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标准的真核细胞周期、发育基因表达调控; 2.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 3.了解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发育基因表达模型动物 授课方式:讲授 (十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4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核酸的提取、分离、电泳和测序;聚合酶链式反应;DNA 重组;探针制备与分子杂交技术;DNA分子标记:;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生 物芯片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NA组学研究。 教学要求 1.掌握核酸的提取、分离、电泳和测序、聚合酶链式反应、DNA重组、杂交 技术、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RNA组学研究; 2.理解探针制备、生物芯片技术 3.了解DNA分子标记、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论文,20%;PPT制作,20% (2)期末考核:笔试,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王曼莹.《分子生物学》.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朱玉贤等.《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徐晋麟等.《现代遗传学原理》.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本杰明户因编著,余龙等译.《基因Ⅷ》.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撰写人:迟彦 审核人:侯义龙 课程负责人:曹阳 11
11 1.掌握标准的真核细胞周期、发育基因表达调控; 2.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 3.了解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发育基因表达模型动物。 授课方式:讲授 (十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4 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核酸的提取、分离、电泳和测序;聚合酶链式反应;DNA 重组;探针制备与分子杂交技术;DNA 分子标记;基因组文库和 cDNA 文库;生 物芯片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NA 组学研究。 教学要求: 1.掌握核酸的提取、分离、电泳和测序、聚合酶链式反应、DNA 重组、杂交 技术、基因组文库和 cDNA 文库、RNA 组学研究; 2.理解探针制备、生物芯片技术; 3.了解 DNA 分子标记、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论文,20 %;PPT 制作,20 %。 (2)期末考核:笔试,60 %。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王曼莹.《分子生物学》.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年. (2)主要参考书: 朱玉贤等.《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徐晋麟等.《现代遗传学原理》.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 本杰明户因编著,余龙等译.《基因Ⅷ》.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 撰写人:迟 彦 审核人:侯义龙 课程负责人:曹 阳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学时:32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学分:1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开课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5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对本课程的需求,了 解生物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包括生物物质的性质鉴定、含量测定、 生化分离技术的原理(包括盐析、等电点分离技术、电泳技术、色谱技术等)、 分离纯化目的物质,以及对目的蛋白的鉴定和含量测定。通过学生的独立实验设 计和实践,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以及对生命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电泳仪、电泳槽、电子天平、离心机、层析 配套装置等。各种玻璃器材,如:蒸馏装置、试管、离心管、锥形瓶、移液器 层析柱、研磨器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学时实验实验|每组 号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分配类型要求人数 1.通过本实验学习和掌握邻 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含量的原 单糖的测定 理和方法 邻甲苯胺法 4综合必做4 2.学习和掌握班氏试剂法检 测尿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1.了解酶的特异性催化作 用,激活剂、抑制剂、pH、 2酶的因素|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4综合必做4 学习淀粉酶活性定性鉴 定的原理和方法 肝脏中酮体的生了解肝脏中酮体生成的原 理和操作技术 4综合必做4 聚丙烯酰胺电泳|复习有关同工酶的知识 4分离乳酸脱氢酶/2.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同工酶 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底物8综合必做4 染色技术及有关原理 5INA提取、聚合,.掌握动物组织DNA提取的12综合必做4
12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 学 时:32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 学 分:1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开课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5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5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对本课程的需求,了 解生物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包括生物物质的性质鉴定、含量测定、 生化分离技术的原理(包括盐析、等电点分离技术、电泳技术、色谱技术等)、 分离纯化目的物质,以及对目的蛋白的鉴定和含量测定。通过学生的独立实验设 计和实践,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以及对生命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电泳仪、电泳槽、电子天平、离心机、层析 配套装置等。各种玻璃器材,如:蒸馏装置、试管、离心管、锥形瓶、移液器、 层析柱、研磨器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每组 人数 1 单糖的测定—— 邻甲苯胺法 1.通过本实验学习和掌握邻 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含量的原 理和方法 2.学习和掌握班氏试剂法检 测尿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4 综合 必做 4 2 酶的影响因素 1.了解酶的特异性催化作 用,激活剂、抑制剂、pH、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2.学习淀粉酶活性定性鉴 定的原理和方法 4 综合 必做 4 3 肝脏中酮体的生 成 了解肝脏中酮体生成的原 理和操作技术 4 综合 必做 4 4 聚丙烯酰胺电泳 分离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1.复习有关同工酶的知识 2.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底物 染色技术及有关原理 8 综合 必做 4 5 DNA 提取、聚合 1.掌握动物组织 DNA 提取的 12 综合 必做 4
酶以及琼脂糖凝原理和方法。 胶电泳 2.掌握PR基因扩增的基 本原理和和方法。 3.掌握琼脂糖凝跤电泳分 离DNA的原理及方法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在独立完成实验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字迹整洁、书写规 范,格式正确、内容完整,分析正确、讨论充分,并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5分)。 1)态度端正,预习报告认真 (1分 2)操作较规范,效果较好; (1分) 3)报告项目齐全(目的、原理、主要仪器和试剂、操作、结果、分析等); 分 4)字迹工整、叙述清楚 (0.5分) 5)分析正确、合理,结果基本正确 (1分 6)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0.5分) 2.考核方式: 1)跟踪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室常识、实验 技能的掌握和实验报告等方面 2)期末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性 思维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各部分成绩比例: 实验习惯占10%(其中考勤占5%),实验报告占50%,期末操作考试4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自编教材(2010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指导》 (2)主要参考书 从峰松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中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ε 年年年 何忠效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中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李建武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4 撰写人:李文哲 审核人:李清 课程负责人:李文哲
13 酶以及琼脂糖凝 胶电泳 原理和方法。 2. 掌握 PCR 基因扩增的基 本原理和和方法。 3.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 离DNA 的原理及方法。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在独立完成实验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字迹整洁、书写规 范,格式正确、内容完整,分析正确、讨论充分,并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5 分)。 1) 态度端正,预习报告认真; (1 分) 2) 操作较规范,效果较好; (1 分) 3) 报告项目齐全(目的、原理、主要仪器和试剂、操作、结果、分析等); (1 分) 4) 字迹工整、叙述清楚; (0.5 分) 5) 分析正确、合理,结果基本正确; (1 分) 6) 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0.5 分) 2.考核方式: 1) 跟踪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室常识、实验 技能的掌握和实验报告等方面。 2) 期末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性 思维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 各部分成绩比例: 实验习惯占 10%(其中考勤占 5%),实验报告占 50%,期末操作考试 4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自编教材(2010 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指导》 (2)主要参考书: 从峰松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中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年. 何忠效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中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 李建武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4 年. 撰写人:李文哲 审核人:李 清 课程负责人:李文哲
《医用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 Medical Physics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48 学分 3 先修课程:微积分初步和矢量运算 适用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中药学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简介 《医用物理》是临床、口腔、医学检验、中药等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 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普通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物理学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力学基本定律 (4学时) 教学内容 1.1质点动力学 1.2刚体的转动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熟练掌握力学单位制和量纲,掌握力的种类 熟练掌握牛顿定律的应用 掌握功的定义和各种力所做的功,掌握动能的定义和动能定理; 掌握物体系的势能和不同保守力的势能表示; 熟练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掌握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刚体饶固定转轴的动力学力矩、转动惯量和转动定律;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物质的弹性 (2学时) 教学内容 2.1应力和应边 2.2弹性模量 2.5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教学要求 掌握应力和应边的概念,掌握弹性模量的定义; 掌握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流体的趔动 (2学时) 教学内容: 3.1理想流体的稳定性 3.2伯努利方程 3.4血液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描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模型;
14 《医用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edical Physics 总学时: 48 讲授学时:48 学分: 3 先修课程:微积分初步和矢量运算 适用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中药学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医用物理》是临床、口腔、医学检验、中药等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 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普通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物理学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力学基本定律 (4 学时) 教学内容: 1.1 质点动力学 1.2 刚体的转动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熟练掌握力学单位制和量纲,掌握力的种类; 熟练掌握牛顿定律的应用; 掌握功的定义和各种力所做的功,掌握动能的定义和动能定理; 掌握物体系的势能和不同保守力的势能表示; 熟练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掌握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刚体饶固定转轴的动力学力矩、转动惯量和转动定律;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物质的弹性 (2 学时) 教学内容: 2.1 应力和应边 2.2 弹性模量 2.5 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教学要求: 掌握应力和应边的概念,掌握弹性模量的定义; 掌握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流体的运动 (2 学时) 教学内容: 3.1 理想流体的稳定性 3.2 伯努利方程 3.4 血液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描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模型;
掌握伯努利方程的推导,熟练掌握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熟练掌握动量定理在流体中的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振动和波动 (4学时) 教学内容 4.1简谐运动 4.2简谐运动的合成 4.3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4.4简谐波 4.5惠更斯原理 4.6波的干涉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简谐振动中各物理量,掌握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 掌握简谐振动能量的求解,掌握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 掌握单摆和复摆模型,掌握简谐振动的合成; 了解阻尼振动,了解受迫振动,了解振动的分解; 熟练掌握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熟练掌握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熟练掌握波动方程、波速的求解 掌握惠更斯原理和波的衍射特征 掌握波的迭加原理和波的干涉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声波和超声波 (2学时) 教学内容 5.1声波 5.2多普勒效应 5.3超声波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声波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了解多普勒效应现象 熟练掌握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液体的表面现象 (2学时) 教学内容: 6.1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6.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6.3毛细现象 教学要求 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的分析及计算 熟练掌握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静电场 (8学时) 教学内容 7.1电场电场强度
15 掌握伯努利方程的推导,熟练掌握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熟练掌握动量定理在流体中的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振动和波动 (4 学时) 教学内容: 4.1 简谐运动 4.2 简谐运动的合成 4.3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4.4 简谐波 4.5 惠更斯原理 4.6 波的干涉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简谐振动中各物理量,掌握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 掌握简谐振动能量的求解,掌握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 掌握单摆和复摆模型,掌握简谐振动的合成; 了解阻尼振动,了解受迫振动,了解振动的分解; 熟练掌握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熟练掌握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熟练掌握波动方程、波速的求解; 掌握惠更斯原理和波的衍射特征; 掌握波的迭加原理和波的干涉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声波和超声波 (2 学时) 教学内容: 5.1 声波 5.2 多普勒效应 5.3 超声波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声波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了解多普勒效应现象; 熟练掌握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液体的表面现象 (2 学时) 教学内容: 6.1 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6.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6.3 毛细现象 教学要求: 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的分析及计算; 熟练掌握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静电场 (8 学时) 教学内容: 7.1 电场 电场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