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而乐亦无穷也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 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 8、D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略)11、忧醉与乐12、先天…后天 2004海南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9-9题。(20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性嗜酒(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饮少辄醉()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21.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分)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
- 6 -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而乐亦无穷也 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 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 答: 。 二、 8、D 9、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0、(略) 11、忧 醉与乐 12、先天……后天…… 2004 海南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9-9 题。(20 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4 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性嗜.酒( )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4)饮少辄.醉( ) 2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21.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 分)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1)“五柳先生”饮酒 (2)“醉翁”饮酒 9.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 该文的作者是 :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 该文的作者是 。(4分) (三)19.(1)处所、地方(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4)就20..(1)忘 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或:滁州城 四周都是山)2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2005年中考《醉翁亭记》汇编 2005安徽省 [三](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前人之述备矣。(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4分) [甲]: [乙]: 17.[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 [三](15分) 14.(3分)(1)日光(2)景象(3)季节(每小题1分) 15.(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 题2分) 16.(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17.(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 7 - 22.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 分) (1)“五柳先生”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_______, 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 ________。(4 分) (三)19. (1)处所、地方 (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就 20. .(1)忘 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 四周都是山)2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2005 年中考《醉翁亭记》汇编 2005 安徽省 [三] (15 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 分) [甲]: [乙]: 17.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 分) [三](15分) 14.(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15.(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 题2分) 16.(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17.(4 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15分) 2005玉溪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结实加点的词。(2分) 蜀之鄙有二僧 贫者语于富者曰 树林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 12.下列句中的“而”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舍身而取义B.面山而居C.登轼而望之D.人不知而不愠 13.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4.回答问题。 ①(甲)段中画线的“子何恃而往”这句话,表现出富者对贫者将去南海一事持怎样的态度? 对这种态度,你有何看法? ②你怎样评价(乙)段中“太守”的“醉”与“乐”?(2分) 11.边境告诉(对……说)遮蔽(遮盖)离开(离去) 12.D 13.翻译略 14.①持嘲讽、讥笑态度。富和尚强调客观条件。害怕困难,还嘲笑贫和尚的态度,是 不可取的(学生能联系实际,谈“我们要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这样才能有所作为”也 可。(第二问的答案,言之成理既可。 ②表现了作者不因被贬而苦闷,寄情于山水的旷达胸襟(或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或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若只回答出对“醉”、“乐”的理解, 而无评价,给1分) 2005北京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1-14题
- 8 -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 2 分) (15 分) 2005 玉溪 四、文言文阅读。(10 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结实加点的词。(2 分) 蜀之鄙有二僧. 贫者语于富者曰. 树林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 12.下列句中的“而”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舍身而取义 B.面山而居 C.登轼而望之 D.人不知而不愠 13.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4.回答问题。 ①(甲)段中画线的“子何恃而往”这句话,表现出富者对贫者将去南海一事持怎样的态度? 对这种态度,你有何看法? ②你怎样评价(乙)段中“太守”的“醉”与“乐”?(2 分) 11.边境 告诉(对……说) 遮蔽(遮盖) 离开(离去) 12. D 13.翻译略 14.①持嘲讽、讥笑态度。富和尚强调客观条件。害怕困难,还嘲笑贫和尚的态度,是 不可取的(学生能联系实际,谈“我们要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这样才能有所作为”也 可。(第二问的答案,言之成理既可。 ②表现了作者不因被贬而苦闷,寄情于山水的旷达胸襟(或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或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若只回答出对“醉”、“乐”的理解, 而无评价,给 1 分) 2005 北京 三. 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 11—14 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回复短信 D.回环往复 1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 (2)辄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 14.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答 共2分) 12.答案:(1)茂盛的样子 (2)就 (共2分。每小题1分) 13.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 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共2分。每小题1分) 14.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共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2005泰州 )(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 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 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 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①掇:(duo)拾取,采取。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 9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1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 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答案:D (共 2 分) 12. 答案:(1)茂盛的样子 (2)就 (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13. 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 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1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共 4 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 2 分) 2005 泰州 (一)(10 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 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 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 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遂书以名其亭焉(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 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一)(10分) 14.(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5.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本题1分) 16.(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 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7.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2005河南 读下文,完成·17-20题。(共8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容从也。树林阴嬉鸿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港而乐,而不知大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理能迷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从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9·文中用一 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 (2分) 20·"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 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2分) 17·(1)跟随(或:跟从随从)(1分) (2)离开(1分)(共2分) 18·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同其 乐"述以文"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9·禽鸟之乐(1分)太守之乐(1分)(共2分) 20·(观点1分,理由1分。共2分) 2005潍坊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4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0
- 10 -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 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 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 分) (一)(10 分) 14.(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本题 2 分。每小题 1 分) 15.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 间(本题 1 分) 16.(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 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本题 4 分。每小题 2 分,译错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17.与民共乐(本题 2 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 1 分) 2005 河南 读下文,完成·17-20 题。(共 8 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容从也。树林阴嬉鸿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港而乐,而不知大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理能迷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9·文中用—————— 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 ————— (2 分) 20·"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 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2 分) 17·(1)跟随(或:跟从随从)(1分) (2)离开(1分)(共2分) 18·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同其 乐"述以文"l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9·禽鸟之乐(1 分)太守之乐(1 分)(共 2 分) 20·(观点 1 分,理由 l 分。共 2 分) 2005 潍坊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1 题。(14 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