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青年教师思想活跃、熟悉网络的特长,能够满足课程建设、教材编著、教学课件开 发、教学方法革新、生产实习与工程实践、多媒体制作等教学环节的需求。此外还外聘3 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科生卓越工程师讲座、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 课程团队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在教学师资队伍中有8名教师分别毕业于西北工业 大学、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学校,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博士1 名,长安大学毕业博士1名,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1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后 出站1人 课程团队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十分合理,主要成员均获得获博士 学位,年龄在30~50岁之间,年富力强。教学队伍中有教授3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 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4人;获博士学位者8人,在读博士生1人,获硕士 学位者10人,博士后出站2人;教学队伍结构合理,课程的师生比在1:10左右。课程教 学团队重视梯队建设,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积极推进青年教师盯课、盯课题、盯项目与 社会实践实训,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已形成一支学术造诣较高,结构合理,年富力 强,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课程团队目前正承担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教师教学态度认 真,注意教学法的研究,近5年在各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各类教 材著作30余部,教学团队成员累计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科技 成果奖20余项,先进个人各类荣誉称号50余人次,成绩斐然
富、青年教师思想活跃、熟悉网络的特长,能够满足课程建设、教材编著、教学课件开 发、教学方法革新、生产实习与工程实践、多媒体制作等教学环节的需求。此外还外聘 3 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科生卓越工程师讲座、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 课程团队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在教学师资队伍中有 8 名教师分别毕业于西北工业 大学、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学校,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博士 1 名,长安大学毕业博士 1 名,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 1 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后 出站 1 人。 课程团队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十分合理,主要成员均获得获博士 学位,年龄在 30~50 岁之间,年富力强。教学队伍中有教授 3 人,教授级高工 1 人,副 教授 4 人,高级工程师 2 人,讲师 4 人;获博士学位者 8 人,在读博士生 1 人,获硕士 学位者 10 人,博士后出站 2 人;教学队伍结构合理,课程的师生比在 1:10 左右。课程教 学团队重视梯队建设,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积极推进青年教师盯课、盯课题、盯项目与 社会实践实训,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已形成一支学术造诣较高,结构合理,年富力 强,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课程团队目前正承担 18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教师教学态度认 真,注意教学法的研究,近 5 年在各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00 余篇,出版了各类教 材著作 30 余部,教学团队成员累计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 30 余项,科技 成果奖 20 余项,先进个人各类荣誉称号 50 余人次,成绩斐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近五年来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团队现已将《土木工程施工》等全部五门本科生课程成功申报为省级、校级精 品课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又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 知识集合,涉及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参观实习、生产实践、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完整的知识体系。《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 课程的建设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初步具有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 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并重,设计与施工 管理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2)教学环节的配套改革 课程团队将课堂上讲解深庋不够的内容和学生理解不足的内容,制作成系列多媒体 课件,编写和录制成电教教材或专题录像,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学团队所有 五门本科生课程均制作了全套多媒体课件,并制作了《建筑施工技术》电教教材,由清 华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在讲课过程中増加了国家新版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教学设计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施工定额,国家标准图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 改革 与研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和《建设 究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等的有关内容 (3)注重教材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团队重视教材的建设,较有影响的教材有:谢行皓教授著,研究生教材《建筑 工程系统仿真》(科学出版社);冯广渊老师的本科生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在台湾出版 合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李慧民教授编,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继续教育教材《土木 工程施工技术》(中国计划出版社)和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建设工程 技术与计量》(中国计划出版社);王士川教授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 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土木工程施工》(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课程团队中青年教师较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贯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线。教师队 伍建设主要体现在:坚持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青年教师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助课 老教授听评青年教师上课,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给予指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 教学法活动。为适应专业调整和增强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积极引进211院校博士,预留品学兼优的本校博士 (4)完善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 近年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师资配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课程团队为保证学 生的学习质量,生产实习由原来教师带学生到工地集中实习的单一方式过渡到教师引导 开展集中实习和学生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实习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
教学 改革 与研 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近五年来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团队现已将《土木工程施工》等全部五门本科生课程成功申报为省级、校级精 品课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又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 知识集合,涉及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参观实习、生产实践、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完整的知识体系。《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 课程的建设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初步具有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 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并重,设计与施工、 管理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2)教学环节的配套改革 课程团队将课堂上讲解深度不够的内容和学生理解不足的内容,制作成系列多媒体 课件,编写和录制成电教教材或专题录像,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学团队所有 五门本科生课程均制作了全套多媒体课件,并制作了《建筑施工技术》电教教材,由清 华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在讲课过程中增加了国家新版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设计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施工定额,国家标准图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 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和《建设 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等的有关内容 。 (3)注重教材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团队重视教材的建设,较有影响的教材有:谢行皓教授著,研究生教材《建筑 工程系统仿真》(科学出版社);冯广渊老师的本科生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在台湾出版 (台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李慧民教授编,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继续教育教材《土木 工程施工技术》(中国计划出版社)和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建设工程 技术与计量》(中国计划出版社);王士川教授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 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土木工程施工》(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课程团队中青年教师较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贯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线。教师队 伍建设主要体现在:坚持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青年教师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助课, 老教授听评青年教师上课,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给予指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 教学法活动。为适应专业调整和增强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积极引进 211 院校博士,预留品学兼优的本校博士。 (4)完善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 近年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师资配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课程团队为保证学 生的学习质量,生产实习由原来教师带学生到工地集中实习的单一方式过渡到教师引导 开展集中实习和学生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实习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