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韶关市北江一中实验学校 安妮日记 主讲教师:莎莎
安妮日记 韶关市北江一中实验学校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主讲教师:莎莎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 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i 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 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一巴 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一—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一—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 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 亚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夸美绍斯
•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 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 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 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 罗 •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 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 亚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公△A△△△△AA△△A△AAA△么 《安妮日记》是作者安妮·弗兰 安妮日记 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 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 AnN五闭 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 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 青少版 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 《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 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 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 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 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 日记出版问世。 *2014年,东京多个书店正在出 售的日文版《安妮日记》的部分页 面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员的破坏。同 时发现东京多家图书馆《安妮日记》 也遭破坏,2月份日本警方介入调查 上海人民英时弘
*《安妮日记》是作者安妮·弗兰 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 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 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 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 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 《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 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 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 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 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 日记出版问世。 *2014年,东京多个书店正在出 售的日文版《安妮日记》的部分页 面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员的破坏。同 时发现东京多家图书馆《安妮日记》 也遭破坏,2月份日本警方介入调查
书籍简介 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 16岁死于贝尔根一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 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奥托弗兰克( 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儿,家 中还有母亲艾迪斯·弗兰克( Eddis frank)姐姐玛格特( Margot Frank)。由 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奧托便放弃于德国的事业而将家 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过着较为平顺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亠 为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夸特也将排犹法律于荷兰执行,1941年 夏天安妮姐妺也因此转入犹太人学校就读。这段期间安妮开始写日记。但是 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 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 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姐妹又被转送到贝尔根一贝尔森集中营, 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 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奥托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 安妮的日记由于公司女职员的保存而留了下来之后公司的女职员又转交给 生存下来的奥托弗兰克,1947年安妮的日记便出版,成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安妮目记》(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这个犹太小女孩 Anne frank和她的家人就藏身在这个小地方。就在此地,安 妮法兰克写出闻名于世的《安妮日记》。日记的原稿作为安妮之家永远的典 藏向公众展示
书籍简介 •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 16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 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 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儿,家 中还有母亲艾迪斯·弗兰克(Eddis Frank)姐姐玛格特(Margot Frank)。由 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奥托便放弃于德国的事业而将家 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过着较为平顺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兰 为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夸特也将排犹法律于荷兰执行,1941年 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转入犹太人学校就读。这段期间安妮开始写日记。但是 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 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 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姐妹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 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奥托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 • 安妮的日记由于公司女职员的保存而留了下来,之后公司的女职员又转交给 生存下来的奥托·弗兰克,1947年安妮的日记便出版,成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 这个犹太小女孩Anne Frank和她的家人就藏身在这个小地方。就在此地,安 妮法兰克写出闻名于世的《安妮日记》。日记的原稿作为安妮之家永远的典 藏向公众展示
写作背景 《安妮日记》就是在这幢楼的阁楼(也有版本说是在森林中河 边的小木屋里)上写成的。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用运送 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 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 照常运转 “1944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 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 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当安妮故居博物馆馆长汉斯威斯特拉给记者打开个安妮白记》 时,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 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点滴地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 画卷
写作背景 • 《安妮日记》 就是在这幢楼的阁楼(也有版本说是在森林中河 边的小木屋里)上写成的。 •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用运送 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 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 照常运转…… • “1944年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 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 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 当安妮故居博物馆馆长汉斯·威斯特拉给记者打开《安妮日记》 时,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 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 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