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热量衡算 ③沸点进料,t。=1,并忽略热损失和溶液浓度较低时,c=co, 则 D=I-C四、所 To 或 D_I-ct≈'>1 W%6 式中称D/W为单位蒸汽消耗量,用来表示蒸汽利用的经济程度 (或生蒸汽的利用率)
(2)热量衡算 ③ 沸点进料, ,并忽略热损失和溶液浓度较低时, , 则 t = t 0 0 c = c 0 0 ( ) r Wr r W I ct D − = 1 0 0 − = r r r I ct W D 或 式中称 为单位蒸汽消耗量,用来表示蒸汽利用的经济程度 (或生蒸汽的利用率)。 D/W
7.2.1单效蒸发的计算 (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A= Q 由传热速率方程得 K△tm 式中 A—蒸发器传热面积,m2; 传热量,w; K一传热系数,wm2K; △t。—平均传热温差,K
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 (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由传热速率方程得 m K t Q A = 式中 ——蒸发器传热面积,m2; ——传热量,w; ——传热系数,w/m2·K; ——平均传热温差,K。 A Q K m t
(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由于蒸发过程的蒸汽冷凝和溶液沸腾之间的恒温差传热, △tm=T,-t,且蒸发器的热负荷Q=Dr。,所以有 Q A= Dro K(T。-t)K(T,-t)
(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由于蒸发过程的蒸汽冷凝和溶液沸腾之间的恒温差传热, t m = T0 − t ,且蒸发器的热负荷 Q = Dr0 ,所以有 ( ) ( ) 0 0 0 K T t Dr K T t Q A − = − =
7.2.1单效蒸发的计算 (4)浓缩热和溶液的焓浓图 如图7-21为NaOH水溶液从0℃为基准温度的焓浓图。 1200 20080■ 160 140 120℃ 1000 100℃ 80℃ 800 y60℃ 600 400 200 ,20℃ 2040 6080100 Na0H浓度/质量分数 图7-21氢氧化钠的培浓图
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 (4)浓缩热和溶液的焓浓图 如图7-21为NaOH水溶液从0℃为基准温度的焓浓图
7.2.2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蒸发器中的传热温差等于△1(T。-t),当加热蒸汽的温度T。一定 (如用47k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T,=150℃),若蒸 发室的压力为1atm而蒸发的又是水(其沸点T=100℃)而不是溶液, 此时的传热温差最大,用△t表示: △t=T-T=150-100=50 如果蒸发的是30%的Na0H水溶液,在常压下其沸点是高于100℃。 若其沸点t=120℃,则有效传热温差△r=T,-t=150-120=30℃,△r比 △所减小的值,称为传热温度差损失,简称温度差损失,用表示
7.2.2 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蒸发器中的传热温差等于 ,当加热蒸汽的温度 一定 (如用47k 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 ℃),若蒸 发室的压力为1atm而蒸发的又是水(其沸点 ℃)而不是溶液, 此时的传热温差最大,用 表示: m t ( ) 0 T − t T0 T0 = 150 T =100 T t t T = T0 −T =150 −100 = 50 如果蒸发的是30%的NaOH水溶液,在常压下其沸点是高于100℃。 若其沸点 ℃,则有效传热温差 ℃, 比 所减小的值,称为传热温度差损失,简称温度差损失,用 表示 t =120 t = T0 − t =150 −120 = 30 t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