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七壤酸碱性和氧任还原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酸性土壤上的茶园
1.土壤酸、碱性的形成(重点) 2.土壤酸度的指标(重点) 主要内容(重点):工3.土壤缓冲性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土壤活性酸。潜在酸 教学目标与要求:的概念与关系,土壤酸碱度的指标,以及土壤 酸碱性的调节方法;掌握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熟悉土壤中主要缓冲体系及旱、水田的助h值。 教学方式与手段:幻灯,动画演示;举例分析:酸度、缓冲性实 验 课时安排与进度 课时数:4
主要内容 (重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方式与手段: 课时安排与进度: 1.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重点) 2.土壤酸度的指标 (重点) 3.土壤缓冲性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土壤活性酸。潜在酸 的概念与关系,土壤酸碱度的指标,以及土壤 酸碱性的调节方法;掌握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熟悉土壤中主要缓冲体系及旱、水田的Eh值。 幻灯,动画演示;举例分析;酸度、缓冲性实 验; 课时数:4
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土壤酸碱性反应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大多数在 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 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 33°,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 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 碱性南北差异很大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土壤酸碱性反应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 大 多 数 在 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 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 33),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 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 碱性南北差异很大
PH值和酸碱性范围 酸性 0.1M HCI 0, 03M citric acid 0.1M acetic acid Pickles, sour Carbonic acid (saturated) 啤酒 6 003M硼酸 牛奶 中性7纯净水 血液 o 1M NaHCO3 0. 03M borax Milk of magnesia 0. 05M NaCO 0. 03M Naa PO4 Limewater [Ca(OH)2] 0.1M KOH 值 碱性
中国土壤酸碱度分布图 多2 H 盐基饱和度 盐新饱和度 20 6.5-7,5 8C-10c 20-60 7,5-8.5 1。 -7 00 图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