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配合投影、PPT播放示教。 实习等。同时, 注明所用挂 图、标本、课 堂示教等) 3学时 教学时间安 排: 1、课堂提问:10分钟。 (总体安排及 2、奇经八脉:55分钟。 每部分教学内 容时间安排) 3、十二经别:40分钟。 4、十二经筋:30分钟。 复习思考题 1、奇经八脉的定义、循行分布特点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及 2、 十二经筋的定义、循行特点、分布规律。 课堂作业 3、十二经别的定义、循行特点、分布规律。 课堂测验 1、十二正经气血流注次序及交接部位。 及 2、十二正经的循行特点。 课堂提问 3、十二正经在体表分布规律及循行方向。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时, 注明所用挂 图、标本、课 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配合投影、PPT 播放示教。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教学内 容时间安排) 3 学时 1、课堂提问:10 分钟。 2、奇经八脉:55 分钟。 3、十二经别:40 分钟。 4、十二经筋:30 分钟。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奇经八脉的定义、循行分布特点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2、十二经筋的定义、循行特点、分布规律。 3、十二经别的定义、循行特点、分布规律。 课堂测验 及 课堂提问 1、十二正经气血流注次序及交接部位。 2、十二正经的循行特点。 3、十二正经在体表分布规律及循行方向。 备 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李瑞 授课学科经络腧穴学 授课时间 授课班次 教案完成时间 主讲教师 李瑞 教学单元题目 经络学总论 1、掌握十二皮部的含义,六经皮部三阴、三阳的作用及 皮部的功能作用。 教学要求: 2、掌握经络的功能。 3、熟悉十五络脉的定义、循行特点及络脉的功能。。 4、了解经络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1、重点:十二皮部的含义,六经皮部三阴、三阳的作用, 皮部功能作用。 2、基本内容:十五络脉的定义、循行特点及络脉的功能。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3、重点:经络的功能(网络周身,联通整体;运行气血, 的重点内容, 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证;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所要解决的疑 难点) 4、经络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如分经辨证,循经考穴,子 午流注、药物归经等)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李瑞 授课学科 经络腧穴学 授 课 时 间 授课班次 教案完成时间 主讲教师 李瑞 教学单元题目 经络学总论 教学要求: 1、掌握十二皮部的含义,六经皮部三阴、三阳的作用及 皮部的功能作用。 2、掌握经络的功能。 3、熟悉十五络脉的定义、循行特点及络脉的功能。。 4、了解经络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疑 难点) 1、重点:十二皮部的含义,六经皮部三阴、三阳的作用, 皮部功能作用。。 2、基本内容:十五络脉的定义、循行特点及络脉的功能。 3、重点:经络的功能(网络周身,联通整体;运行气血, 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证;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4、经络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如分经辨证,循经考穴,子 午流注、药物归经等)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配合投影、PPT播放示教。 实习等。同时, 注明所用挂 图、标本、课 堂示教等) 3学时 教学时间安 1、课堂提问:10分钟。 排: (总体安排及 2、十二皮部:40分钟。 每部分教学内 3、十五络脉:45分钟。 容时间安排) 4、经络的功能及临床应用:40分钟。 1、十二皮部的含义,六经皮部三阴、三阳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 2、络脉的功能。 及 课堂作业 3、皮部的功能。 4、经络的功能作用。 1、手足三阳经经别“离、入、出、合”的具体部位, 相合经脉以及经别的生理功能。 课堂测验 2、奇经八脉的定义、循行分布特点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及 课堂提问 3、与阴器有关的经筋有哪些?手少阳、足阳明、手少阴、 手太阴、手心主的经筋病候各是什么?何谓“维筋相 交”?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时, 注明所用挂 图、标本、课 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配合投影、PPT 播放示教。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教学内 容时间安排) 3 学时 1、课堂提问:10 分钟。 2、十二皮部:40 分钟。 3、十五络脉:45 分钟。 4、经络的功能及临床应用:40 分钟。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十二皮部的含义,六经皮部三阴、三阳的作用。 2、络脉的功能。 3、皮部的功能。 4、经络的功能作用。 课堂测验 及 课堂提问 1、手足三阳经经别 “离、入、出、合”的具体部位, 相合经脉以及经别的生理功能。 2、奇经八脉的定义、循行分布特点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3、与阴器有关的经筋有哪些?手少阳、足阳明、手少阴、 手太阴、手心主的经筋病候各是什么?何谓“维筋相 交”? 备 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李瑞 授课学科经络腧穴学 授课时间2006.3.24 授课班次03级对外交流 教案完成时间2006.2.1 主讲教师 李瑞 教学单元题目 腧穴学总论 1、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分类以及三大类腧穴在概念、 特点、应用、数目、分布等方面上的不同之处。 2、熟悉腧穴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腧穴的命名方法。 教学要求: 3、了解腧穴学的定义及腧穴的别名含义;经穴、奇穴在 穴数记载、增删穴名等方面的演变发展。 1、基本内容:腧穴、腧穴学的定义及腧穴的别名、含义。 教学内容: 2、基本内容:腧穴的发展历程,把握腧穴的起源及各个 (包括教授 时期的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 的重点内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 所要解决的疑 灸逢源》等在腧穴发展史上的贡献:经穴、奇穴在穴数 难点) 记载、增删穴名等方面的演变发展。 3、重点:腧穴的分类以及三大类腧穴在概念、特点、应 用、数目、分布等方面上的不同之处。 4、基本内容:腧穴的命名方法并能举例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李瑞 授课学科 经络腧穴学 授 课 时 间 2006.3.24 授课班次 03 级对外交流 教案完成时间 2006.2.1 主讲教师 李瑞 教学单元题目 腧穴学总论 教学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分类以及三大类腧穴在概念、 特点、应用、数目、分布等方面上的不同之处。 2、熟悉腧穴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腧穴的命名方法。 3、了解腧穴学的定义及腧穴的别名含义;经穴、奇穴在 穴数记载、增删穴名等方面的演变发展。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疑 难点) 1、基本内容:腧穴、腧穴学的定义及腧穴的别名、含义。 2、基本内容:腧穴的发展历程,把握腧穴的起源及各个 时期的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 灸逢源》等在腧穴发展史上的贡献;经穴、奇穴在穴数 记载、增删穴名等方面的演变发展。 3、重点:腧穴的分类以及三大类腧穴在概念、特点、应 用、数目、分布等方面上的不同之处。 4、基本内容:腧穴的命名方法并能举例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配合投影、PPT播放示教。 实习等。同时, 注明所用挂 图、标本、课 堂示教等) 3学时 教学时间安 1、课堂提问:10分钟。 排: (总体安排及 2、腧穴的概念、命名:45分钟。 每部分教学内 容时间安排) 3、腧穴的发展史:25分钟。 4、腧穴的分类:55分钟。 复习思考题 1、经穴、奇穴、阿是穴的特点及应用比较。 及 2、腧穴的命名方法有哪些?请举例。 课堂作业 3、腧穴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著作及其贡献。 课堂测验 1、十二皮部的功能作用。 及 2、十五络脉的定义、循行特点、功能作用。 课堂提问 3、经络的功能作用。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时, 注明所用挂 图、标本、课 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配合投影、PPT 播放示教。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教学内 容时间安排) 3 学时 1、课堂提问:10 分钟。 2、腧穴的概念、命名:45 分钟。 3、腧穴的发展史:25 分钟。 4、腧穴的分类:55 分钟。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经穴、奇穴、阿是穴的特点及应用比较。 2、腧穴的命名方法有哪些?请举例。 3、腧穴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著作及其贡献。 课堂测验 及 课堂提问 1、十二皮部的功能作用。 2、十五络脉的定义、循行特点、功能作用。 3、经络的功能作用。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