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民族和国家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爱国主义的内涵与如何作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内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历史传统与时代价值: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含义: 3.如何作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怎样看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难点]:怎样才能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在人类社会产生阶级和国家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推动各民族历 史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鲜明的爱国激情的民族,这是它的光 荣传统与骄傲,是至今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真谛所在,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自发地、自觉地 把自己与祖国兴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心 中的根本原因。 想当年,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在“东亚病夫”的嘲笑声中,胸前挂着“我是中国人”字样的牌子, 昂首挺胸地走在美国的大街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摆脱种种干扰回到祖国。正是 靠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才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的业绩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社会水泥”和动员、鼓舞各族人民创造历史 的“思想旗帜”。如今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 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站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至高点,培养爱国之情,树立报 国之志,练就建国之才,实践效国之愿。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自人类历史上产生国家以来,爱国主义就成为全人类共同高擎的一面旗帜。但是,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国家、民族、阶级的人们对爱国主义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 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 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藠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 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总 是受一定的自然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政治结构、经济关系的影响。爱国感情主要表现为对自己 祖国、民族、人民、山河大地、灿烂历史和优秀文化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心:对人民事 业的忠诚,以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其实质是对自己祖国、民族的崇高社 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有很精辟的概括,他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 起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第三讲 民族和国家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爱国主义的内涵与如何作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内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历史传统与时代价值;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含义; 3.如何作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1. 如何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 怎样看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难点]:怎样才能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在人类社会产生阶级和国家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推动各民族历 史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鲜明的爱国激情的民族,这是它的光 荣传统与骄傲,是至今 56 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真谛所在,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自发地、自觉地 把自己与祖国兴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心 中的根本原因。 想当年,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在“东亚病夫”的嘲笑声中,胸前挂着“我是中国人”字样的牌子, 昂首挺胸地走在美国的大街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摆脱种种干扰回到祖国。正是 靠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才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的业绩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社会水泥”和动员、鼓舞各族人民创造历史 的“思想旗帜”。如今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 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站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至高点,培养爱国之情,树立报 国之志,练就建国之才,实践效国之愿。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自人类历史上产生国家以来,爱国主义就成为全人类共同高擎的一面旗帜。但是,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国家、民族、阶级的人们对爱国主义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 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 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 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总 是受一定的自然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政治结构、经济关系的影响。爱国感情主要表现为对自己 祖国、民族、人民、山河大地、灿烂历史和优秀文化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心;对人民事 业的忠诚,以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其实质是对自己祖国、民族的崇高社 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有很精辟的概括,他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 起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己经成为人们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规范:爱国主义也己经成为人们确定政治 立场、政治态度、判断政治是非的根本原则,也是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另外,我们也己 经把爱国主义写进了我国宪法。我国宪法规定:“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 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己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我们国 家评判人们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的最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衡量重大历史事件进步与否的最一般的 价值尺度,成为判断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以及一种学说、理论、思潮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的 标准。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巩固和发展的重 要的精神支柱。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推动我 们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激发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历史上,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这 面旗帜,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 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产生了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民族 精神中的瑰宝,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爱国主义的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她首先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代生息、繁衍的广表土地,就是我 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我们对祖国的爱就源于对这片哺育自己的土地的最朴素而真挚的爱。俗 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最初认识和熟悉的都是自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随着社 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增加了对祖国广阔土地及其风貌的认识,从而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扩大为 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毋庸讳言,我们生存的这片可爱的国土和世界上其他国土一样,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着一些 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虽不值得我们赞赏,却能激励我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加 倍努力去改造、改善这片国土,尽可能地减少、避免和消除这些不足之处,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因此, 为我们国土的富饶美丽而赞美、热爱她,是爱国的表现。不因为我们国土的某些不如人意而鄙视她、离 弃她,而是关心她、改善她和建设她,同样是爱国的表现,甚至是更重要的爱国表现。 案例: 无论是远离故乡的游子,还是远涉重洋的侨胞,都对故乡、故土有着深深的爱恋,他们常常随身珍 藏着一瓶家乡的水,或者一捧故乡的泥土,表达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1830年,波兰著名音 乐家肖邦在出国深造时,朋友送给他一瓶装满了祖国土地的泥土。在此后十余年的国外生活中,这瓶祖 国的泥土始终陪伴着他,给他颠沛流离的海外生活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他生命垂危之际,肖邦嘱附妹 妹:波兰的反动政府不许我的遗体运回华沙,但我希望至少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一个爱国音 乐家的拳拳赤子之心。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已经成为人们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规范;爱国主义也已经成为人们确定政治 立场、政治态度、判断政治是非的根本原则,也是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另外,我们也已 经把爱国主义写进了我国宪法。我国宪法规定:“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第五十五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 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我们国 家评判人们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的最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衡量重大历史事件进步与否的最一般的 价值尺度,成为判断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以及一种学说、理论、思潮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的 标准。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巩固和发展的重 要的精神支柱。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推动我 们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激发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历史上,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这 面旗帜,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 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产生了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民族 精神中的瑰宝,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爱国主义的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她首先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代生息、繁衍的广袤土地,就是我 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我们对祖国的爱就源于对这片哺育自己的土地的最朴素而真挚的爱。俗 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最初认识和熟悉的都是自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随着社 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增加了对祖国广阔土地及其风貌的认识,从而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扩大为 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毋庸讳言,我们生存的这片可爱的国土和世界上其他国土一样,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着一些 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虽不值得我们赞赏,却能激励我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加 倍努力去改造、改善这片国土,尽可能地减少、避免和消除这些不足之处,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因此, 为我们国土的富饶美丽而赞美、热爱她,是爱国的表现。不因为我们国土的某些不如人意而鄙视她、离 弃她,而是关心她、改善她和建设她,同样是爱国的表现,甚至是更重要的爱国表现。 案例: 无论是远离故乡的游子,还是远涉重洋的侨胞,都对故乡、故土有着深深的爱恋,他们常常随身珍 藏着一瓶家乡的水,或者一捧故乡的泥土,表达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 1830 年,波兰著名音 乐家肖邦在出国深造时,朋友送给他一瓶装满了祖国土地的泥土。在此后十余年的国外生活中,这瓶祖 国的泥土始终陪伴着他,给他颠沛流离的海外生活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他生命垂危之际,肖邦嘱咐妹 妹:波兰的反动政府不许我的遗体运回华沙,但我希望至少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一个爱国音 乐家的拳拳赤子之心。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历史证明:所有爱国者都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热爱自己的人民。我国古代尚且有许多忧国忧民, “为民请命”的爱国者,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无产阶级爱国者,更应该做到毛泽东高度赞扬鲁迅 先生所提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 “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也曾动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 和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华民族通过 各种实践活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着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是中华民 族对世界科学文化的重大贡献。 资料: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曾 起到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国的科学技术,曾在世界历史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据1975年出 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公元前6世纪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创造54项,中国占31项。直 到公元1500年止,在世界科学技术就成中,中国占将近58%,其他世界各国只占42%。在世界文明的 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以高度发达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祖国。 “祖国”这一概念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它有着由特定区域内的土地、海洋、山川等自然风貌和 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第二,它有着由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语言文化、历史传 统等社会关系而连成一体的国民;第三,它有着为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主权和安全而建立起来的实 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一一国家。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 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的、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 的社会共同体。而热爱、忠诚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则是这一环境和历史的产物。 因此,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概念,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 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 案例1: 美国人也讲爱国主义。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 国家做些什么!”他们富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是自恃“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 得骄傲的”。他们不仅一贯对国民、包括对儿童灌输这种思想,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就拿国旗来 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2001年“9.11”事件后,国旗的销售 量大幅度地增加。他们在很多产品,包括开心果、杏仁等小商品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连儿童 的电子游戏,都有组合国旗的类似项目。 案例2:天津的一家日资公司,开发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游戏软件,最终是日本取得胜利。面对高 额的报酬,我国的五名开发软件的大学生宁可不要高薪而愤然辞职,表现了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尚情操。 案例3: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李立的邻居是一个靠卖艺为生的 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 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 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
历史证明:所有爱国者都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热爱自己的人民。我国古代尚且有许多忧国忧民, “为民请命”的爱国者,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无产阶级爱国者,更应该做到毛泽东高度赞扬鲁迅 先生所提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 “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也曾动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 和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华民族通过 各种实践活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着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是中华民 族对世界科学文化的重大贡献。 资料: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曾 起到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国的科学技术,曾在世界历史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据 1975 年出 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公元前 6 世纪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创造 54 项,中国占 31 项。直 到公元 1500 年止,在世界科学技术就成中,中国占将近 58%,其他世界各国只占 42%。在世界文明的 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以高度发达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祖国。 “祖国”这一概念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它有着由特定区域内的土地、海洋、山川等自然风貌和 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第二,它有着由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语言文化、历史传 统等社会关系而连成一体的国民;第三,它有着为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主权和安全而建立起来的实 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国家。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 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的、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 的社会共同体。而热爱、忠诚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则是这一环境和历史的产物。 因此,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概念,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 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 案例 1: 美国人也讲爱国主义。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 国家做些什么!”他们富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是自恃“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 得骄傲的”。他们不仅一贯对国民、包括对儿童灌输这种思想,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就拿国旗来 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2001 年“9.11”事件后,国旗的销售 量大幅度地增加。他们在很多产品,包括开心果、杏仁等小商品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连儿童 的电子游戏,都有组合国旗的类似项目。 案例 2:天津的一家日资公司,开发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游戏软件,最终是日本取得胜利。面对高 额的报酬,我国的五名开发软件的大学生宁可不要高薪而愤然辞职,表现了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尚情操。 案例 3: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李立的邻居是一个靠卖艺为生的 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 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 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
“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 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 眼里噙满了泪水。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在自 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所谓历史的范畴,就是说它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 同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 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括: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光辉史册。 彭德怀同志一生刚直不阿,为了人民的利益他长时间蒙冤受屈,但他念念不忘祖国、不忘人民、不 忘养他的土地。他在临终前的遗言中说:“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 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父老乡亲。” 我们的国歌中有一句惊心动魄的歌词,就是“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并非艺术的夸张, 而是血写的史实。根据历史学家刘大年的推算,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的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以及被帝国主义残杀的人民,当以亿计。即以1亿人计算,他们的血肉之躯, 首足相连,围绕中国也可达四圈之多!这是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牺牲,是中华民族从警醒到崛起的历史 见证。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要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 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 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只有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一旦 出现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纷争,必然会导致各种势力争霸一方、内乱不己,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都将 遭到破坏,并给外敌入侵提供可乘之机。古往今来的一切爱国者,都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视 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秦始皇统一中国、昭君出塞、文成赴藏…这些留下了中华民族向往统一、各民族 相互融合的千古诗篇。飞越关山建奇功的西汉名将霍去病,“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抗击 倭寇的明代将领戚继光,以及1840年以来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无数先烈们谱写了中华民 族捍卫国家独立与主权的壮丽篇章。 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在今天依然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台湾当局 一直不放弃台湾独立的主张,从李登辉公然抛出所谓的“两国论”,到现在的台湾领导人拒不承认“一 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岛内分裂势力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一切有着爱国之心的包括台湾 同胞在内的中国人坚决不能容许的。 中国共产党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人民为统一祖国而奋斗的决心是 坚决的。1997年我们收回了香港,1999年我们收回了澳门,我们也将一定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1982
“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 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 眼里噙满了泪水。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在自 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所谓历史的范畴,就是说它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 同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 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括: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光辉史册。 彭德怀同志一生刚直不阿,为了人民的利益他长时间蒙冤受屈,但他念念不忘祖国、不忘人民、不 忘养他的土地。他在临终前的遗言中说:“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 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父老乡亲。” 我们的国歌中有一句惊心动魄的歌词,就是“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并非艺术的夸张, 而是血写的史实。根据历史学家刘大年的推算,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的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以及被帝国主义残杀的人民,当以亿计。即以 1 亿人计算,他们的血肉之躯, 首足相连,围绕中国也可达四圈之多!这是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牺牲,是中华民族从警醒到崛起的历史 见证。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要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 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 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只有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一旦 出现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纷争,必然会导致各种势力争霸一方、内乱不已,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都将 遭到破坏,并给外敌入侵提供可乘之机。古往今来的一切爱国者,都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视 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秦始皇统一中国、昭君出塞、文成赴藏……这些留下了中华民族向往统一、各民族 相互融合的千古诗篇。飞越关山建奇功的西汉名将霍去病,“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抗击 倭寇的明代将领戚继光,以及 1840 年以来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无数先烈们谱写了中华民 族捍卫国家独立与主权的壮丽篇章。 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在今天依然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台湾当局 一直不放弃台湾独立的主张,从李登辉公然抛出所谓的“两国论”,到现在的台湾领导人拒不承认“一 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岛内分裂势力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一切有着爱国之心的包括台湾 同胞在内的中国人坚决不能容许的。 中国共产党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人民为统一祖国而奋斗的决心是 坚决的。1997 年我们收回了香港,1999 年我们收回了澳门,我们也将一定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1982
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就斩钉截铁地说过,“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如果不能按期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 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江泽民主席在 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大会的发言中也郑重申明,我们对台湾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 针,但如果出现外国势力入侵和岛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搞台独,我们决不放弃使用非和平手段的可能。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绝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案例1:1948年6月,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时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先生,与当时的北京 市民一样缺吃少穿,又身患重病,瘦弱得体重还不到90斤。但朱先生仍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 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这份宣言宣称:“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 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质。”两个多月后,朱先生与世长辞。他临终前特别向家人交代:“我 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要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后来称赞朱 自清先生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案例2: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企图以压促变。邓 小平就此向全世界明确宣告:“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后来,他 在会见尼克松时再次重申中国对待西方制裁的态度,“受害的是中国。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哪怕拖 一百年,中国人也不会乞求取消制裁。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 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从未间断地保持、延续了本民族的原生文明?有哪一个 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内忧外患,饱受了种种苦难却从来没有被外来的敌人所征服? 纵观历史,曾与中国一起被列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其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衰落在历史的风尘中。 早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比较了各个文明古国的发展史之后就曾断言:“只有黄河、长江流 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惟一持久的国家。”而一百年后的另一位英国著名学者罗素也发出惊叹: “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 生存下来了。” 这其中当然有着非常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 走到今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传统从形成到不断地延续、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 融入到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 面旗帜。为此,才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年古训;才有了生生不息、代代崛起的“位卑未敢 忘忧国”的仁人志士。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 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二)爱国主义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年 9 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就斩钉截铁地说过,“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如果不能按期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 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江泽民主席在 联合国成立 50 周年特别纪念大会的发言中也郑重申明,我们对台湾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 针,但如果出现外国势力入侵和岛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搞台独,我们决不放弃使用非和平手段的可能。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绝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案例 1:1948 年 6 月,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时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先生,与当时的北京 市民一样缺吃少穿,又身患重病,瘦弱得体重还不到 90 斤。但朱先生仍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 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这份宣言宣称:“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 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质。”两个多月后,朱先生与世长辞。他临终前特别向家人交代:“我 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要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后来称赞朱 自清先生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案例 2:1989 年的政治风波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企图以压促变。邓 小平就此向全世界明确宣告:“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后来,他 在会见尼克松时再次重申中国对待西方制裁的态度,“受害的是中国。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哪怕拖 一百年,中国人也不会乞求取消制裁。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 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从未间断地保持、延续了本民族的原生文明?有哪一个 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内忧外患,饱受了种种苦难却从来没有被外来的敌人所征服? 纵观历史,曾与中国一起被列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其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衰落在历史的风尘中。 早在 19 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比较了各个文明古国的发展史之后就曾断言:“只有黄河、长江流 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惟一持久的国家。”而一百年后的另一位英国著名学者罗素也发出惊叹: “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 生存下来了。” 这其中当然有着非常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 走到今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传统从形成到不断地延续、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 融入到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 面旗帜。为此,才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年古训;才有了生生不息、代代崛起的“位卑未敢 忘忧国”的仁人志士。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 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二)爱国主义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