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记原稿里,她于首三个月使用标准写法来书写日记直至1942 年9月28日,此时开始将纪录以小说形式编写,而小说里那位顽 固的乔普(Joop)亦有着写日记的习惯,并将战祸与爱相关的事 情写给其朋友群。安妮参与了此朋友群,并寄送其日诡纪录至乔 普的朋友吉蒂(Ki!y)、康妮(Cony)、艾美(Emmy)、朴 (Pop)与玛丽安( Marianne)直至该年11月,首册日记完结为 止。当开始第二册日记时,只余下一位虚构的朋友吉蒂,而在之 后的重写里,她将所有的寄送地址皆转为吉蒂的地址。 ·曾经有过很多关于吉蒂身份的推论,她是在安妮修订后的手稿里 为惟一的收信人。在1986年,批评家凡达荷斯/ Sietse van der Hoch)指出吉蒂即是安妮在战前的一位朋友—一吉蒂雅伊斯 凡达荷斯可能是由1970年的一个出版物《向安妮致谢》(A Tribute to anne frank)里得知这个讯息,该出版物由安妮基金 会出版,该基金会主席凡柏格( Henri van Praag)在该出版物的 序言里将一个真实角色代入了该人物内,并且放置了一个有着安 妮与其三位好友合照的照片。安妮并没有在其任何文章里提及其 友,而惟一可用来作比较的没寄出至真实朋友的信件例子是安妮 在1942年9月所写给凡蜜笙( Jaqueline van Maarsen的两封告 别信
• 在日记原稿里,她于首三个月使用标准写法来书写日记直至1942 年9月28日,此时开始将纪录以小说形式编写,而小说里那位顽 固的乔普(Joop)亦有着写日记的习惯,并将战祸与爱相关的事 情写给其朋友群。安妮参与了此朋友群,并寄送其日记纪录至乔 普的朋友吉蒂(Kitty)、康妮(Conny)、艾美(Emmy)、朴 (Pop)与玛丽安(Marianne)直至该年11月,首册日记完结为 止。当开始第二册日记时,只余下一位虚构的朋友吉蒂,而在之 后的重写里,她将所有的寄送地址皆转为吉蒂的地址。 • 曾经有过很多关于吉蒂身份的推论,她是在安妮修订后的手稿里 为惟一的收信人。在1986年,批评家凡达荷斯(Sietse van der Hoech)指出吉蒂即是安妮在战前的一位朋友——吉蒂‧雅伊斯。 凡达荷斯可能是由1970年的一个出版物《向安妮致谢》(A Tribute to Anne Frank)里得知这个讯息,该出版物由安妮基金 会出版,该基金会主席凡柏格(Henri van Praag)在该出版物的 序言里将一个真实角色代入了该人物内,并且放置了一个有着安 妮与其三位好友合照的照片。安妮并没有在其任何文章里提及其 友,而惟一可用来作比较的没寄出至真实朋友的信件例子是安妮 在1942年9月所写给凡蜜笙(Jaqueline van Maarsen)的两封告 别信
·贺曼( Theodore holman)在回复凡达荷斯的文章里写道1942年 9月28日的日记纪录已表示了日记内的人物为虚构的。凡蜜笙赞 同此意见,但是奥图假设女儿在书写给某人时,在脑海里记挂著 与之同名的熟人。然而雅伊斯在一次访问里表示对此假设感到高 兴,但却持有疑问:“吉蒂被十分理想化,并且在日记内能够控 制自己的命途,这点远较谁是吉蒂重要。该人物.,非在下。” 安妮在日记重写的序里表达了希望有一位知心好友,可以无所顾 忌地倾诉想法与感受。她感觉有很多所谓的“朋友”,亦有着很 多倾慕者,但并不是真的能够交心的好友。最初认为其女姓朋友 凡蜜笙就是知心好友,但却未如其所愿。在早期日记的纪录里, 表明了并非与一位名叫哈罗·西尔伯格(He| lo Silberberg)的追 求者相恋,但写道“其可能会成为知心好友”。她投入了很多时 间与心血在与 ( Peter van Pels)的初恋里,并认为 可以成为其真心朋友,然而却又一次地失望。结果在安妮短暂的 悲剧人生里最可信且可倾诉心事的朋友只有吉蒂"一个
• 贺曼(Theodore Holman)在回复凡达荷斯的文章里写道1942年 9月28日的日记纪录已表示了日记内的人物为虚构的。凡蜜笙赞 同此意见,但是奥图假设女儿在书写给某人时,在脑海里记挂著 与之同名的熟人。然而雅伊斯在一次访问里表示对此假设感到高 兴,但却持有疑问:“吉蒂被十分理想化,并且在日记内能够控 制自己的命途,这点远较谁是吉蒂重要。该人物……并非在下。” • 安妮在日记重写的序里表达了希望有一位知心好友,可以无所顾 忌地倾诉想法与感受。她感觉有很多所谓的“朋友”,亦有着很 多倾慕者,但并不是真的能够交心的好友。最初认为其女姓朋友 凡蜜笙就是知心好友,但却未如其所愿。在早期日记的纪录里, 表明了并非与一位名叫哈罗·西尔伯格(Hello Silberberg)的追 求者相恋,但写道“其可能会成为知心好友”。她投入了很多时 间与心血在与彼得·凡·贝兹(Peter van Pels)的初恋里,并认为 可以成为其真心朋友,然而却又一次地失望。结果在安妮短暂的 悲剧人生里最可信且可倾诉心事的朋友只有"吉蒂"一个
安妮的文艺兴趣是在其于1944年3月29日收到荷兰流亡政府教育、 美术与科学部长博克斯坦( Gerrit Bolkestein)开设了广播页电 台的消息时开始萌芽。该电台公开征求“日常文件—日记、书 以证明荷兰民族在纳粹统治时期所受的苦难,在5月20日,其开 始整理其日记手稿以使其可读性变得更大,从而让众多读者可以 读懂。其扩充了内容并将其标准化为只寄送给吉蒂,并道明情况 和准备了一系列的笔名,且对趣味较少和过于私人的部份作出剪 裁。这份在散乱的纸张上所书的手稿,在其被逮捕后于藏匿地被 发现,并在1945年秋天,安妮死讯确定后连同原稿交至其父手中 梅普吉斯( Miep Gies)与贝普( Bep voskui)在此家庭被逮 捕后,将此日记与其他个人财产成功救出,使其免于遭受荷兰警 方与德国盖世太保的搜掠 当奥图开始阅读女儿的日记时,感到十分震惊。他对梅普·吉斯 道:“原来我对她的了解,从来都不足够。”亦指出安妮对每天 生活细节的描述勾起了其很多回忆○
• 安妮的文艺兴趣是在其于1944年3月29日收到荷兰流亡政府教育、 美术与科学部长博克斯坦(Gerrit Bolkestein)开设了广播页电 台的消息时开始萌芽。该电台公开征求“日常文件——日记、书 信……任何简单的日常文件”来建立一个留传给子孙后代的证据, 以证明荷兰民族在纳粹统治时期所受的苦难,在5月20日,其开 始整理其日记手稿以使其可读性变得更大,从而让众多读者可以 读懂。其扩充了内容并将其标准化为只寄送给吉蒂,并道明情况 和准备了一系列的笔名,且对趣味较少和过于私人的部份作出剪 裁。这份在散乱的纸张上所书的手稿,在其被逮捕后于藏匿地被 发现,并在1945年秋天,安妮死讯确定后连同原稿交至其父手中。 梅普·吉斯(Miep Gies)与贝普(Bep Voskuijl)在此家庭被逮 捕后,将此日记与其他个人财产成功救出,使其免于遭受荷兰警 方与德国盖世太保的搜掠。 • 当奥图开始阅读女儿的日记时,感到十分震惊。他对梅普·吉斯 道:“原来我对她的了解,从来都不足够。”亦指出安妮对每天 生活细节的描述勾起了其很多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