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PE AC-MC P本 MR 0 QE 01 图1垄断和低效率 假定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均是常量。那么,上图表明,在利 润最大化条件下,价格为Pε,产量为QE,消费者为增加的一单位产品支付的 多于厂商的边际成本,说明存在着这样的帕累托改进:如果让垄断厂商扩大产量, 比如扩大到Q,厂商的垄断利润消失了,但可以由消费者做补偿,消费者仍然 获得了好处,而厂商的景况没有变坏。因为,在原来的价格水平和常量水平下, 消费者剩余为最上面的小三角形APB,当产量扩大到O时,消费者剩余为大三 角形APC消费者拿出一部分补偿了厂商的经济利润PBP'D后,仍可多得到三 角形BDC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景况改善了,厂商的经济利润没有降低。 但是,这种帕累托改进在市场上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因为垄断厂商的产品 是销售为千千万万个消费者的,当厂商降价销售给他们产品、并要求他们从得到 的好处中各自拿出一部分来弥补厂商的损失时,他们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有 很多具有“免费乘车者”心理的消费者将拒绝对厂商的补偿。 垄断有在着“帕累托改进”,是低效率的:但市场在这方面无能为力,这就 是“市场失灵” 【讨论:这这种情况是否可称为“市场失灵”?这笔帐是否应该算在市场经 济头上?(教师先做引导性发言)是的,市场面血对垄断的低效率无能为力,好象 是市场失灵了。就好象《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面对沉没的巨轮无能为力一样, 好象是乘客失灵了。那时,乘客如果能迅速地长起翅膀多好啊,就可以飞想天空, 用不着随着巨轮一起沉到海里去。可是,我们能据此认为是乘客失灵了吗?如果
这样认为,是蛮横的逻辑。失灵的不是乘客,而是制造船只和领航的人,他们的 头脑失灵了。同样,市场面对垄断的低效率无能为力,并不是市场失灵了,而是 制造垄断组织的人或机构出了问题。这样的人是谁?这样的机构是谁?不是市 场,而是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所以从本质上讲,这不是市场失灵,而是政府失 灵。这个观点,从以下的论述中就可以看出。】 2、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Tul1oCk,1967)的一篇论文在垄 断条件条件下,三角形BDC是消费者得不到、厂商也得不到的“纯损三角形”。 现在要问:损失仅限于此吗?不。从垄断形成的原因来看,垄断的大部分成因在 于厂商向行政官员的“行贿”。为什么要行贿?无非是要达到垄断地位并保持垄 断地位。所以,垄断的形成是权钱交易的结果,是行政官员为了得到贿赂而对厂 商设租的结果,是厂商面对行政官员的设租行为而采取的相应的“寻租”结果, 它的本质是“政府失灵”,而不是“市场失灵”。 现在要问:“寻租”的成本从哪里支出?显然从垄断利润PBDP*中来。这 个成本就是行贿给官员的部分。这部分既没有用来生产,也没有用来进行正常的 消费,而是用于挥霍和浪费了,因此它标志着社会净福利的损失。这部分损失加 上原来的“纯损三角形”,就是在垄断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损失。 3、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现在,市场“失灵”了,需要政府来插手了。政府的手段是对垄断的价格进 行管制,把价格定在垄断价格之下和竞争价格之上。消费者为此要“感谢政府”。 【讨论:政府对垄断的公共管制的实质。(教师先作引导性发言)政府压低 了垄断价格,消费这自然心存感激。可是要问:谁制造了垄断?政府。既如此, 我们为什么要感激政府?因为政府在行使它对消费者的“合法伤害权”时“手下 留情”了。是它制造了垄断,用垄断价格伤害了消费者:现在,它又出面管制垄 断,使得对消费者的伤害限定在某种可接受的程度。就好象一个强盗,完全可以 把无辜者的钱包抢光,现在他没有抢光,而是留给无辜者一部分用做活命钱,这 无辜者为此自然要“感激”这位强盗了。】 二、外部影响(50分钟) 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生产或消费行为对外部产生的影响就叫做“外部影响”分为“外部经济”和 “外部不经济”。当生产或消费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 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的 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叫做“外部经济”:反之,当生产或消费活动给 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不为此而支付足以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 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 性质的外部影响就叫做“外部不经济”。 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在存在外部影响的场合,资源的配置就会偏离“帕祟托最优”。以“生产的 外部不经济”来说明,如下图: MC+ME MC D=MR X X 图2资源配置失当: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上图中,假定私人的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所决定的产量为X,从私人角度 看是利润最大化的最佳产量:但在社会看来,由于私人生产所付出的成本中有 ME一项,加上这项成本,边际成本线就是MC+WE了,私人的最佳产量应该是X而 不是原来的产量了,它比原来的产量要小。如果社会能拿出一部分好处补偿私人, 使私人缩减生产,那么,私人的利益没有损失,社会福利却得到提高,因此存在 这帕累托改进。可惜,如果没有政府出面,社会上受损害的人很多,很难在补偿 私人生产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这就使得这种帕累托改进难以实现。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说,市场又失灵了。概而言之,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本身实现不了 帕累托改进,出现了“市场失灵
怎么办?还得政府出面。对于“外部不经济”的生产或消费,增加税收,使 之减少:对于“外部经济”的生产或消费,进行津贴,使之增加。还有另一种更 为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明晰产权。这种办法称之为“科斯定理”。 3、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 命名。他于1937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了《厂商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 篇论文,这两篇文章中的论点后来被人们命名为著名的“科斯定理是产权经济 学研究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交易费用的论断。 科斯定理的基本含义是科斯在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表达的,而 “科斯定理”这个术语是乔治·史提格勒(George Stigler)1966年首次使用的。 科斯定理较为通俗的解释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核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 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 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 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 科斯定理一般的表述是:只要财产权是明晰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 小,则不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换句 话说,只要财产权明晰,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 以某工厂的烟囱对某地方的空气污染为例。这是属于一个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问题。假如明确规定该地方的居民有不受工厂黑烟污染的权利,那么,居民就要 依据权利要求工厂补偿,工厂的成本就要加大,产量就会减少,这样就实现了帕 崇托改进:如果明确规定工厂有一定的污染该地方空气的权利,那么居民为了不 受污染,或者压根就不往这个地方定居,或者想法购买工厂的污染权,给工厂以 补偿,让工厂少生产,少污染。 所以,结论是,明晰财产权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甚至可以说,财产权 的明晰是市场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前提条件。 【讨论:在外部性面前,市场经济失灵了吗?(教师可以做总结性发言)同 学们说了不少,但有个根本问题需要思考:财产权是怎么出现了不明晰的?按照 自然顺序,先来后到者,权利结构本来是明晰的。比如,先定居在某个地方的居 民,自然拥有使这个地方的空气、水源等不受污染的权利:反之,先在这个地方
建立工厂的人,自然有在一定程度上污染这个地方的权利。是什么力量使这种天 赋的权利不明晰了呢?仔细想来,原来还是政府在作怪。因为对于一些在法律上 暂时没有明确规定的权利,政府总是那么积极地攫为己有,比如,空气,阳光, 水源,土地,草原,山川,森林,等等。于是,污染者认为这是“公家的”,可 以尽情污染,受害者也认为所污染的是“公家的”,自己干涉不着,结果就出现 了“外部不经济”问题。同样,某项活动如果有“外部经济”,那么,活动主体 就会认为带来的好处归了“公家”,就要减少这项活动。由此看来,这也不是什 么“市场失灵”,而是“政府失灵”。】 五、作业 (教科书第417页《复习与思考》第1一3题) 六、主耍参考资料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十章,市场失灵和政府 调节) 七、课后记 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任何玷污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 言论,我们都要进行冷静的反思,不能盲耳接受。 第4次课(第7、8学时) 一、授课题月: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与微观经济政策(四)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二) 二、教学月的和耍要求: (1)教学目的:素质上,要求学生具有辨别真伪、由表及里地把握事情本 质的能力:思想上,同上次课一样,要让学生养成自己建立模型分析经济和生活 问题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