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半期检测 (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选择题(30分每题各3分 1、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眩目(xuan)瞬息万变(shun)魅力(men) B.娴熟(xin)摇曳(ye) 恬雅(tian C、屋舍(she)阡陌( qlan mo)便要还家(yao) D、决眦入归鸟(z)老妪(yu) 幽咽(y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头晕目眩齐心协力耀武扬威唯唯连声 B.阴晴园缺语无论次隐姓埋名代天骄 C.多姿多彩 眼花瞭乱无动于中 变化无常 D.随生附和不可思议左右逢圆泻干里 3.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 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 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 故事。 4、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问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 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 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②① 5、下列词语跟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语文 八年级(上) 半期检测 (满分 150 分 120 分钟完卷) 一、选择题(30 分每题各 3 分) 1、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眩目(xuàn) 瞬息万变(shùn) 魅力(mèn) B.娴熟(xián) 摇曳(yè) 恬雅(tián) C、屋舍 (shě) 阡陌(qiān mò) 便要还家(yào) D、决眦入归鸟(zì) 老妪(yù) 幽咽(y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头晕目眩 齐心协力 耀武扬威 唯唯连声 B.阴晴园缺 语无论次 隐姓埋名 一代天骄 C.多姿多彩 眼花瞭乱 无动于中 变化无常 D.随生附和 不可思议 左右逢圆 一泻千里 3. 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 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 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 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 故事。 4、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 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 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5、下列词语跟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e:珠可历历数也 f:不足为外人道也 a ab b de C: cf D: df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王》中提到的默存是作者丈夫钱钟书,他的代表作有《围城》。 B、《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南宋哲学家。“说”,是古文中 的一种叙事文体 C、《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 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D、《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鲁迅。它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 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7、下列诗句中,描写冬天景物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8、下列诗句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是 A.万家忧乐在心头 B.干树万树梨花开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两岸青山相对出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 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 坚强了
e:珠可历历数也 f:不足为外人道也 A ab B de C:cf D:df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王》中提到的‘默存’是作者丈夫钱钟书,他的代表作有《围城》。 B、《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南宋哲学家。“说”,是古文中 的一种叙事文体。 C、《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 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D、《 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是鲁迅。它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 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7、下列诗句中,描写冬天景物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8 、 下 列 诗 句 能 与 “ 四 面 湖 山 归 眼 底 ” 构 成 对 偶 的 是 ( ) A.万家忧乐在心头 B.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两岸青山相对出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 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 责;76 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 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 坚强了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 先而骄傲? 10、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干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二、语文能力(13分) (1)《长歌行》这首诗以景寄情,有情入理,写了 的人 生哲理。(1分)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1分) (3)《石壕吏》一诗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去服役的诗句是 (1分) (4)我国古代有许多描写莲花的诗句,请写出一句课外的诗句:(1分) (5)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日本政府的强硬态度和歪曲历史,频繁参拜靖国神 社的行为,让我们发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2 分) (6)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 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3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是 ,让人 (7)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 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 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 驼祥子》 ①书名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 先而骄傲? 10、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 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 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 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 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二、语文能力(13 分) (1)《长歌行》这首诗以景寄情,有情入理,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生哲理。(1 分)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1 分) (3)《石壕吏》一诗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去服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 (4)我国古代有许多描写莲花的诗句,请写出一句课外的诗句:(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日本政府的强硬态度和歪曲历史,频繁参拜靖国神 社的行为,让我们发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 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3 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________是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 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 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 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列佛游记》 《骆 驼祥子》 ①书名:
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阅读理解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8分)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 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 渡江区域。 ②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A、攻破B、突破C、 冲破D、打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 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 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 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 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 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 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 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 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 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 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
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8 分)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 余华里的 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 渡江区域。 ②20 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________(A、攻破 B、突破 C、 冲破 D、打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 小时内即已渡 30 万人。21 日下午 5 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 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 35 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 23 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 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 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 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 21 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 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 突破了。我东路 35 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 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 23 日可以渡完。此处敌 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 21 日下午至 22 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
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 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 作用是 。时间精确到“时"暗示 (3分) 2.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 (2分) 3.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点议 论。选文即从① ② 等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 因。(2分) 4给文中横线上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 (1分 (二)岳阳楼记(12分)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 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 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 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 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 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
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 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 间 精 确 到 “ 时 ” 暗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3.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点议 论。选文即从①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 因。(2 分) 4 给文中横线上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1 分) (二)岳阳楼记(12 分)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 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 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 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 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 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