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 (2)推动(暗示或铺垫)故事情节 (3)烘托或映衬人物形象 (4)表达(寄托、暗示或揭示)主题 8.小说的主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 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9.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1)从小说的题目人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设 置悬念: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推动情节的 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 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手。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 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 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 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 时,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这样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5)从文中能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人手。 10.对小说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1)表达方式。 (2)修辞方式。 (3)表现方法。 (4)结构方式。 11.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 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使 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人胜。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2..小说一般有哪几种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 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 着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使 内容更加完整。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13.小说叙述中各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1)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 (2)推动(暗示或铺垫)故事情节; (3)烘托或映衬人物形象; (4)表达(寄托、暗示或揭示)主题。 8. 小说的主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 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9.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1)从小说的题目人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设 置悬念;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推动情节的 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 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手。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 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 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 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 时,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这样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5)从文中能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人手。 10. 对小说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1)表达方式。 (2)修辞方式。 (3)表现方法。 (4)结构方式。 11.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 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使 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人胜。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2..小说一般有哪几种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 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 着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使 内容更加完整。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13.小说叙述中各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増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 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4.常见的描写方式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1)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2)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和性格特征。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 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 果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 现出主题。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 想 15.对小说表达技巧方面的题目,一般怎样来组织答案? (1)小说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 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 容)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 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16.小说探究性题目的设置一般有哪些特点? (1)设题情境紧扣文本: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释,联系自己的实际来阐述 此时考生不能游离文本内涵凭自己固有的知识随意肯定或否定,必须根据文本所 提供的有关信息有所发现。 ②)设题角度的多样性:有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多维解读,有对人物安排的匠 心的思考,有对小说结构的特色的探讨,有对重要情节作用的思辨。 (3)设题内容的开放性:要求考生多元思维,适度开放,允许考生有不同的 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力争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对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这是展示才华、展现创新能力的极佳平台,具有极大的 的鼓舞作用。答案的不确定性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 17.就小说来讲主要有哪些探究的命题类型?请谈谈的看法 (1)文本研讨类。 (2)个性解读类。 (3)知识积淀类。 (4)联系现实类。 (5)技巧分析类。 【散文】 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通过阅读,初步把 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 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把握全文。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 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然后,再一 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 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题、是非题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 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4. 常见的描写方式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1)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2)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和性格特征。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 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 果。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 现出主题。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 想。 15.对小说表达技巧方面的题目,一般怎样来组织答案? (1)小说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 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 容)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 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16. 小说探究性题目的设置一般有哪些特点? (1)设题情境紧扣文本: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释,联系自己的实际来阐述。 此时考生不能游离文本内涵凭自己固有的知识随意肯定或否定,必须根据文本所 提供的有关信息有所发现。 (2)设题角度的多样性:有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多维解读,有对人物安排的匠 心的思考,有对小说结构的特色的探讨,有对重要情节作用的思辨。 (3)设题内容的开放性:要求考生多元思维,适度开放,允许考生有不同的 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力争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对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这是展示才华、展现创新能力的极佳平台,具有极大的 的鼓舞作用。答案的不确定性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 17.就小说来讲主要有哪些探究的命题类型?请谈谈的看法。 (1)文本研讨类。 (2)个性解读类。 (3)知识积淀类。 (4)联系现实类。 (5)技巧分析类。 【散 文】 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通过阅读,初步把 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 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把握全文。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 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然后,再一 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 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题、是非题
填空题、简答题等。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对于选择题的选 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 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除了应该采用上面介绍过的答题方法来答题之外,答题时还要 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 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 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 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 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一)命题特点 1.词语理解 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散文试 题考査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 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 型的词语: (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 (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 (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 (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2.句子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散文阅读主要的命题形式。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 是指以下几种语句:①.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②.使用了修辞、内 涵丰富的句子;③.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 结句以及过渡句;④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 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 (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3.筛选整合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散文阅读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 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 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是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 求概括说明。 4.技巧分析
填空题、简答题等。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对于选择题的选 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 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除了应该采用上面介绍过的答题方法来答题之外,答题时还要 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 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 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 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 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 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一)命题特点 1.词语理解 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散文试 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 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 型的词语: (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 的词 语; (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 : (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 (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2. 句子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散文阅读主要的命题形式。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 是指以下几种语句:①..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②.使用了修辞、内 涵丰富的句子;③.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 结句以及过渡句;④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 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 (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3. 筛选整合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散文阅读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 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 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是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 求概括说明。 4.技巧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 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表 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主次、详略、线索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铺垫、伏笔、 过渡、照应、衔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 反复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 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 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 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4)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5.物象分析 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 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人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是 (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意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形象分析 散文是以写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 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 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是归纳概括散文中的意象或 形象,二是考查形象的作用。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 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 题形式是 (1.)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2.)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 (3.)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 (4.)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7.语言修辞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 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2)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8.布局谋篇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首段(末段)的作用。(或:文章主要写……,却又从……写起,作 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或:文章末尾引用某某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这对表现文章的 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或: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 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表 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主次、详略、线索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铺垫、伏笔、 过渡、照应、衔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 反复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 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 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 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4)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5. 物象分析 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 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人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是: (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意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形象分析 散文是以写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 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 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是归纳概括散文中的意象或 形象,二是考查形象的作用。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 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 题形式是: (1.)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2.)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 (3.)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 (4.)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7.语言修辞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 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2)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8.布局谋篇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首段(末段)的作用。(或:文章主要写……,却又从……写起,作 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或:文章末尾引用某某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这对表现文章的 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或: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