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理想与现实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大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 义,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 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积极实践,艰苦奋斗,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三、教学难点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理想的建立要以社会理想为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有 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 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可能变为现实。社会理想的实现也离不开具体的个人理想、奋斗目标和努 力方向。只有处理好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才有意义,才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2.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水上的桥梁。理想的大道并不是一帆 风顺的坦途,而是充满了汗水和艰辛。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大 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 做起,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成就事业,实现理想。 四、教学方法 讨论、案例教学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幻灯片、黑板 六、教学学时 三学时 七、教学内容 在结束了对“绪论”部分的学习以后,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一章的学习。本章的标题是“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从标题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一章是对我们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 把理想信念作为第一章,放在最前面,摆到最突出的位置,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很重要。理想是一个民 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进的向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理想、信念是我们心灵世界的核心,是现代社会人们 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的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和更加自觉地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 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主要阐述什么是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对人们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有什么
1 专题二 理想与现实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大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 义,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 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积极实践,艰苦奋斗,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三、教学难点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理想的建立要以社会理想为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有 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 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可能变为现实。社会理想的实现也离不开具体的个人理想、奋斗目标和努 力方向。只有处理好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才有意义,才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2.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水上的桥梁。理想的大道并不是一帆 风顺的坦途,而是充满了汗水和艰辛。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大 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 做起,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成就事业,实现理想。 四、教学方法 讨论、案例教学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幻灯片、黑板 六、教学学时 三学时 七、教学内容 在结束了对“绪论”部分的学习以后,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一章的学习。本章的标题是“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从标题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一章是对我们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 把理想信念作为第一章,放在最前面,摆到最突出的位置,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很重要。理想是一个民 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进的向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理想、信念是我们心灵世界的核心,是现代社会人们 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的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和更加自觉地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 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主要阐述什么是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对人们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有什么
重要意义:第二节,主要阐述了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这样一个大问题,要求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信仰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实践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名人名言: 李大钊: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先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一个目的地。若 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永无达到的日子。 雨果: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区别吗?动物生存而人则 生活。 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坚信这是个真理。 这些名人名言都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大 学生成才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这是大家经常说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一节的学习。这一节共 有两部分,即“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来看一个案例:生命清单(My life table)约翰·戈达德 远在44年之前的洛杉矶郊区,一个15岁没有见过任何世面的孩子,拟了一个表格,表上列出了他的梦想 清单: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驶大象、骆 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 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 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月球…这篇文章叫MY LIFE TABLE。他把每一项编了号,共有127个目标。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了乔治亚洲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他首次完 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他按计划逐个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59岁时,他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 有生之年我相信他的127个愿望都能会实现。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一生之中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 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他一生追逐自己的梦 想,真正地拥有了这个世界。 请同学们也列出自己一生的愿望,一分钟的时间,列出关键词即可,课后可以把实现的步骤和方法也 都列出来,一步一步用行动来接近、实现我们的人生愿望。很遗憾的是在当今这个社会,理想信念的教育 正逐渐的健忘。北京市一份调查显示,被试的605人中仅2.1%的家长要求子女有信仰。同题调查604名 学生,有坚定的信念被排在了倒处第二。当代大学生虽然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都是左 耳进右耳出,觉得它是一个大话空话。理想信念的教育也被认为是一个被遗忘的教育。所以今天我们有必 要对这个话题再好好重温一下。大学是人生的关键,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认真把握这只有一次的 人生历程,让它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一起看一个大一新生和毕业生的语录:“大学和高中相比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每天依然是学习,每 次考试后依旧是担心考试成绩。不同的只是大学里上网和睡觉的时间多了很多,压力也小了很多”。”“就 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 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多么无奈的话语
2 重要意义;第二节,主要阐述了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这样一个大问题,要求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信仰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实践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名人名言: 李大钊: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先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一个目的地。若 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永无达到的日子。 雨果: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区别吗?动物生存而人则 生活。 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坚信这是个真理。 这些名人名言都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大 学生成才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这是大家经常说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一节的学习。这一节共 有两部分,即“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来看一个案例:生命清单(My life table)约翰·戈达德 远在 44 年之前的洛杉矶郊区,一个 15 岁没有见过任何世面的孩子,拟了一个表格,表上列出了他的梦想 清单: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驶大象、骆 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 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 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月球……这篇文章叫 MY LIFE TABLE。 他把每一项编了号,共有 127 个目标。 16 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了乔治亚洲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他首次完 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 他按计划逐个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59 岁时,他完成了 127 个目标中的 106 个。 有生之年我相信他的 127 个愿望都能会实现。 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一生之中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 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 他一生追逐自己的梦 想,真正地拥有了这个世界。 请同学们也列出自己一生的愿望,一分钟的时间,列出关键词即可,课后可以把实现的步骤和方法也 都列出来,一步一步用行动来接近、实现我们的人生愿望。很遗憾的是在当今这个社会,理想信念的教育 正逐渐的健忘。北京市一份调查显示,被试的 605 人中仅 2。1%的家长要求子女有信仰。同题调查 604 名 学生,有坚定的信念被排在了倒处第二。当代大学生虽然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都是左 耳进右耳出,觉得它是一个大话空话。理想信念的教育也被认为是一个被遗忘的教育。所以今天我们有必 要对这个话题再好好重温一下。大学是人生的关键,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认真把握这只有一次的 人生历程,让它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一起看一个大一新生和毕业生的语录:“大学和高中相比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每天依然是学习,每 次考试后依旧是担心考试成绩。不同的只是大学里上网和睡觉的时间多了很多,压力也小了很多”。”“就 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 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多么无奈的话语
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从中我们也可以吸取教训,重新重视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共有两部分,即“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这个词,我们在中学、小学、甚至更早一些就接触到了,在小学、中学时我们就开始接受有关理 想教育的内容,开始了对未来的设想,其实这就是“理想”。当然这时的“理想”更多地还处于感性的阶 段,由于缺乏理论的基础,还带有很大的空想成分。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在政治、 思想和心理上逐渐成熟起来,这时的理想多了一些理性的成分,正在趋于成熟和稳定。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想呢?如何给理想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概念界定呢?“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 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为了进一步理解理想的含义,深化对理想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分析理想一般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理想在实践中产生,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理想一旦确 立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另一方面,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 现。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反复实践。离开实践,再美好的想象也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2)理想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首先,理想具有阶级性。不同时代,社会存在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即使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的理想,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先来看两段经典的论述: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的 理想是希望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永不改变:而奴隶则想获得人生自由。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有 着“达官贵人、光宗耀祖”的理想:而广大农民把“有地种”、“有饭吃”视为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律 师希望家家打官司:玻璃商则希望家家户户的门窗一夜之间被冰雹打碎:资产阶级的利益被隐藏在“自由、 平等、博爱”的面纱后面,希望发大财、赚大钱:而工人阶级则把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实现 共产主义为自己的理想。 “住在皇宫里的人与住在茅屋里的人想的是不一样的。”一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家) 其次,理想具有时代性。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总是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是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 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可见,理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们的理想必然会被打上那 个时代的烙印,通俗一些讲,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 当然,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也不断地调整、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比如:远古时代钻木取火的人们,绝对不会设计出长江三峡工程的蓝图:老牛拉破车的人们,也想不 到乘波音飞机旅行:刀耕火种的人们,更不能设计出电脑管理农业生产的方案。奴隶社会的斯巴达克起义, 仅有反抗奴隶主压迫,向往人身自由的理想,而绝对没想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 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从中我们也可以吸取教训,重新重视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共有两部分,即“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这个词,我们在中学、小学、甚至更早一些就接触到了,在小学、中学时我们就开始接受有关理 想教育的内容,开始了对未来的设想,其实这就是“理想”。当然这时的“理想”更多地还处于感性的阶 段,由于缺乏理论的基础,还带有很大的空想成分。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在政治、 思想和心理上逐渐成熟起来,这时的理想多了一些理性的成分,正在趋于成熟和稳定。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想呢?如何给理想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概念界定呢? “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 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为了进一步理解理想的含义,深化对理想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分析理想一般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理想在实践中产生,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理想一旦确 立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另一方面,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 现。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反复实践。离开实践,再美好的想象也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2)理想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首先,理想具有阶级性。不同时代,社会存在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即使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的理想,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先来看两段经典的论述: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的 理想是希望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永不改变;而奴隶则想获得人生自由。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有 着“达官贵人、光宗耀祖”的理想;而广大农民把“有地种”、“有饭吃”视为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律 师希望家家打官司;玻璃商则希望家家户户的门窗一夜之间被冰雹打碎;资产阶级的利益被隐藏在“自由、 平等、博爱”的面纱后面,希望发大财、赚大钱;而工人阶级则把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实现 共产主义为自己的理想。 “住在皇宫里的人与住在茅屋里的人想的是不一样的。” ——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家) 其次,理想具有时代性。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总是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是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 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可见,理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们的理想必然会被打上那 个时代的烙印,通俗一些讲,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 当然,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也不断地调整、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比如:远古时代钻木取火的人们,绝对不会设计出长江三峡工程的蓝图;老牛拉破车的人们,也想不 到乘波音飞机旅行;刀耕火种的人们,更不能设计出电脑管理农业生产的方案。奴隶社会的斯巴达克起义, 仅有反抗奴隶主压迫,向往人身自由的理想,而绝对没想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首先,理想具有现实性。理想不单纯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在现实中产生 的,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此,理想不仅表现为主观的外在形式,更有着客观的物质内容,是主观 和客观的统一。 另外,理想在现实中产生的同时,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理想具有转化为现实的 可能性,既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理想、幻想和空想的区别。这三个概念都有一个“想”字,这正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即都是人们的 一种想法、一种意志,都具备“意识”的主观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内容。理想是在现实中产生,在实践 中形成的,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幻想的内容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是对客观 的更高超越,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尚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但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将来有可能实现的。 比如古人曾经幻想“嫦娥奔月”,当时是不具备条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类已经能用航天飞 机把人送上月球,幻想也就变成了现实:空想的内容则纯粹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的随心所欲的想象,因此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人们应当树立理想,可以有幻想, 但不能有空想。 (4)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由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人类社会生活又具有多样性,因此,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想像的多 层次性决定了人们的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从理想的性质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也就是说理想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那么,评价一种理想是否科学有没有客观的标准呢?这个标准 是什么呢?有两条:一是,看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前进方 向:二是,看这种理想是不是符合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是衡量一种理想 科学与否的标准。 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常说的“有理想”就是指“有科学的理想”。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 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因 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从理想的层次上划分,有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第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长远理想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如共产主义理想:近期理想是指 较短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如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就是我国人 民的近期理想。 第四,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任何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都不只是个人的纯粹行动,而是要以社会为载体。 第五,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 (5)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也就是说理想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但理想不等于现
4 (3)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首先,理想具有现实性。理想不单纯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在现实中产生 的,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此,理想不仅表现为主观的外在形式,更有着客观的物质内容,是主观 和客观的统一。 另外,理想在现实中产生的同时,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理想具有转化为现实的 可能性,既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理想、幻想和空想的区别。这三个概念都有一个“想”字, 这正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即都是人们的 一种想法、一种意志,都具备“意识”的主观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内容。理想是在现实中产生,在实践 中形成的,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幻想的内容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是对客观 的更高超越,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尚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但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将来有可能实现的。 比如古人曾经幻想“嫦娥奔月”,当时是不具备条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类已经能用航天飞 机把人送上月球,幻想也就变成了现实;空想的内容则纯粹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的随心所欲的想象,因此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人们应当树立理想,可以有幻想, 但不能有空想。 (4)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由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人类社会生活又具有多样性,因此,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想像的多 层次性决定了人们的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从理想的性质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也就是说理想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那么,评价一种理想是否科学有没有客观的标准呢?这个标准 是什么呢?有两条:一是,看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前进方 向;二是,看这种理想是不是符合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是衡量一种理想 科学与否的标准。 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常说的“有理想”就是指“有科学的理想”。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 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因 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从理想的层次上划分,有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第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长远理想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如共产主义理想;近期理想是指 较短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如党中央提出的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就是我国人 民的近期理想。 第四,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任何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都不只是个人的纯粹行动,而是要以社会为载体。 第五,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 (5)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也就是说理想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但理想不等于现
实,理想所描绘的内容还不是现有的、己经实际存在的东西,不是对现实的模写,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正因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未来的预见, 因此,理想往往总是那样的美好,让人神往。 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 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的形成过程有知、情、意。外界信息在知(认知)、情(情感)、 意(意志)的作用下形成信念,信念还要付诸于一定的行为。信念最高的表现形式表现为信仰。 对于信念的含义,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信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来源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二,信念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的,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同时要受认识的制约。 第三,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不是单纯的认识或想法,而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2.信念的特征 关于信念的特征,大致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信念具有稳定性 对思想或事物的一般认识由于认同而内化为信念,经历了情感的深入,不仅具有了理智上的坚信不移, 而且得到了情感上的强烈支持,因此,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 会轻易改变。 比如,无数的革命先烈,即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大义凛然,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不 放弃自己信仰的“主义”:而“法轮功”在理论上、行为上都是极其荒谬的,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 的,是害人害己的,可还是有那么一小撮人顽固地坚持而不走正路。这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信念的稳 定性。 一个人对已经确立的信念,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反复的实践验证,确认其真正错误时才有可能改变。 案例:20世纪初发生的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 1895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如果宇宙是一座大厦,原子就是建造这座 大厦的最小单位一宇宙之砖。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笃信这个理论。然而,科学上的一系列发现,很快将物 理学界流行的观点打破。1895年X射线的发现,1897年电子的发现,1898年居里夫妇铀的发现等等。到 20世纪初,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原子之中还有原子核,周围还有电子。对于这些新的 发现,用原子论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原来笃信原子论的科学家陷入仿徨、苦闷之中,其中奥地利物理学 家玻尔曼等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竟然走上了集体自杀的道路。 以上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悲剧,科学家们的自杀固然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了信念的稳定性。正是由于信念具有稳定性,因此,对于错误信念者的教育、引导和转化就成为一项艰巨 的任务,具有长期性
5 实,理想所描绘的内容还不是现有的、已经实际存在的东西,不是对现实的模写,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正因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未来的预见, 因此,理想往往总是那样的美好,让人神往。 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 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的形成过程有知、情、意。外界信息在知(认知)、情(情感)、 意(意志)的作用下形成信念,信念还要付诸于一定的行为。信念最高的表现形式表现为信仰。 对于信念的含义,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信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来源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二,信念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的,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同时要受认识的制约。 第三,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不是单纯的认识或想法,而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2.信念的特征 关于信念的特征,大致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1)信念具有稳定性 对思想或事物的一般认识由于认同而内化为信念,经历了情感的深入,不仅具有了理智上的坚信不移, 而且得到了情感上的强烈支持,因此,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 会轻易改变。 比如,无数的革命先烈,即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大义凛然,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不 放弃自己信仰的“主义”;而“法轮功”在理论上、行为上都是极其荒谬的,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 的,是害人害己的,可还是有那么一小撮人顽固地坚持而不走正路。这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信念的稳 定性。 一个人对已经确立的信念,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反复的实践验证,确认其真正错误时才有可能改变。 案例:20 世纪初发生的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 1895 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如果宇宙是一座大厦,原子就是建造这座 大厦的最小单位——宇宙之砖。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笃信这个理论。然而,科学上的一系列发现,很快将物 理学界流行的观点打破。1895 年 X 射线的发现,1897 年电子的发现,1898 年居里夫妇铀的发现等等。到 20 世纪初,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原子之中还有原子核,周围还有电子。对于这些新的 发现,用原子论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原来笃信原子论的科学家陷入彷徨、苦闷之中,其中奥地利物理学 家玻尔曼等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竟然走上了集体自杀的道路。 以上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悲剧,科学家们的自杀固然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了信念的稳定性。正是由于信念具有稳定性,因此,对于错误信念者的教育、引导和转化就成为一项艰巨 的任务,具有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