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201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word版有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笞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 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的文 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翏数笔,春天的 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_,惟惟肖。 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脸炙人口。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 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B) A.角(j6o)色吝惜不胜(shen8)枚举 E.精粹(cui)寥寥跃(yue)然纸上 C翩跹(qin)景像脍炙zhi)人口 D即(j)便嘹亮惟妙惟肖(xio)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2分)(C) 刮目相看简洁B.情有独钟简捷 C情有独钟简洁D.刮目相看简捷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怡当的项是(2分)(D) A.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1
A.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B.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C.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D.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D) Δ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愦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5.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朝花夕拾》 散文集 (阿长与《山海经》)闰土 爱>卖国文学特 第一人称 《水浒传》 章回体 鲁智深醉打蒋门神农民起义 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基地三部曲 诺第留斯号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
2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 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已,听其在人。辱于 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 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 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注】骚:千里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不以千里称也称: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喂养 C.才美不外见见:看见 D.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愠 B.康肃笑而遣之 C野芳发而幽香 D.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3
9.用现代汉语雷译下面的句子,(2分)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这世上)是直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直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听于人 11间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区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 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2分) 词中写松篁和桃李,都是为了实出兰花的君子之品,为写兰花作铺热和陪社。 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3分)
4
用枞人手法描绘了兰花干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品眼处,但依然故我灿烂绽放 虽无人在意,却笑卸春风。淋滴尽致地展现了兰拄的高贵品质。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淫慢则不能励精,防躁则丕能冶性(诸葛亮(诚子书)) 3)气茎云梦溼,波撼岳阳堿。(孟浩然《望洞庭胡赠张承相》)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_。(王安石(登飞来峰)) (5)李臼《行路难》(其一)中“长圆破浪会有时,直摔云帆济沧海”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 唱出充满信心、重新扬帆远航的强音。 、语言运用(共5分) 13.“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尼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班级组织去“尼山圣境”的 研学旅行活动你参与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是 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结合 材料二当下,不少机构纷纷推出硏学旅行项目,有的旅游项目重新包装一下就变成了所谓的 硏学旅行。很多情况下,将旅游行程单当作硏学手册,将“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当作 研学的核心一一围绕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本该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变成了老师或者导游夸 夸其谈,老师在景点的讲解和在课堂上的讲授没什么两样,没有做到让学生自主活动和研究。 材料三通过这次“尼山圣境”的研学活动,我了解到,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于此,2019 年是孔子诞辰2570年,他的思想历经漫长岁月仍然熠生辉。沿着圣人的足迹,我实地感悟 儒家礼乐文化接受了思想洗礼,增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研学旅行要避免“只有游没有学”和“只有讲没有研—”, 因为二者都失去了研学的真正内涵。(2分) (2)材料三是某同学活动结束后的心得请据此将下面的对联补全。(1分) 上联:体悟儒风韵味 下联 (只填序号) A.指点千秋大业B.携手诵读经典C.弘扬礼乐文明D.咏唱风流华年 (3)右图是“尼山圣境”的宣传标志,请结合画面说明其创意(说出一点即可),不超过40个 字。(2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