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大自然的语言
倾听大自然的语言
(其一)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 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大意 到了五月,天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 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 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 夜晩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 像博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 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大意 到了五月,天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 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 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 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 像博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赏析】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 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如以五月天 愿晓笛五 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 腰随天塞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其中的 下金折山下“晓”和“宵”,画龙点暗地把战士 剑鼓柳雪本曲褒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 直宵春无日首 六勇杀敌的可贵精神 为眠色花 全盘托出。令人 斩抱未只其然起敬。用了一个典故,汉武帝时, 楼玉曾有 楼兰王贪图财物。屡次杀害西汉往来 鞍看寒的使者,傅乎介受光纪充 瑒军舟判群旁胆忠心
塞 下 曲 六 首 ( 其 一 ) 李 白 五 月 天 山 雪 , 无 花 只 有 寒 。 笛 中 闻 折 柳 , 春 色 未 曾 看 。 晓 战 随 金 鼓 , 宵 眠 抱 玉 鞍 。 愿 将 腰 下 剑 , 直 为 斩 楼 兰 。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 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如以五月天 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 来 ,其中的 “晓”和“宵”,画龙点睛地把战士 们 全盘托出,令人肃 然起敬。用了一个典故,汉武帝时, 楼兰王贪图财物,屡次杀害西汉往来 的使者,傅子介受霍光派遣,计斩楼 兰王,为国除害立功。 【赏析】 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 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 勇杀敌的可贵精神 这句充分表 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
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 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 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时逢盛夏,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 白雪皑皑,看不到烂漫的春花。 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 温自然偏低
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 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 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时逢盛夏,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 白雪皑皑,看不到烂漫的春花。 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 “天山”海拔甚高,气 温自然偏低
羌黄 大意】黄河的滚滚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 笛河 白云深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 何远 孤寂的城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折 须上 杨柳》呢,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 杨凉风从来吹不到这儿。 怨白 州 柳向【赏析】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 春 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 风片王 不撤之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 城涣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 万对戍边将士的同情 门仞 吴山
凉 州 词 王 之 涣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赏析】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 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 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 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 【大意】黄河的滚滚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 白云深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 孤寂的城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折 杨柳》呢,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 风从来吹不到这儿。 对戍边将士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