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人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080031 课程名称:海洋与人类 英文名称:Ocean and Human Beings 课程类别:公共课 学 时:16 学分:1 适用对象:全校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察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重点关注海洋基础知识、海洋与人类的渊源、相关国际热点问题,以及海 洋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海洋科学各个分支的 基本概念,例如海陆分布、海岸与海底地形、海气相互作用、海水物质组成、海洋生 态系统等:(2)阐述海洋与人类社会形成演化的关系,以及海洋科学在国际政治、资 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如环球航行与地理大发现、全球气候变化、 海军与海权争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渔业资源和能源开发等:(3)展望未来,讲述 人类认识海洋和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4)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与其他 学科的交叉融合。 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ocean and humans and will be constituted ofthe following sections.(1)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ocean sciences will be first introduced,including the ocean topography,interaction between ocean and atmosphere,the constitution of sea water,and ocean biology system,ete.(2)The influenc of ocean o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and human society will be taken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course,including the relations of ocean science and intemational politics,global warming.resource exploitation.coastal zon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etc.(3)The future prospect of ocean and humans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end of the course
1 《海洋与人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080031 课程名称:海洋与人类 英文名称:Ocean and Human Beings 课程类别:公共课 学 时: 16 学 分: 1 适用对象: 全校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察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重点关注海洋基础知识、海洋与人类的渊源、相关国际热点问题,以及海 洋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海洋科学各个分支的 基本概念,例如海陆分布、海岸与海底地形、海气相互作用、海水物质组成、海洋生 态系统等;(2)阐述海洋与人类社会形成演化的关系,以及海洋科学在国际政治、资 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如环球航行与地理大发现、全球气候变化、 海军与海权争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渔业资源和能源开发等;(3)展望未来,讲述 人类认识海洋和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4)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与其他 学科的交叉融合。 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ocean and humans and will be constituted of the following sections. (1)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ocean sciences will be first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ocean topography, interaction between ocean and atmosphere, the constitution of sea water, and ocean biology system, etc. (2) The influence of ocean o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and human society will be taken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course, including the relations of ocean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global warming, resource exploitation, coastal zon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tc. (3) The future prospect of ocean and humans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end of the cours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针对全校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课程之后,可获 得更广阔的科学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具体如下:(1)使学生能掌握海洋科学的 基本知识点,了解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充分认识海洋在人类社会起源和 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让学生了解海洋科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中的应用,激发学生了解和参与海洋事业的兴趣:(3)海洋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土, 可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思考,并与自身的不同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相结合:(4) 海洋涉及领土主权、气候变化、海岸带开发利用等多个国际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理性 全面分析国际热点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 (5)通过通识课程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实践 检验真理的方法论,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让学 生成为专业知识与品格修养兼具的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地球生命之源—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出现和演化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于海洋的关系: 2。理解人类文明的出现与演化与海洋环境演化变迁的关系 3.思考与讨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与海洋有何关联。 4.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工作方法,培养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树立科技强国 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海洋与地球生物演化 1.主要内容 在过去的6亿年中,己有过6次大的构造海面变化事件,海面变化幅 度达500米量级,海洋之水从哪里来;海洋中沉积了什么物质,现在 可在哪里找到,如何利用这些沉积物还原过去地球的环境:地球氧气 从哪里米,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什么样,哺乳动物和人类是何时出现的, 海洋在其中起了何种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地球生命起源:古生代的海洋生物: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出现与海洋的 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 2
2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针对全校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课程之后,可获 得更广阔的科学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具体如下:(1)使学生能掌握海洋科学的 基本知识点,了解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充分认识海洋在人类社会起源和 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让学生了解海洋科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中的应用,激发学生了解和参与海洋事业的兴趣;(3)海洋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土, 可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思考,并与自身的不同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相结合;(4) 海洋涉及领土主权、气候变化、海岸带开发利用等多个国际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理性、 全面分析国际热点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 (5)通过通识课程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实践 检验真理的方法论,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让学 生成为专业知识与品格修养兼具的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地球生命之源——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出现和演化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于海洋的关系; 2.理解人类文明的出现与演化与海洋环境演化变迁的关系; 3.思考与讨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与海洋有何关联。 4.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工作方法,培养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树立科技强国 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海洋与地球生物演化 1.主要内容 在过去的 6 亿年中,已有过 6 次大的构造海面变化事件,海面变化幅 度达 500 米量级,海洋之水从哪里来;海洋中沉积了什么物质,现在 可在哪里找到,如何利用这些沉积物还原过去地球的环境;地球氧气 从哪里来,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什么样,哺乳动物和人类是何时出现的, 海洋在其中起了何种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地球生命起源;古生代的海洋生物;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出现与海洋的 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
第二节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出现 1.主要内容 考古研究和历史记录表明,距今600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加速,农 业发展与基本社会生活概念的建立。与此同时,全新世(过去1.2万 年的历史时期)海面经历了快速上升,约在7000年前达到现今水平。 两者的同步性,是巧合还是必然,海洋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出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进/海退:全新世海平面变化:人类文明与海洋的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人类文明产生的时间和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有什么关系?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1.主要内容 目前人类的居住和生产生活大量依赖海洋,海岸带是我们生存的重要 家园,海洋为我们提供能源、物质和生存环境,同时海洋又极大影响 着气候,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岸带:海洋与全球变化:全球海洋经济 3.问题与应用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未来,海洋在其中充当何种角色?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结合每个学生各自的专业知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方 向,与海洋科学有何关系?未来海洋科学的发展会给你的专业和行业带来什么样可能 的改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结合网络公共平台慕课与课堂讨论等方式进 行教学,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第二章海洋是聚宝盆—一海洋地质特征与海底矿产资源 目的与要求 1,理解海底扩张学说与海底地貌的形成与特征 2.了解海底热液活动与海底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重谨、求实、新的利学工作方法,培养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树立科技强国科技 报国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内容 3
3 第二节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出现 1.主要内容 考古研究和历史记录表明,距今 6000 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加速,农 业发展与基本社会生活概念的建立。与此同时,全新世(过去 1.2 万 年的历史时期)海面经历了快速上升,约在 7000 年前达到现今水平。 两者的同步性,是巧合还是必然,海洋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出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进/海退;全新世海平面变化;人类文明与海洋的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人类文明产生的时间和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有什么关系?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1. 主要内容 目前人类的居住和生产生活大量依赖海洋,海岸带是我们生存的重要 家园,海洋为我们提供能源、物质和生存环境,同时海洋又极大影响 着气候,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岸带;海洋与全球变化;全球海洋经济 3. 问题与应用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未来,海洋在其中充当何种角色?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结合每个学生各自的专业知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方 向,与海洋科学有何关系?未来海洋科学的发展会给你的专业和行业带来什么样可能 的改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结合网络公共平台慕课与课堂讨论等方式进 行教学,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第二章 海洋是聚宝盆——海洋地质特征与海底矿产资源 (一) 目的与要求 1.理解海底扩张学说与海底地貌的形成与特征 2.了解海底热液活动与海底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工作方法,培养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树立科技强国科技 报国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1.主要内容 海底扩张学说的形成,有何证据可以证明真的发生过海底扩张:大洋 底部独特地貌形态的特征,以及形成与演化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底扩张;古地磁与深海钻探:洋底火山:中央海岭与洋中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的形成? 第二节海底热液活动与海底矿产资源 1.主要内容 海底热液活动活动风域独特的环境特征,形成独特的“黑暗食物链” 可能对研究生命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海底有大量矿产资源,可作为 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储备。目前人类对海底的了解还不够深,还 有大量的科学考察项目正在研究海底这一重要的环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底热液活动:深海黑烟囱:海底锰结核:天然气水合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海底地貌的演化会如何发展?海底矿产资源应该如何开发利用? 我国目前对深海热液区、深海黑烟肉、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开发状 况如何,处于世界何等水平,有哪些重大突破?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结合每个学生各自的专业知识,海底地形和海底资源开发可能对人类活 动产生何种影响?你所在的学科和专业是否会和海底资源利用产生关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结合网络公共平台幕课与课堂讨论等方式进 行教学,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第三章电影“后天”的真相—物理海洋与全球变化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物理海洋学基本的研究内容和海洋动力过程(波浪、潮汐、大洋环 流、ENSO、海啸、飓风): 2.了解如新仙女木事件等气候突变事件,及其与海洋动力过程的关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工作方法,培养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树立科技强国科技 报国的远大志向
4 第一节 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1. 主要内容 海底扩张学说的形成,有何证据可以证明真的发生过海底扩张;大洋 底部独特地貌形态的特征,以及形成与演化过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底扩张;古地磁与深海钻探;洋底火山;中央海岭与洋中脊;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的形成? 第二节 海底热液活动与海底矿产资源 1. 主要内容 海底热液活动活动区域独特的环境特征,形成独特的“黑暗食物链”, 可能对研究生命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海底有大量矿产资源,可作为 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储备。目前人类对海底的了解还不够深,还 有大量的科学考察项目正在研究海底这一重要的环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底热液活动;深海黑烟囱;海底锰结核;天然气水合物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海底地貌的演化会如何发展?海底矿产资源应该如何开发利用? 我国目前对深海热液区、深海黑烟囱、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开发状 况如何,处于世界何等水平,有哪些重大突破?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结合每个学生各自的专业知识,海底地形和海底资源开发可能对人类活 动产生何种影响?你所在的学科和专业是否会和海底资源利用产生关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结合网络公共平台慕课与课堂讨论等方式进 行教学,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第三章 电影“后天”的真相——物理海洋与全球变化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物理海洋学基本的研究内容和海洋动力过程(波浪、潮汐、大洋环 流、ENSO、海啸、飓风); 2.了解如新仙女木事件等气候突变事件,及其与海洋动力过程的关系。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工作方法,培养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树立科技强国科技 报国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理海洋学与海洋动力过程 1.主要内容 介绍物理海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重要的海洋动力过 程如潮汐、波浪、大洋环流的动力与成因,以及ESO、海啸、飓风等 与海洋动力过程相关的灾害的形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理海洋:海洋动力过程:潮汐,波浪,大洋环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海洋中的潮汐、波浪和大洋环流的形成?ES0事件是如何出 现的? 第二节新仙女木事件与电影“后天 1.主要内容 介绍新仙女木事件。电景影“后天”的场景是否会在现实出现尚未可知, 但科学研究表明它曾经出现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新仙女木事件是末 次冰期向全新世时渡的急脚升温过程中最后一次快速降温变冷事件, 以丹麦冰缘沉积物中发现的北极苔原植物仙女木命名,是迄今在冰芯 陆地和海洋沉积物的古气候记录中研究最为详细的一次快速气候变冷 事件。新仙女木期的起讫时间为距今1.25万~1.15万年。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Broecker等人在国际权威刊物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认为 热盐环流的停止或减弱是造成此现象的主因,这也正是电影“后天” 的科学依据。什么是热盐环流,为何热盐环流会造成全球气候突变, 目前的地球是否还存在气候突变的可能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新仙女木事件:气候突变:热盐环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电影后天中的场景是否有可能发生,其科学依据是什么?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通过对电影后天的观看与思考,海洋如何通过其动力过程影响全球环境, 类似后天中的场景是否有可能在现代地球中出现,需要何种条件,万一这样的突变发 生,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教师讲授与音视频资料结合,并加入网络公 共平台慕课与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5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理海洋学与海洋动力过程 1. 主要内容 介绍物理海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重要的海洋动力过 程如潮汐、波浪、大洋环流的动力与成因,以及 ENSO、海啸、飓风等 与海洋动力过程相关的灾害的形成。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理海洋;海洋动力过程;潮汐,波浪,大洋环流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海洋中的潮汐、波浪和大洋环流的形成?ENSO 事件是如何出 现的? 第二节 新仙女木事件与电影“后天” 1. 主要内容 介绍新仙女木事件。电影“后天”的场景是否会在现实出现尚未可知, 但科学研究表明它曾经出现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新仙女木事件是末 次冰期向全新世过渡的急剧升温过程中最后一次快速降温变冷事件, 以丹麦冰缘沉积物中发现的北极苔原植物仙女木命名,是迄今在冰芯、 陆地和海洋沉积物的古气候记录中研究最为详细的一次快速气候变冷 事件。新仙女木期的起讫时间为距今 1.25 万~1.15 万年。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 Broecker 等人在国际权威刊物 Science 杂志发表论文,认为 热盐环流的停止或减弱是造成此现象的主因,这也正是电影“后天” 的科学依据。什么是热盐环流,为何热盐环流会造成全球气候突变, 目前的地球是否还存在气候突变的可能性?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新仙女木事件;气候突变;热盐环流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电影后天中的场景是否有可能发生,其科学依据是什么?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通过对电影后天的观看与思考,海洋如何通过其动力过程影响全球环境, 类似后天中的场景是否有可能在现代地球中出现,需要何种条件,万一这样的突变发 生,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教师讲授与音视频资料结合,并加入网络公 共平台慕课与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