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掌握) 三、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掌握) 四、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掌握)(重点) 第二节自然人的住所 一、住所的含义(掌握) 二、自然人住所的种类(掌握) 三、自然人住所的法律意义(了解) 第四节监护 一、监护的概念及目的(掌握) 二、监护人的设立(掌握)(重点) (一)为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 (二)为精神病人设立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职责(了解) 四、监护的终止(掌握) 第五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 (一)含义(掌握) (二)条件和程序(掌握) (三)效力(掌握) (四)撤销(掌握) 二、宣告死亡 (一)含义(掌握) (二)条件和程序(掌握) (三)效力(掌握) (四)宣告死亡的撤销(掌握) 第六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一、个体工商户的概念(掌握) 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掌握) 三、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背户的财产责任(掌握)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权利能力、行为能力
2、简答住所的含义 3、简答监护人的职责 4、简答宣告死亡的法律效果 【本章讨论题】 讨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判断的标准。 第五章法人 (2学时) 【内容及要求】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一类民事权利主体。本章内容包括法人的概念和本质、法人的 种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机关以及法人的成立、变史、终止和登 记等。重点理解和掌握法人的能力制度。 第一节法人概念和构成要件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二、法人应具备的条件(掌握)(重点) 第二节法人的本质 一、法人拟制说(了解) 二、法人否认说(了解) 三、法人实在说(掌握) 第三节法人的类型 一、传统民法的分类(了解) 二、民法通则的分类(掌屋) 第四节法人的成立 一、法人的成立(掌握) 二、法人的设立(掌握) (一)法人设立的概念 (二)法人设立的原则(了解) (三)法人设立的方式(了解) (四)法人设立的要件(掌握) 三、法人资格的取得(掌握) 第五节法人的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掌握)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掌握)(难点) 第六节法人的变史和终止、登记 一、法人变史的概念(掌屋) 二、法人变史的类型(掌屋) 三、法人的终止(掌握) 四、法人的登记(掌握) 第七节法人的民事责任及法人机关 一、法人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掌握) 二、法人民事责任能力确定的标准(掌握) 三、法人的有限责任(掌握) 四、法人机关的概念(掌握) 五、法人机关构成及法定代表人(掌握) 【本章思考题】 1、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划分意义何在?这种划分能杏完全概括我国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法人 类型? 2、比较法人的能力制度与自然人的能力制度。 3、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应包括哪些? 4、试分析设立中的法人与清算中的法人的法律地位。 5、思考法人的目的范围对法人的能力限制的法律效力。 第六章非法人组织 (2学时) 【内容及要求】关于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传统民法认为其个具有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 能力以及责任能力,仪具有诉讼能力。但近几年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企业 形念和非企业组织,它们既不同于法人,也不同于自然人,据此许多学者认为应打破传统民 法的二分法的结构,承认非法人团体的主体地位,为第二类民事主体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 本章介绍了非法人组织的几种主要类型,重点掌握合伙的内容。 第一节非法人组织概述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掌握) 二、非法人组织应具备的条件(掌握)(重点) 第二节合伙组织
一、合伙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二、合伙的成立(掌握)(重点) 三、合伙的法律地位(掌握) 四、合伙的种类(掌握) 五、合伙的能力(掌握) 六、合伙的责任(掌握)(难点) 七、合伙的变史、终止和清算(掌握) 【本章思考题】 1、判断某个社会组织体能成为民事主体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2、合伙成为独立民事主体的理山有哪些? 3、试分析合伙财产的构成以及性质。 4、比较自然人、法人和合伙这二种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特点。 第七章民事法律事实概述 (4学时) 【内容及要求】 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史和消灭的原因,其包括事件和行为两类事实。通过 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特征、类型,了解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 第一节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掌握) 二、特征(掌握)(重点)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后果。(掌握) 四、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掌握) 第二节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一、事件(掌握) 二、行为(掌握) 第二节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 一、民事法律事实在民法规范中的地位。(了解) 二、民事法律事实在实现民法调整功能中的作用(了解) 三、民事法律事实理论对民事可法实践的意义(掌握)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本章讨论题】 讨论: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异同。 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 (5学时) 【内容及要求】 本章引入了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这两个民法学的核心概念,理论性较强,同时本章还阐 述了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可变史、可撤销民事行为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等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 学生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相关问题,为理解民法的意思自治奠定基础。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行为、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三、民事法律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行为与双方行为、多方行为(掌握) 二、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了解) 三、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掌握) 四、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掌握)(重点) 五、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掌握) 六、主行为与从行为(掌握) 七、独立行为和辅助行为(掌握) 八、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掌握)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 一、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概念(掌握)》 二、意忠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掌屋)(重点) (一)概念 (二)构成要素 三、意总表示的分类(掌握) 四、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掌握)(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