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目镜的放大本领一般不超过20x,在某些应用上仍嫌太小,欲进 一步提高放大本领,就要用组合的光具组构成放大镜,这种放大镜 称为显微镜。最简单的显微镜是由两组透镜构在的,一组为焦距很 短的物镜,另一组是目镜,通常用惠更斯目镜。 一、显微镜的光路图 为简单起见,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以单独的一块会聚薄透镜来 表示。 P"Q"在明视距离处
第四节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目镜的放大本领一般不超过20x,在某些应用上仍嫌太小,欲进 一步提高放大本领,就要用组合的光具组构成放大镜,这种放大镜 称为显微镜。最简单的显微镜是由两组透镜构在的,一组为焦距很 短的物镜,另一组是目镜,通常用惠更斯目镜。 一、显微镜的光路图 为简单起见,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以单独的一块会聚薄透镜来 表示。 在明视距离处
F F2 0 A 3 2 (-H 物镜 目镜 U 0 图4.6
图4.6
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先计算物镜的横向放大率S≈1 则:B=卫=≈ y'≈-y 欲使物镜所成的象尽量的大,物镜的焦距'必须很短。其次考虑目镜的放本 领。目镜当作放大镜,将PQ放大,P“Q在明视距离处,根据前一节讲的内容 M== uf分 ∫也必须很短。要使最后的象尽量地大P'Q的位置应尽量地靠近目镜物方焦 平面F。这样直线Q'O可看作2'O近似地互相平行。 则:视角u”≈u' -2≈ u"=
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先计算物镜的横向放大率 则: 欲使物镜所成的象尽量的大,物镜的焦距 必须很短。其次考虑目镜的放本 领。目镜当作放大镜,将 放大, 在明视距离处,根据前一节讲的内容 也必须很短。要使最后的象尽量地大, 的位置应尽量地靠近目镜物方焦 平面F2。这样直线 可看作与 近似地互相平行。 则:视角
这就是显微镜所成象的视角。若不用显微镜而直接看置于明视距离处的这个物 体,则视角为 u≈ 25 25s 于是显微镜的放大本领为M= ff列 因为和都很短,s'可近似地当作光学间隔△,亦可近似地当作物镜与目镜 之间的距离,即镜筒之长1,于是: f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亦可用下述方法导出,物镜和目镜组成的复合光具组的焦距 为f= △ 把整个是微镜当作一个简单的大镜,应用1= 即得放大本领 25 -25△ M= 行(会 与上面结果几乎完全一致。理论是自洽的
这就是显微镜所成象的视角。若不用显微镜而直接看置于明视距离处的这个物 体,则视角为 于是显微镜的放大本领为 因为f 1和f 2都很短, 可近似地当作光学间隔 ,亦可近似地当作物镜与目镜 之间的距离,即镜筒之长l,于是: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亦可用下述方法导出,物镜和目镜组成的复合光具组的焦距 为 把整个显微镜当作一个简单的放大镜,应用 ,即得放大本领 与上面结果几乎完全一致。理论是自洽的
第五节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望远镜是帮助人眼对远处物体进行观察的光学仪器。观察者是以对望远镜象空 间的观察代替物空间的观察。而所观察的象,实际上并不比原物大,只是相当于 把远处的物体移近,增大视角,以利观察。 望远镜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物镜用反射镜的称反射式望远镜,物镜用透 镜的称折射式望远镜。目镜是会聚透镜的称为开普勒望远镜,目镜是发散透镜的 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一、开普勒望远镜 由两个会聚薄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所构成的天文望远镜,是开普勒于1611 年首先提出的。也称折射望远镜。 F'和F,重合O"位于无限远处(望远镜的结构通常是这样) 眼睛在O处看这象的视角为 -u"=LP"OQ” -'=1P0,Q'sP'Q-y -f2f2
第五节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望远镜是帮助人眼对远处物体进行观察的光学仪器。观察者是以对望远镜象空 间的观察代替物空间的观察。而所观察的象,实际上并不比原物大,只是相当于 把远处的物体移近,增大视角,以利观察。 望远镜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物镜用反射镜的称反射式望远镜,物镜用透 镜的称折射式望远镜。目镜是会聚透镜的称为开普勒望远镜,目镜是发散透镜的 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一、开普勒望远镜 由两个会聚薄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所构成的天文望远镜,是开普勒于1611 年首先提出的。也称折射望远镜。 和 重合 位于无限远处(望远镜的结构通常是这样) 眼睛在O处看这象的视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