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田来说,土壤氮素的来源不止以上两 种途径,包括: (1)固氮作用;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 (2)降水; (3)灌水; (4)施肥;①有机肥;②无机化肥;它们是土壤 氮肥的主要来源
对于农田来说,土壤氮素的来源不止以上两 种途径,包括: (1)固氮作用;自生固氮 、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 (2)降水; (3)灌水; (4)施肥;① 有机肥;② 无机化肥;它们是土壤 氮肥的主要来源
影响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 1.植被与气候 般: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豆科>非豆科 木本植物:阔叶林>针叶林 般而言: Δ温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快,OM含量低,N少 Δ湿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慢,OM积累的多,N多
1.植被与气候 一般: 草本植物 >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豆科> 非豆科 木本植物:阔叶林>针叶林 一 影响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 一般而言: 温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快,OM含量低,N少; 湿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慢,OM积累的多,N多
2,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氮素和土壤有机质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氮素的含 量大致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5%左右 3.质地 质地砂性土壤性土粘性土 N9低 高 4.地形及地势
3.质地 质地 砂性土 壤性土 粘性土 N% 低 高 4.地形及地势 2.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氮素和土壤有机质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氮素的含 量大致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5%左右
二土壤氮素的存在形态 1.有机成氮占全氮的绝大部分,92~98%。有机氮的矿化 率只有3~6%。 1)可溶性有机氮<5%,主要为:游离氨基酸、胺盐 (速效氮)及酰胺类化合物 (2)水解性有机氮50~70%,用酸碱或酶处理而得。包 括:蛋白质及肽类、核蛋白类、氨基糖类 3)非水解性有机氮30~50%,主要可能是杂环态氮、 缩胺类
1.有机成氮占全氮的绝大部分,92~98%。有机氮的矿化 率只有3~6%。 (1)可溶性有机氮 < 5%,主要为: 游离氨基酸、胺盐 (速 效 氮)及酰胺类化合物 (2)水解性有机氮50~70%,用酸碱或酶处理而得。包 括:蛋白质及肽类、核蛋白类、氨基糖类 (3)非水解性有机氮30~50%,主要可能是杂环态氮、 缩胺类 二 土壤氮素的存在形态
2.无机态氮 土壤无机氮占全氮1~2%(1~50ppm)。最多不超过 5~8%; (1)铵态氮(NH4在土壤里有三种存在方式:游离态、 交换态、固定态。 (2)硝态氮(NO3N)在土壤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3)亚硝态氮(NO2N)主要在嫌气性条件下才有可 能存在,而且数量也极少。在土壤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3.游离态氮(N2)
2.无机态氮 土壤无机氮占全氮 1~2%(1~50ppm)。最多不超过 5~8%; (1)铵态氮(NH4 ) 在土壤里有三种存在方式:游离态、 交换态、固定态。 (2)硝态氮(NO3 -N)在土壤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3)亚硝态氮(NO2 -N)主要在嫌气性条件下才有可 能存在,而且数量也极少。在土壤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3.游离态氮(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