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55.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m和m,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 A.m+m;B.m·m2:C 56.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共设n站,若每站水准测量中误差为m,则该路线水准测量中误差为 A.√n×m; B. m/ C. mx n 57.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0.05m,则该基线的相 对误差为() A.0.0000925:B.1/11000;C.1/10000 58.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 求 A.100m±0.025m:B.200m±0.040m:C.150m±0.035m 59.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nxm n 60.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A 1.小三角锁近似平差主要考虑() A.测角误差: B.基线误差 起始边方位角的误差 62.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A.归零差 B.测回差 C.2C互差 63.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高差减红面高差±0.1m应不超过() A. 2 mm b. 3 mm: C. 5 mm 64.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M A D/AD) (DIf) 65.在两端有基线的小三角锁基线闭合差的计算中,传距角、b是用() A.实测角值B.经过第二次改正后的角值C.经过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角值 66.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A.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B.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C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54.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55. 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m1 和 m2 ,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 ) A. 2 2 2 m1 + m ; B. 2 2 2 m1 m ; C. ( ) 2 2 2 m1 + m 56. 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共设n站,若每站水准测量中误差为m,则该路线水准测量中误差为 ( ) A. nm ; B.m/ n ; C.mn 57. 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 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 0.05m,则该基线的相 对误差为( ) A.0.0000925; B.1/11000; C.1/10000 58. 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 1/5000 的要 求 A.100m 0.025m; B.200m 0.040m; C.150m 0.035m 59. 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A. nm ; B.m/n; C.m/ n 60. 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 230º,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 A. − x,+y B. + x,−y C. − x,−y 61. 小三角锁近似平差主要考虑( ) A.测角误差; B.基线误差; C.起始边方位角的误差 62. 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 A.归零差; B.测回差; C. 2C 互差 63. 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高差减红面高差 0.1m 应不超过( ) A.2mm B.3mm; C.5mm 64. 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 A. D M K = B. (D D ) K = / 1 ; C. ( ) = D D f K / 1 65. 在两端有基线的小三角锁基线闭合差的计算中,传距角 i a 、 i b 是用( ) A.实测角值 B.经过第二次改正后的角值 C.经过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角值 66. 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 A.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B.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C.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67.在全圆测回法中,同一测回不同方向之间的2C值为-18”、+2”、0+10”,其2C互 差应为 A.28″ B.-18 68.基线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表示形式为() A.平均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B.丈量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C.平均值 中误差与丈量值之和之比 69.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70.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A.选点、测角、量边; B.埋石、造标、绘草图; C.距离丈量、水准 测量、角度测量 71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72.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73小三角测量的外业主要工作为()。 A.角度测量:B.基线丈量:C.选点、测角、量基线 74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高程之差;B.平距;C.间距 75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K+C BD=Kn cosa C dKncos a 76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来判断 A.助曲线;B.首曲线:C.高程注记 77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i=5%,从坡脚A 到坡顶B来选择路线 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A 10mm: B 20mm C 25mm 78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 η9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的方法。 A距离和高差:B水平距离和高差。C距离和高程 80.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67. 在全圆测回法中,同一测回不同方向之间的2C值为 −18 、+ 2、0,+10 ,其 2C 互 差应为( ). A.28″ B.-18″ C.1.5″ 68. 基线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表示形式为( ) A.平均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 B.丈量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 C.平均值 中误差与丈量值之和之比 69.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70.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 A.选点﹑测角﹑量边; B.埋石﹑造标﹑绘草图; C.距离丈量﹑水准 测量﹑角度测量 71.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 A. 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 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72.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 A. 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 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C.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73.小三角测量的外业主要工作为( )。 A. 角度测量; B. 基线丈量; C. 选点、测角、量基线 74.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 A. 高程之差; B. 平距; C. 间距 75.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 A. D= Kn + C ; B. D= Kn cos C. D= Kn a 2 cos 76.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 )来判断。 A. 助曲线; B. 首曲线; C. 高程注记 77.在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 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 i = 5 %,从坡脚 A 到坡顶 B 来选择路线, 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 A. 10mm; B. 20mm C. 25mm 78.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 )之比,再乘以 100%。 A.高差与其平距; B. 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79 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的方法。 A 距离和高差; B 水平距离和高差。 C 距离和高程 80.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
A平距大则坡度小;B平距大则坡度大,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81.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 关系为() A.B与M无关B.b与M成正比;C.b与M成反比 82.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B.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C.计曲线 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83.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84.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 A.25mm;B.3mC.0.05×M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8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 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15m;B.20m;C.30m 86在进行大(小)平板仪定向时,直线定向时所用图上的直线长度有关,定向多用的直线 愈短,定向精度()。 A.愈精确:B愈差:C.不变 (二)道路工程测量知识(87-102题) 87用经纬仪观测某交点的右角,若后视读数为200‰°00′00″,前视读数为0°00′00″, 则外距方向的读数为() A.100°B.80°C.280 88.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 A.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B.实际里程小雨原桩号;C.原桩号测错 89.采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时,其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圆心角的()。 A.2倍 B.1/2 90.已知某弯道的转角为a,圆曲线的半径为80m,查表所得测设元素值为T、L、E、D,则 该圆曲线的实际测设元素值应为() A.0.80T、0.80L、0.08E、0.80D;B.1.25T、1.25L、1.25E、1.25D;C.T、L、E、D, 91.公路中线测量在纸上定好线后,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 A.放点、穿线、交点:B.计算、放点、穿线;C计算、交点、放点 92复曲线测设时,已知主曲线半径为,其切线长为T1,基线长为a,则副曲线半径副 为(
A 平距大则坡度小; B 平距大则坡度大, C 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81.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 b,测图比例尺为: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 关系为( ) A. B 与 M 无关 B. b 与 M 成正比; C. b 与 M 成反比 82.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 A.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 B. 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C. 计曲线、 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83.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 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 .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84.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 ) A.25mm; B.3mm C. 0.05×M mm(M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8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 3cm,对于比例尺为 1/500 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 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 A. 15m; B.20m; C.30m 86.在进行大(小)平板仪定向时,直线定向时所用图上的直线长度有关,定向多用的直线 愈短,定向精度( )。 A.愈精确; B.愈差; C.不变 (二)道路工程测量知识(87-102 题) 87.用经纬仪观测某交点的右角,若后视读数为 200‰°00′00″,前视读数为 0°00′00″, 则外距方向的读数为( )。 A. 100° B. 80° C. 280° 88.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 )。 A.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 B.实际里程小雨原桩号; C.原桩号测错 89.采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时,其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圆心角的( )。 A.2 倍 B. 1/2; C. 2/3 90.已知某弯道的转角为 a,圆曲线的半径为 80m,查表所得测设元素值为 T、L、E、D,则 该圆曲线的实际测设元素值应为( )。、 A.0.80T、0.80L、0.08E、0.80D; B.1.25T、1.25L、1.25E、1.25D;C.T、L、E、D, 91.公路中线测量在纸上定好线后,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 )。 A.放点、穿线、交点;B.计算、放点、穿线;C 计算、交点、放点 92.复曲线测设时,已知主曲线半径为 R主 ,其切线长为 T1,基线长为 a,则副曲线半径 R 副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