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原理:“增量法” ●产生x和y两个方向的“走步”信号,据此指 示电子束偏移或绘图笔动作。 x走步=△x/step y走步=△y/step 其中 △x,△y-直线起始点到终止点x,y方向 上的位移量, step-设备的单位步长。 ◆各种方法的不同点 ● 判断、生成x,y信号的过程和方法不同 。发送的命令不同 ● 各自更为适应的设备对象不同
基本原理: “增量法” z 产生 x 和 y 两个方向的 “走步” 信号,据此指 示电子束偏移或绘图笔动作 。 x走步=△x/step y走步=△y/step 其中: △x, △y - 直线起始点到终止点x, y方向 上的位移量; step - 设备的单位步长。 各种方法的不同点 z 判断、生成 x, y信号的过程和方法不同 z 发送的命令不同 z 各自更为适应的设备对象不同
◆生成直线的常用算法 ●笔式绘图仪—一逐点比较法、正负法; ● 光栅扫描显示器— DDA法、Bresenham法 对称DDA法 简单DDA法
生成直线的常用算法 z 笔式绘图仪——逐点比较法、正负法; z 光栅扫描显示器——DDA法、Bresenham法 对称DDA法 简单DDA法
直线和直线图形 2.直线的属性 线宽 ●直线的宽度一般是在设备坐标下定义 ·把设备能产生的最小直线宽度作为基准, 再定义二倍宽或四倍宽的直线。 线型 ● 长度定义一般在用户坐标系下进行 Tline (x1,y1,x2,y2,dyl,dkl,It dyl:实线长度、d1:虚线长 度 1t:线型名
直线和直线图形 2. 直线的属性 线宽 z 直线的宽度一般是在设备坐标下定义 z 把设备能产生的最小直线宽度作为基准, 再定义二倍宽或四倍宽的直线。 线型 z 长度定义一般在用户坐标系下进行 Tline ( x1, y1, x2, y2, dy1, dk1, lt ) dy 1:实线长度、dk 1:虚线长 度 lt :线型名
(x2,y2) (c,y) dyl dkl ang (x,y) ●虚线生成步骤: ①设线段长部分和: dem 0 线段长: S旺=V2-2+02-12
dkl dyl SL ( x1 , y1 ) ang ( tx,ty ) ( x2 , y2 ) z 虚线生成步骤: ① 设线段长部分和: dem = 0 线段长: 2 2 1 2 2 1 SL = (x − x ) + (y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