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上机实验 开始) 调用信号产生子程序,产生信号序) 调用序列傅氏变换数值计算子程序,e1° 两次调用绘图子程序,分别绘嫩)ep")图形 改变信号序列否 「调用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产生子程序,A) 。调用傅氏变换数值计算子程序,ep) 两次用经国子程序,别径刷k图形 改变h(m)否? 调用卷积子程序,求(m)=x(m)米h(m) 调用傅氏变换数值计算子程序,κ) 两次调用绘图子程序,分别绘鲰)e购)图形 束 图10.3.1实验一的主程序框图
第10章 上 机实验 图10.3.1 实验一的主程序框图 开 始 调用信号产生子程序,产生信号序列x(n) 调用序列傅氏变换数值计算子程序,求X(e ) 两次调用绘图子程序,分别绘制x(n),X(e jω ) 图 形 改变信号序列否? 调用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产生子程序,求h(n) 调用傅氏变换数值计算子程序,求H(e ) jω 两次调用绘图子程序,分别绘制h(n),H(e jω ) 图 形 改 变h(n)否 ? 调用卷积子程序,求y(n)=x(n)*h(n) 调用傅氏变换数值计算子程序,求Y(e k) jω 两次调用绘图子程序,分别绘制y(n),Y(e kjω ) 图 形 结 束 Y Y N N k k k jωk
第10章上机实验 0.8 0.4 100200300400500 f/hz 图10.3,2xa(t)的幅频特性曲线
第10章 上 机实验 图10.3.2 xa (t)的幅频特性曲线 1 0.8 0.6 0.4 0.2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xa(jf) f /Hz
第10章上机实验 (3)调通并运行实验程序,完成下述实验内容: ①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a.取样频率f=1kHz,即T=1ms b.改变采样频率,f=300Hz,观察X(e)的变化, 并做记录(打印曲线);进一步降低采样频率,f=200 Hz,观察频谱混叠是否明显存在,说明原因,并记 录(打印)这时的(e)曲线
第10章 上 机实验 (3) 调通并运行实验程序, 完成下述实验内容: ① 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a. 取采样频率fs=1 kHz, 即T=1 ms。 b. 改变采样频率, fs =300 Hz, 观察|X(ejω)|的变化, 并做记录(打印曲线); 进一步降低采样频率, fs =200 Hz, 观察频谱混叠是否明显存在, 说明原因, 并记 录(打印)这时的|X(ejω)|曲线
第10章上机实验 ②时域离散信号、系统和系统响应分析。 a.观察信号x(n)和系统h(n)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利用线性卷积求信号x(n)通过系统hn)的响应y(n), 比较所求响应y(n)和h(n)的时域及频域特性,注意它 们之间有无差别,绘图说明,并用所学理论解释所得 结果。 b.观察系统h(n)对信号x(n)的响应特性。 ③卷积定理的验证
第10章 上 机实验 ② 时域离散信号、 系统和系统响应分析。 a. 观察信号xb (n)和系统hb (n)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利用线性卷积求信号xb (n)通过系统hb (n)的响应y(n), 比较所求响应y(n)和hb (n)的时域及频域特性, 注意它 们之间有无差别, 绘图说明, 并用所学理论解释所得 结果。 b. 观察系统ha (n)对信号xc (n)的响应特性。 ③ 卷积定理的验证
第10章上机实验 4.思考题 (1)在分析理想采样序列特性的实验中,采样频率 不同时,相应理想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频谱的数字 频率度量是否都相同?它们所对应的模拟频率是否相同? 为什么? (2)在卷积定理验证的实验中,如果选用不同的 频域采样点数M值,例如,选M=10和M=20,分别做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求得 (e)=Xn(e)H(e),k=0,1,…;M-1 所得结果之间有无差异?为什么?
第10章 上 机实验 4. 思考题 (1) 在分析理想采样序列特性的实验中, 采样频率 不同时, 相应理想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频谱的数字 频率度量是否都相同? 它们所对应的模拟频率是否相同? 为什么? (2) 在卷积定理验证的实验中, 如果选用不同的 频域采样点数M值, 例如, 选M=10和M=20, 分别做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求得 ( ) ( ) ( ), 0,1, , 1 k k k j j j Y e X e H e k M a = = − 所得结果之间有无差异?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