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1、不准用两种颜色的笔答卷,不准使用涂改液和魔笔。 2、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相信自己。 、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防(dT)绮(qT)丽 竹篙(go)蟠龙(p6n B、伎俩(ling)奔丧(sang) 殷红(yTn)镂空(ou C、连翘(qi6o)煞风景(sha)拂晓(fu峨冠(gun) D、两栖(T) 幽咽(ye) 沆砀(dang)荒秽(hu)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 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 遍 G、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亭,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 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B、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 灵美。 G、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 多、惑冒等诱发的。 D、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 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 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 1、不准用两种颜色的笔答卷,不准使用涂改液和魔笔。 2、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相信自己。 一、积累运用(2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提.防(dī) 绮.(qǐ)丽 竹篙.(gǎo) 蟠.龙(pán) B、伎俩.(liǎng) 奔丧.(sāng) 殷.红(yīn) 镂.空(lòu) C、连翘.(qiáo) 煞风景(shā ) 拂.晓(fú) 峨冠.(guān) D、两栖.(xī) 幽咽.(yè ) 沆砀.(dàng) 荒秽.(huì)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 ... 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 ....地将这道题做了一 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 ....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 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B、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 灵美。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 多、感冒等诱发的。 D、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 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 认 为 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 G、⑤④④②④D、⑤④②③① 5、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一朱自清—现代——小说 B、《恐龙无处不在》一阿西莫夫—法国——说明文 C、《蜡烛》一西蒙诺夫——苏联——通讯 D、《三峡》一郦道元——北宋——《水经注》 6、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zang物 丘he xiao声匿迹 7、综合实践活动(7分) 据报道,近日,杭州市一所小学举办运动会,入场式开始不久,孩 子们一个个脸色苍白,到入场式结束时,居然有二十来个孩子快晕倒了。 此事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批评运动会入场式时间过长,更多的人 则对目前孩子的体质太差深表忧虑。以下是网友的评论: 网友甲:如今的家长,大多数宁愿自己含辛茹苦,也“再苦不能苦 孩子”,以至于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百般呵护的环境中。而温室里 长大的孩子连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体能都成问题,又有什么本钱去经历 人生的风浪呢? 网友乙:学校忽视体育是不争的享实。一方面,应试教育让学校把 所谓“主科”当重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另 方面,为防止学生在校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有的学校取消了一些被认 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甚至还有学校推出“校园限速”令。 (1)请根据两位网友的评论,概括学生体质差的原因。(3分) (2)你所在的学校为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就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措施等 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2分) (3)为了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特印 发了《告家长书》,请你在递交《告家长书》时,跟家长说几句话。(2 分)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5、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背影》——朱自清——现代——小说 B、《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法国——说明文 C、《蜡烛》——西蒙诺夫——苏联——通讯 D、《三峡》——郦道元——北宋——《水经注 》 6、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zāng 物 丘 hè xiāo 声匿迹 7、综合实践活动(7 分) 据 报 道,近日,杭州市一所小学举办运动会,入场式开始不久,孩 子们一个个脸色苍白,到入场式结束时,居然有二十来个孩子快晕倒了。 此 事 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批评运动会入场式时间过长,更多的人 则 对 目前孩子的体质太差深表忧虑。以下是网友的评论: 网 友 甲:如今的家长,大多数宁愿自己含辛茹苦,也“再苦不能苦 孩子”,以至于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百般呵护的环境中。而温室里 长 大 的孩子连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体能都成问题,又有什么本钱去经历 人 生 的风浪呢? 网 友乙:学校忽视体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应试教育让学校把 所 谓 “主科”当重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另一 方 面 ,为防止学生在校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有的学校取消了一些被认 为 “ 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甚至还有学校推出“校园限速”令。 (1)请根据两位网友的评论,概括学生体质差的原因。(3 分) (2)你所在的学校为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就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措施等 征 集 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2 分) (3)为了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特印 发 了 《告家长书》,请你在递交《告家长书》时,跟家长说几句话。(2 分 )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8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 (2) 我言秋日胜春朝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 是 (4)登临吴蜀横分地, 《登岳阳楼》 (5)《陋室铭》中,表现作者酃弃官场生活的句子 是 (6)荡胸生曾云,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小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2分) 10、诗的尾联用了哪种修醉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1—15题。(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 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 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 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8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1)《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 是 , 。 (2) ,我言秋日胜春朝。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 是: , 。 (4)登临吴蜀横分地, 。《登岳阳楼》 (5)《陋室铭》中,表现作者鄙弃官场生活的句子 是: , 。 (6)荡胸生曾云, 。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9、10 小题:(4 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2 分) 10、诗的尾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 11——15 题。(15 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 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 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 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 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1、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2、解释加点字(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念无与为乐者 (3)尝秋夜坐钓月矶 (4)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 1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3分 答 1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三、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14分) 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 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蒌和蒲公英开得 兴兴的,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做父亲的心, 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 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 妇。那个不孝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 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 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 了几幢房,膏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 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1、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2、解释加点字(4 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3)尝.秋夜坐钓月矶__________ (4)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 1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3 分) 答: 1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 分) 答: 三、阅读理解(27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6——20 题(14 分) 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 坐落 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 兴兴的,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做父亲的心, 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 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 妇。那个不孝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 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 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 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
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 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 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 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 看到父亲,嘴角稍稍撒了撒,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 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 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 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 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 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 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 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咸容, 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 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 两行泪,缓缓地,丛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儿子,等 你回家。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7、文章第(1)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18、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3)段文字的作用。(4分) 19、文中第(9)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3分)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20、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等你回家”的理解?(2分)
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 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 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 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 看到父亲,嘴角稍稍撇了撇,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 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 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 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 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 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 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 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 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 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 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儿子,等 你回家。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17、 文章第(1)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 分) 18、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3)段文字的作用。(4 分) 19、文中第(9)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3 分)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20、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等你回家”的理解?(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