 B、这是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生活积累少,文化水平低。 C、这是因为成年人生活积累多,文化水平高,能客观地评价人和事。 D、这是因为幼稚的孩子没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锁,可以随意乱说,不受条件框框的限制而 说出错误的结果。 13.下面对短文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画线的“这样”是指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遵循各种陈规去思考和行动。 B、文中画线的“这两种想法”是指“那不是我的专业”和“我没有创造的天赋”。 C、作者在文中重点阐述了只有打碎这些禁锢心灵的枷锁,才能开拓、进取、创造,才能充 分的发挥我们的创造力的观点。 D、作者在分析限制人们创造思维的心理枷锁时,列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按由主到次的 顺序排列的。 14.你认为如何才能打碎这些禁铜心灵的枷锁,培养我们的创造力?(4 分) (四)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 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 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 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 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 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
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 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 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 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 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 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 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 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 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 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 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 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 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 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 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 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 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 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5.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4分) 16.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 义。(4分) 17.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4分) 18.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5分)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作文(50分) 请以“ 为我点亮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附加题】(10分)
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 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 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 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 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 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 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 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 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 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 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 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 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 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 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 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 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 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 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5.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4 分) 16.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 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 义。(4 分) 17.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4 分) 18.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5 分)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三、作文(50 分) 请以“ 为我点亮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 【附加题】(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