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道)含解析和答案 (2)加热后试管中空气热膨胀,插入水中后热空气收缩压强减小,小于外界 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把一部分水压入试管中。 【习题77】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 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 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 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同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 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p铜3.9×10kg/m) 实验序号「材料高度/m底面积/aml 123 铜铜铜 20 10 20 20 20 30 表二(J0'铁=7.8×103kg/m) 实验序号 村料 高度/cm底面积/cm2 456 铁铁铁 10 20 30 表三1p钢=8.9×10kg/m) 「实验序号村料高度/cm底面积/cm2 789 铜铜铜 10 10 10 20 10 30 (1)比较分析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 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底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别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 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答案】(1)无关。 (2)1与4或2与5或3与6 (3)当圆柱体的村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圆柱体的密 第21页共128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 道)含解析和答案 第 21 页 共 128 页 (2)加热后试管中空气热膨胀,插入水中后热空气收缩压强减小,小于外界 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把一部分水压入试管中。 【习题 77】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 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 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 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同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 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p 铜=8.9×103 kg/m 3 ) 实验序号 材料 高度/cm 底面积/cm 2 1 2 3 铜 铜 铜 20 20 20 10 20 30 表二(J0'铁=7.8×103 kg/m 3 ) 实验序号 材料 高度/cm 底面积/cm 2 4 5 6 铁 铁 铁 20 20 20 10 20 30 表三 1p 钢=8.9×103 kg/m3 ) 实验序号 材料 高度/cm 底面积/cm 2 7 8 9 铜 铜 铜 10 10 10 10 20 30 (1)比较分析实验序号 1、2、3(或 4、5、6 或 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 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底面积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别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l 与 7(或 2 与 8 或 3 与 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 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答案】 (1)无关。 (2)1 与 4 或 2 与 5 或 3 与 6 (3)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圆柱体的密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道)含解析和答案 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习题78】要学好物理就要动手实践,请你列举出用大塑料可乐瓶制成的 三种物理实验器具,并简述制作过程及用它所演示的物理现象。(结论开放 【分析】要注意,所设计的器具要有所给器具的特点,不能胡乱设计,比 如该题的可乐瓶,要有其作为容器的特点,不能剪出一块塑料片,演示绝体 之类的设计 【答案】(1)制作量杯:用实验室已有的量筒定量地向瓶中倒入水,并刻 上刻度。 (2)作液体对侧壁压强实验器:在瓶的侧壁不同的高度处扎等大的小孔,倒 入水后,从水流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演示喷雾器:用细塑料管插入加盖的盛水可乐瓶,用手使劲捏可乐瓶, 水会成雾状从细塑料管中喷出。 【习题79】小英设计了“验证水的内部压强和水深的关系”的实验:将两 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在盛有水的烧杯底,缓慢向管内倒入煤油,煤油柱高出 水面。用直尺测出管中煤油柱的深度h',和管外水面到煤油柱底端的深度h, 改变管中煤油柱的深度,按上述方法重做两次。 (1)如图1—23所示,第一次实验情况:h= (2)根据实验导出水的压强公式。 (3)为节约煤油,减少煤油对环境的污染,请说出实验后回收煤油的一种方 法 【分析】煤油柱深度h和管外水面 到煤油柱底端的深度h可由图中刻度尺直接读出。第(2)问可根据水对煤油柱向 上的压力等于煤油柱的重力和阿基米德定律求出。而回收煤油的方法可用注射 器或胶头滴管吸取或者稍提起玻璃管,用塑料片堵住管口后提取 【答案】(1)h=1.60cm,h’=2.00cm (3)回收煤油的方法: ①用带细软管的注射器吸取;②用化学实验中的胶头滴管吸取;③稍提起 玻璃管,用塑料片堵住管口后提取。 习题80】在“砑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24中各图 所示的操怍。 第22页共128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 道)含解析和答案 第 22 页 共 128 页 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习题 78】要学好物理就要动手实践,请你列举出用大塑料可乐瓶制成的 三种物理实验器具,并简述制作过程及用它所演示的物理现象。。(结论开放) 【分析】要注意,所设计的器具要有所给器具的特点,不能胡乱设计,比 如该题的可乐瓶,要有其作为容器的特点,不能剪出一块塑料片,演示绝缘体 之类的设计。 【答案】 (1)制作量杯:用实验室已有的量筒定量地向瓶中倒入水,并刻 上刻度。 (2)作液体对侧壁压强实验器:在瓶的侧壁不同的高度处扎等大的小孔,倒 入水后,从水流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演示喷雾器:用细塑料管插入加盖的盛水可乐瓶,用手使劲捏可乐瓶, 水会成雾状从细塑料管中喷出。 【习题 79】小英设计了“验证水的内部压强和水深的关系”的实验:将两 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在盛有水的烧杯底,缓慢向管内倒入煤油,煤油柱高出 水面。用直尺测出管中煤油柱的深度 h’,和管外水面到煤油柱底端的深度 h, 改变管中煤油柱的深度,按上述方法重做两次。 (1)如图 1—23 所示,第一次实验情况:h=__________,h'=__________。 (2)根据实验导出水的压强公式。 (3)为节约煤油,减少煤油对环境的污染,请说出实验后回收煤油的一种方 法。 【分析】 煤油柱深度 h 和管外水面 到煤油柱底端的深度 h 可由图中刻度尺直接读出。第(2)问可根据水对煤油柱向 上的压力等于煤油柱的重力和阿基米德定律求出。而回收煤油的方法可用注射 器或胶头滴管吸取或者稍提起玻璃管,用塑料片堵住管口后提取。 【答案】(1)h=1.60cm,,h’=2.00 cm 。 (3)回收煤油的方法: ①用带细软管的注射器吸取;②用化学实验中的胶头滴管吸取;③稍提起 玻璃管,用塑料片堵住管口后提取。 【习题 80】 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 1—24 中各图 所示的操怍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道)含解析和答案 (1)为了顺利地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画出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 (2)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代号为 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 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4)比较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 而增大。 【答業】(1)刻度尺。(2)A、B、G。(3)E、F;大。(4)B、D、E。 浮力 【习题81】列举生活或生产中应用浮力的四个实例(结论开放): (1) (4) 【分析】依据浮力的作用有很多实例。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 浮力作用。生活中利用浮力工作的大都是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或等于浮力时,物 体能够处于上升或漂淳、悬浮状态。 【答案】(1)轮船在海上航行;(2)热气球升空;(3)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 选种子;(4潜水艇在水下航行。 【习题82】如图所示,体积为1.0×102m3的正 方体木块,其上表面距水面0.06m,请你根据所学的力 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物理量。(g=10N/kg) (2) (3 【分析】依据浮力、液体压强、密度知识可求浮力、 密度、重力、压强等物理量。 【答案】(1)F呼=6N (2)P下=600Pa (3)F=0.6×10kg/m3 第23页共128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 道)含解析和答案 第 23 页 共 128 页 (1)为了顺利地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画出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 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 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______。 (4)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 而增大。 【答案】 (1)刻度尺。(2)A、B、C。(3)E、F;大。(4)B、D、E。 五、浮力 【习题 81】 列举生活或生产中应用浮力的四个实例(结论开放): (1)_____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_。 【分析】依据浮力的作用有很多实例。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 浮力作用。生活中利用浮力工作的大都是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或等于浮力时,物 体能够处于上升或漂浮、悬浮状态。 【答案】 (1)轮船在海上航行;(2)热气球升空;(3)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 选种子;(4)潜水艇在水下航行。 【习题 82】 如图所示,体积为 1.0×l0-2 m 3的正 方体木块,其上表面距水面 0.06 m,请你根据所学的力 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物理量。(g=10 N/kg) (1)_____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__。 【分析】依据浮力、液体压强、密度知识可求浮力、 密度、重力、压强等物理量。 【答案】 (1)F 浮=6 N (2)P 下=600 Pa (3)G=F 浮=0.6×103 kg/m 3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道)含解析和答案 p=0.6×103kg/m3 【习题83】公共厕所自动冲水用的水箱中有一圆柱形浮筒M,出水管口 处用一圆片形盖子N盖住,两者之间用短链相接,如图所示。已知水箱的深度 足够,为实现自动定时冲水,应满足的条件是()(条件 开放 进水口 A.只要浮筒M的体积足够大 B.只要淳筒M的质量足够小 G.盖子N必须比浮筒M的质量小 D.浮筒M的横截面积必须大于盖子N的面积 出水口 【分析】根据题意:要将盖子提起,则必须有浮力, 所受浮力F大于浮筒重力G1盖子重力Q2及水对盖子压力T之和 【答案】选D 习题84】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跨 科综合题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 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 【习题86】李红同学手中有一块不知是什么金属的薄片,老师没给他测量 质量的仪器,只给他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和水,让他利用自己平时使用的文具(三 角板、圆规、直尺等)测出该金属片的密度。你能帮他解决此问题吗?请写出具 体做法。 【答案】因为物质的密度p=m/V,而m无法直接测出,用一般的长 度测量工具去测薄金属块的体积V又不准确,所以最好用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沉 浮条件解此题。具体方法是:将金属薄片做成凹型,使之漂淳在装有水的容器 中,用直尺(或三角板)量出水位升高的高度为L,量出容器的直径,算出横截 面积为S,则 【习题87】如图1-28所示,有一重为27N的长方体物体,长L=20cm, 它的横截面积S1是盛水容器横截面积S2(容器壁厚不计)的1/3 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3N(g 取10N/kg)。 (1)根据题中所给条件,试一试你能求出哪些与物体有关的物 理量?请分别计算出来。 (2)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与物体刚好全部浸入水中 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是多少? 【答業】(1)物体的质量m=2.7kg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27N一23N=4N 物体的体积:10°m 物体的密度:2.7×103kg/m3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是400Pa。 【习题88】如图所示,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水平地浸入足够多的水中 如果上表面距水面的距离为5cm,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条件开放 【分析】因正方体物块浸入水中,上表面距水面5cm时有两种可能,即 物体悬浮或漂浮,如图所示。 【答案】物体悬浮时有 第24页共128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 道)含解析和答案 第 24 页 共 128 页 ρ=0.6×103 kg/m3 【习题 83】 公共厕所自动冲水用的水箱中有一圆柱形浮筒 M,出水管口 处用一圆片形盖子 N 盖住,两者之间用短链相接,如图所示。已知水箱的深度 足够,为实现自动定时冲水,应满足的条件是( )(条件 开放) A.只要浮筒 M 的体积足够大 B.只要浮筒 M 的质量足够小 C.盖子 N 必须比浮筒 M 的质量小 D.浮筒 M 的横截面积必须大于盖子 N 的面积 【分析】根据题意:要将盖子提起,则必须有浮力, 所受浮力 F 大于浮筒重力 G1 盖子重力 G2及水对盖子压力 T 之和。 【答案】 选 D 【习题 84】 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跨 科综合题)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 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 【习题 86】李红同学手中有一块不知是什么金属的薄片,老师没给他测量 质量的仪器,只给他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和水,让他利用自己平时使用的文具(三 角板、圆规、直尺等)测出该金属片的密度。你能帮他解决此问题吗?请写出具 体做法。 【答案】 因为物质的密度ρ=m/V,而 m 无法直接测出,用一般的长 度测量工具去测薄金属块的体积 V 又不准确,所以最好用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沉 浮条件解此题。具体方法是:将金属薄片做成凹型,使之漂浮在装有水的容器 中,用直尺(或三角板)量出水位升高的高度为 L1,量出容器的直径,算出横截 面积为 S,则: 【习题 87】 如图 1—28 所示,有一重为 27 N 的长方体物体,长 L=20 cm, 它的横截面积 S1 是盛水容器横截面积 S2(容器壁厚不计)的 1/3, 当物体有 2/5 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23 N(g 取 10 N/kg)。 (1)根据题中所给条件,试一试你能求出哪些与物体有关的物 理量?请分别计算出来。 (2)当物体有 2/5 的体积浸入水中时与物体刚好全部浸入水中 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是多少? 【答案】 (1)物体的质量 m =2.7 kg 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G—F1=27 N 一 23 N=4 N 物体的体积:10-3 m 3 物体的密度:2.7×103 kg/m 3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是 400 Pa。 【习题 88】 如图所示,边长为 20 cm 的正方体,水平地浸入足够多的水中。 如果上表面距水面的距离为 5 cm,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条件开放) 【分析】 因正方体物块浸入水中,上表面距水面 5 cm 时有两种可能,即 物体悬浮或漂浮,如图所示。 【答案】物体悬浮时有: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道)含解析和答案 答:物体所受浮力可能为80N或60N。 习题8】如果不使用量筒,其他器材自选,你怎样测量石块的密度,写 出你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和石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阿基米德原理法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石块 (1)在空气中称石块重G1 (2)在水中称石块重G2 (3)求石块密度P 方法二:替代体积法 器材:大小烧杯、天平、水 (1)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 2)用天平称出大烧杯质量m0 3)将大烧杯注满水,向其中投入石块,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水,称其质量m (4)求石块密度 习题90】有下列器村和物品:天平、弹簧秤、刻度尺、水槽(有水、 烧杯、铅笔、细线、一小卷细铜线、一块不规则但厚度均匀的金属板、小矿石 和盐水。请自选上述器村和物品,完成一项实验(用天平、弹簧秤测质量除外), 写出①实验目的;②所选器材;③主要步骤;④被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答案】实验 目的:测一小卷细铜线的长度L, 器材:天平、刻度尺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细铜线的质量M;②截取一小段细铜线,用天平测出质 量m;③用刻度尺测出这一小段细铜线的长度L 表达式:L=/m)L0 实验二 目的:测不规则金属板的面积S 器材:弹簣秤、细线、水槽(有水)、刻度尺 步骤:①用弹簧秤称出金属板在空气中示数F;②用弹簧秤称出金属板浸没 在水槽中的示数F';③用刻度尺测出金属板厚度d 表达式:S= 实验三 目的:测小矿石密度 器材:天平、弹簧秤、细线、水槽(有水)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矿石质量M;②用弹黃秤分别称出矿石在空气中和浸没 在水槽中的示数F和F 表达式 【习题91】一个重10N、体积是200cm的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排 第25页共128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380 道)含解析和答案 第 25 页 共 128 页 答:物体所受浮力可能为 80 N 或 60 N。 【习题 89】 如果不使用量筒,其他器材自选,你怎样测量石块的密度,写 出你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和石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阿基米德原理法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石块 (1)在空气中称石块重 G1 (2)在水中称石块重 G2 (3)求石块密度 P= 方法二:替代体积法 器材:大小烧杯、天平、水 (1)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 m1 (2)用天平称出大烧杯质量 m0 (3)将大烧杯注满水,向其中投入石块,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水,称其质量 m2 (4)求石块密度 【习题 90】 有下列器材和物品:天平、弹簧秤、刻度尺、水槽(有水)、 烧杯、铅笔、细线、一小卷细铜线、一块不规则但厚度均匀的金属板、小矿石 和盐水。请自选上述器材和物品,完成一项实验(用天平、弹簧秤测质量除外), 写出①实验目的;②所选器材;③主要步骤;④被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答案】 实验一 目的:测一小卷细铜线的长度 L, 器材:天平、刻度尺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细铜线的质量 M;②截取一小段细铜线,用天平测出质 量 m;③用刻度尺测出这一小段细铜线的长度 L0 表达式:L=(M/m)L0 实验二 目的:测不规则金属板的面积 S 器材:弹簧秤、细线、水槽(有水)、刻度尺 步骤:①用弹簧秤称出金属板在空气中示数 F;②用弹簧秤称出金属板浸没 在水槽中的示数 F';③用刻度尺测出金属板厚度 d 表达式:S= 实验三 目的:测小矿石密度 器材:天平、弹簧秤、细线、水槽(有水)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矿石质量 M;②用弹簧秤分别称出矿石在空气中和浸没 在水槽中的示数 F 和 F' 表达式:ρ 【习题 91】 一个重 10 N、体积是 200 cm3的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