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配位数与中心离子配位的配位原子数即齿数 [Ag(NH3)21+ [Cu(NH3)412+ [Cu(en),] CuY2 2 6 配位数与中心离子(原子)的电荷、半径有关。电荷增加, 配位数增加;半径增加,配位数减小。但半径太大配位数 反而减小,因为引力减小
3、配位数与中心离子配位的配位原子数即齿数 [Ag(NH3 )2 ]+ [Cu(NH3 )4 ] 2+ [Cu(en)2 ] CuY2- 2 4 4 6 配位数与中心离子(原子)的电荷、半径有关。电荷增加, 配位数增加;半径增加,配位数减小。但半径太大配位数 反而减小,因为引力减小
4、离子电荷 等于中心离子(原子)和配位体总电荷数之和。 如:[Ag(NH3)2]、[Cu(NH3)4]2+ Fe(CN)6]3-、Ni(CO)4、[Co(NH3)3C3] 配离子电荷分别为+1、+2、+3、0、0
4、离子电荷 等于中心离子(原子)和配位体总电荷数之和。 如:[Ag(NH3 )2 ]+ 、 [Cu(NH3 )4 ] 2+ 、 Fe(CN)6 ] 3- 、Ni(CO)4 、[Co(NH3 )3Cl3 ] 配离子电荷 分别为 +1、+2、+3 、0 、0
1-3配合物的命名 顺从无机物某化某、某酸某 内界一外界 原则 内界命名顺序 (1)、(2)、(3)、(4 (5 (6) 般符合无机物的命名原则:先阴后阳,先减后 繁:某化某、某酸某。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1-3 配合物的命名 原则 一般符合无机物的命名原则:先阴后阳,先减后 繁:某化某、某酸某。 ()、( )、( )、( )、( )、( ) 内界命名顺序 内界—外界 顺从无机物某化某、某酸某 1 2 3 4 5 6
如:ICu(NH34SO4硫酸四氨合铜(Ⅲ k3 Fe(cn) 六氰合铁(I酸钾 ICO(NH(H,O)I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 IPt(NH3(NO2(NH3) 氨基一硝基二氨合铂(Ⅱ)
如: [Cu(NH3 ) 4 ]SO4 硫酸四氨合铜(Ⅲ) k3 [Fe(CN)6 ] 六氰合铁(Ⅲ)酸钾 [Co(NH5 )(H2O)]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Ⅲ) [Pt(NH3 )(NO2 )(NH3 )] 一氨基一硝基二氨合铂(Ⅱ)
[CO(NH3)5(NO,)]So2 硫酸亚硝酸五氨合钴(Ⅲ) [Co(en)2(NO2)CI]SCN 硫氰酸化一氯一硝基二乙二胺合钴(Ⅲ) IPt(NO2)(NH3)(NH2O))(yICI 氨基一硝基一氨一羟氨一吡啶合铂(工
[Co(NH3 )5 (NO2 )]SO4 硫酸亚硝酸五氨合钴(Ⅲ) [Co(en)2 (NO2 )Cl]SCN 硫氰酸化一氯一硝基二乙 二胺合钴(Ⅲ) [Pt(NO2)(NH3)(NH2OH)(Py)]Cl 一氨基 一硝基一氨一羟氨一吡啶合铂(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