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原始社会建立在两种生产即物 质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的基础之上;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和 国家,导致了氏族制度的灭亡。 马克思在这篇笔记中写下了很多评注,除对摩尔根著作中的 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外,还对他的某些论点作了重要的纠正、发挥 和补充。例如,马克思纠正了摩尔根把取火当作人类早期的次要发 明的观点,指出,“与此相反:一切与取火有关的东西都是主要的发 明”(本卷第379页)。马克思否定了摩尔根的人类已达到“绝对控 制”食物生产的说法(本卷第332页)。对于摩尔根的亲属制度、亲 属称谓落后于亲属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作了更为深刻的理论概括, 指出,“同样,政治的、宗教的、法律的以至一般哲学的体系,都是如 此”(本卷第354页)。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专偶制家庭的起源和性 质(本卷第366、367页),阐明了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原 因和意义(第467、468—469页),补充了其他民族中存在的父权制 大家庭的例证。马克思还从古代作家的著作中引用了许多段落来 补充摩尔根对希腊罗马社会的分析,阐明了希腊罗马社会中私有 制的产生、氏族的瓦解以及阶级和国家的形成、阶级之间的关系, 并且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古史学家格罗特等人对历史的歪曲, 等等。这一切都证明,马克思的确“打算联系他的……唯物主义的 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1卷第29页),但他没有来得及写出系统的著作就逝 世了。他的这个遗志是由恩格斯完成的。恩格斯1884年写成的名 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利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充分吸 收了马克思在这篇摘要中所表述的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 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地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 说 明 Ⅴ
底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原始社会建立在两种生产即物 质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的基础之上;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和 国家,导致了氏族制度的灭亡。 马克思在这篇笔记中写下了很多评注,除对摩尔根著作中的 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外,还对他的某些论点作了重要的纠正、发挥 和补充。例如,马克思纠正了摩尔根把取火当作人类早期的次要发 明的观点,指出,“与此相反:一切与取火有关的东西都是主要的发 明”(本卷第379页)。马克思否定了摩尔根的人类已达到“绝对控 制”食物生产的说法(本卷第332页)。对于摩尔根的亲属制度、亲 属称谓落后于亲属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作了更为深刻的理论概括, 指出,“同样,政治的、宗教的、法律的以至一般哲学的体系,都是如 此”(本卷第354页)。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专偶制家庭的起源和性 质(本卷第366、367页),阐明了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原 因和意义(第467、468—469页),补充了其他民族中存在的父权制 大家庭的例证。马克思还从古代作家的著作中引用了许多段落来 补充摩尔根对希腊罗马社会的分析,阐明了希腊罗马社会中私有 制的产生、氏族的瓦解以及阶级和国家的形成、阶级之间的关系, 并且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古史学家格罗特等人对历史的歪曲, 等等。这一切都证明,马克思的确“打算联系他的……唯物主义的 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1卷第29页),但他没有来得及写出系统的著作就逝 世了。他的这个遗志是由恩格斯完成的。恩格斯1884年写成的名 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利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充分吸 收了马克思在这篇摘要中所表述的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 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地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 说 明 Ⅴ
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它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 一”(列宁语)。 马克思的第三篇古代社会史笔记是他对英国资产阶级法学家 亨·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所作的摘要。梅恩是根据古代法律 阐述古代历史的“权威”,但同其他英国资产阶级学者一样,他根本 不了解氏族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社会的原始形式不是氏族,而是他 所知道的印度的父权制大家庭。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梅恩的这种 错误观点。他还揭穿了梅恩从法律观点对英国殖民主义罪恶的辩 护,揭露了英国在爱尔兰的殖民主义罪行。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 是,马克思还深刻批判了英国资产阶级法学家的抽象的、超阶级的 国家观,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它的阶级性质以及必然消亡等问题; 他针对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性观点,从世界历史的广阔角度深刻地 概括了人的历史发展和人性的具体社会内容(本卷第 646— 647页)。 马克思的第四篇古代社会史笔记是他对英国古史学家约·拉 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的原始状态》一书所作的简短摘要。拉伯 克同样不了解氏族的本质,并且在原始的家庭形式和婚姻关系的 演变以及宗教的起源等问题上表现了许多资产阶级偏见。马克思 以尖锐讽刺的形式对拉伯克的错误观点作了批判。 本卷中涉及欧洲各国工人运动问题的文章和草稿反映出马克 思和恩格斯作为国际工人运动领袖的活动。他们在这一时期主要 致力于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在欧洲各国以及美国正在形成中的无产 阶级政党,加强它们的思想锻炼,帮助它们总结无产阶级解放斗争 过去各个阶段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部分著作中,马克思的《帝国国会关于反社会党人法的辩 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它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 一”(列宁语)。 马克思的第三篇古代社会史笔记是他对英国资产阶级法学家 亨·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所作的摘要。梅恩是根据古代法律 阐述古代历史的“权威”,但同其他英国资产阶级学者一样,他根本 不了解氏族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社会的原始形式不是氏族,而是他 所知道的印度的父权制大家庭。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梅恩的这种 错误观点。他还揭穿了梅恩从法律观点对英国殖民主义罪恶的辩 护,揭露了英国在爱尔兰的殖民主义罪行。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 是,马克思还深刻批判了英国资产阶级法学家的抽象的、超阶级的 国家观,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它的阶级性质以及必然消亡等问题; 他针对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性观点,从世界历史的广阔角度深刻地 概括了人的历史发展和人性的具体社会内容(本卷第 646— 647页)。 马克思的第四篇古代社会史笔记是他对英国古史学家约·拉 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的原始状态》一书所作的简短摘要。拉伯 克同样不了解氏族的本质,并且在原始的家庭形式和婚姻关系的 演变以及宗教的起源等问题上表现了许多资产阶级偏见。马克思 以尖锐讽刺的形式对拉伯克的错误观点作了批判。 本卷中涉及欧洲各国工人运动问题的文章和草稿反映出马克 思和恩格斯作为国际工人运动领袖的活动。他们在这一时期主要 致力于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在欧洲各国以及美国正在形成中的无产 阶级政党,加强它们的思想锻炼,帮助它们总结无产阶级解放斗争 过去各个阶段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部分著作中,马克思的《帝国国会关于反社会党人法的辩 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论》文章草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在这份草稿里论述了无 产阶级斗争的和平方式与暴力方式的关系。他认为,斗争采取和平 方式还是暴力方式不决定于无产阶级的愿望,而决定于客观的历 史条件。只有在统治阶级不使用暴力阻碍历史发展的情况下,和平 方式才是可能的。“但是‘和平的’运动一遇到同旧秩序利害相关的 人的反抗,仍然会变成‘暴力的’。”当时的俾斯麦政府正是“企图以 暴力镇压它所不喜欢的、而从法律观点是无懈可击的发展。这就必 然要产生暴力革命”(本卷第195页)。另一方面,马克思在揭露俾 斯麦政府利用谋刺皇帝事件诬陷德国社会民主党时,强调指出无 产阶级政党同无政府主义分子毫无共同之点,并对无政府主义进 行了有力的批判。 恩格斯关于工人运动的文章反映出他怎样为保护革命理论的 纯洁性、反对当时在工人运动中还有不小影响的蒲鲁东主义和无 政府主义而斗争。在这方面,他的《西班牙的共和制》一文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恩格斯一方面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在某种程度 上失去了历史的生命力,同时又强调,它在一定意义上对无产阶级 比对资产阶级更为有利,因为它是“使阶级斗争摆脱其最后桎梏并 为阶级斗争准备战场的国家形式”(本卷第167页)。要推翻资产阶 级的统治,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工人阶级在思想上的成熟,而 当时西班牙的工人阶级还没有达到这一步。为了防止过早的行动, 恩格斯坚持劝导那里的工人阶级利用共和制度把自己的队伍组织 和巩固起来。他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将会给西班牙无产阶级革命 打下坚实的基础。 恩格斯1877年在意大利的《人民报》上发表的三篇文章讲述 了英国的农业工人运动和女工状况。他为英国农业工人开始参加 说 明 Ⅶ
论》文章草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在这份草稿里论述了无 产阶级斗争的和平方式与暴力方式的关系。他认为,斗争采取和平 方式还是暴力方式不决定于无产阶级的愿望,而决定于客观的历 史条件。只有在统治阶级不使用暴力阻碍历史发展的情况下,和平 方式才是可能的。“但是‘和平的’运动一遇到同旧秩序利害相关的 人的反抗,仍然会变成‘暴力的’。”当时的俾斯麦政府正是“企图以 暴力镇压它所不喜欢的、而从法律观点是无懈可击的发展。这就必 然要产生暴力革命”(本卷第195页)。另一方面,马克思在揭露俾 斯麦政府利用谋刺皇帝事件诬陷德国社会民主党时,强调指出无 产阶级政党同无政府主义分子毫无共同之点,并对无政府主义进 行了有力的批判。 恩格斯关于工人运动的文章反映出他怎样为保护革命理论的 纯洁性、反对当时在工人运动中还有不小影响的蒲鲁东主义和无 政府主义而斗争。在这方面,他的《西班牙的共和制》一文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恩格斯一方面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在某种程度 上失去了历史的生命力,同时又强调,它在一定意义上对无产阶级 比对资产阶级更为有利,因为它是“使阶级斗争摆脱其最后桎梏并 为阶级斗争准备战场的国家形式”(本卷第167页)。要推翻资产阶 级的统治,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工人阶级在思想上的成熟,而 当时西班牙的工人阶级还没有达到这一步。为了防止过早的行动, 恩格斯坚持劝导那里的工人阶级利用共和制度把自己的队伍组织 和巩固起来。他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将会给西班牙无产阶级革命 打下坚实的基础。 恩格斯1877年在意大利的《人民报》上发表的三篇文章讲述 了英国的农业工人运动和女工状况。他为英国农业工人开始参加 说 明 Ⅶ
政治斗争而欢呼。他指出,英国女工的悲惨处境是不合理的社会制 度造成的。他写道:“应该善于干预,而且要大胆地干预现在在所有 制和劳动方面普遍存在的经济混乱,对它们进行整顿,把它们加以 改造,使任何人都不丧失生产工具,使有保证的生产劳动最终成为 人们早就在寻求的正义和道德的基础。”(本卷第184页) 为了总结过去工人运动的经验,恩格斯根据亲身的经历和第 一手材料,以年表的形式编写了《宪章运动纪事》。这份年表不仅给 我们提供了有关英国宪章运动的基本史料,而且还反映出英国工 人运动与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联系。 本卷附录中收有两篇马克思同美国报纸通讯员的谈话记。马 克思在同《芝加哥论坛报》通讯员的谈话中在驳斥资产阶级的歪曲 宣传时强调说,真正的革命不可能只是几个社会主义政党活动的 结果。他指出,“任何一次革命都不可能由一个政党来完成,只有人 民才能完成革命”(本卷第716页)。马克思还谈到,某些国家,如俄 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当时尚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这 一革命将由广大人民来完成。社会主义者应积极参加这一革命以 便为下一步的解放斗争创造条件。 收在附录里的《对格奥尔格·阿德勒〈德国早期社会政治工人 运动史〉一书的评论》是考茨基按照恩格斯的意图和指示写的。文 章驳斥了该书作者对德国早期工人运动历史的歪曲和捏造,并指 出其在学术上的不严肃性。 本卷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四十五卷为依据。 马克思的四篇古代社会史笔记的译文都根据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 史研究所出版的原文版本作了校订,其中《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 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政治斗争而欢呼。他指出,英国女工的悲惨处境是不合理的社会制 度造成的。他写道:“应该善于干预,而且要大胆地干预现在在所有 制和劳动方面普遍存在的经济混乱,对它们进行整顿,把它们加以 改造,使任何人都不丧失生产工具,使有保证的生产劳动最终成为 人们早就在寻求的正义和道德的基础。”(本卷第184页) 为了总结过去工人运动的经验,恩格斯根据亲身的经历和第 一手材料,以年表的形式编写了《宪章运动纪事》。这份年表不仅给 我们提供了有关英国宪章运动的基本史料,而且还反映出英国工 人运动与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联系。 本卷附录中收有两篇马克思同美国报纸通讯员的谈话记。马 克思在同《芝加哥论坛报》通讯员的谈话中在驳斥资产阶级的歪曲 宣传时强调说,真正的革命不可能只是几个社会主义政党活动的 结果。他指出,“任何一次革命都不可能由一个政党来完成,只有人 民才能完成革命”(本卷第716页)。马克思还谈到,某些国家,如俄 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当时尚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这 一革命将由广大人民来完成。社会主义者应积极参加这一革命以 便为下一步的解放斗争创造条件。 收在附录里的《对格奥尔格·阿德勒〈德国早期社会政治工人 运动史〉一书的评论》是考茨基按照恩格斯的意图和指示写的。文 章驳斥了该书作者对德国早期工人运动历史的歪曲和捏造,并指 出其在学术上的不严肃性。 本卷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四十五卷为依据。 马克思的四篇古代社会史笔记的译文都根据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 史研究所出版的原文版本作了校订,其中《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 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摘要》的中译文和名词术语除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源》中文译本统一外,还尽量照顾到摩尔根《古代社会》的中文新译 本(1977年商务印书馆版),以便对照阅读。 本卷中凡属笔记性质的著作(他人著作的摘要、摘录和爱尔兰 问题札记)在版面上作了与其他文章不同的处理。在这些笔记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话和他人著作中的话是用同样大小的字体 排印的,为了表示区别,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话,开始时都 用特殊符号 标出,最后都以反方向的同样符号 表示终止;此 外,上下都用宽行距与他人著作中的话隔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划了 着重线的文字一律排成黑体字,划了两条着重线的文字排成黑体 字加重点。这些笔记中的方括号、圆括号和文字左侧的竖线、×号, 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笔记中原有的,少数花括号中的话是俄文版 编者或中文版译者加的。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 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说 明 Ⅸ
摘要》的中译文和名词术语除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源》中文译本统一外,还尽量照顾到摩尔根《古代社会》的中文新译 本(1977年商务印书馆版),以便对照阅读。 本卷中凡属笔记性质的著作(他人著作的摘要、摘录和爱尔兰 问题札记)在版面上作了与其他文章不同的处理。在这些笔记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话和他人著作中的话是用同样大小的字体 排印的,为了表示区别,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话,开始时都 用特殊符号 标出,最后都以反方向的同样符号 表示终止;此 外,上下都用宽行距与他人著作中的话隔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划了 着重线的文字一律排成黑体字,划了两条着重线的文字排成黑体 字加重点。这些笔记中的方括号、圆括号和文字左侧的竖线、×号, 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笔记中原有的,少数花括号中的话是俄文版 编者或中文版译者加的。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 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说 明 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