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a
1 通识课程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9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25-29 2015年上海市重点课程 本班授课教师:吕红教授,余垚副教授 教学团队:7位科研教学一线具高级职称老师 复旦大学生科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21-51630579/51630578 Email:hongIv@fudan.edu.cn yaoyu@fudan.edu.cn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2 本班授课教师:吕红教授,余垚副教授 教学团队:7位科研教学一线具高级职称老师 复旦大学生科院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21-51630579/51630578 Email:honglv@fudan.edu.cn, yaoyu@fudan.edu.cn 2015年上海市重点课程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学习通识课程有助于架构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 ion)源于19世纪, GENERAL EDUCATI0N⑥ 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 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 识教育。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之 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多门类学科的基础知识, 培养杂学旁收,换位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从而构筑完整的现代知识体系,为应对多元化 的就业环境做好准备
学习通识课程有助于架构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3 •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19世纪, 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 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 识教育。 •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多门类学科的基础知识, 培养杂学旁收,换位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从而构筑完整的现代知识体系,为应对多元化 的就业环境做好准备。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外行”的贡献 复旦大学隔数学发最中车 据1999年到2004年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诺贝尔 医学(生理学)奖就有84.6%的获得者是非生物学背景 出生。而从百年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看,41%的获奖者属 于交叉学科,由此可见“外行”来谈论生命科学的重 要性。(引自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玉良校长公开课) 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知识后, 可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外行”的贡献 4 • 据1999年到2004年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诺贝尔 医学(生理学)奖就有84.6%的获得者是非生物学背景 出生。而从百年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看,41%的获奖者属 于交叉学科,由此可见“外行”来谈论生命科学的重 要性。(引自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玉良校长公开课) • 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知识后, 可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学习生物技术知识有助于科学分析身边的生物问题 案例一:新冠病毒与疫苗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是近百年来 人类社会最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感染 人数超2700万,死亡人数超过90万。 张文宏:“如果病毒一直存在(人群中), 那疫苗一定会(研制)出来,而且100%人 类要靠疫苗才能战胜疫情。 陈薇 “人民英雄” 陈薇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什么是疫苗?疫苗为啥可以防控新冠?
5 案例一:新冠病毒与疫苗 •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是近百年来 人类社会最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感染 人数超2700万,死亡人数超过90万。 • 张文宏:“如果病毒一直存在(人群中), 那疫苗一定会(研制)出来,而且100% 人 类要靠疫苗才能战胜疫情。 • 陈薇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 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 什么是疫苗?疫苗为啥可以防控新冠?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学习生物技术知识有助于科学分析身边的生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