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表 4.颧肌 口至颧弓 拉动口角向上、向外 肌 情 5.上唇方肌 口眼间 拉动口角、鼻翼、鼻唇沟 扩 6.颊肌 面颊 拉动口角向外 张 7.笑肌 颊肌上 使面部呈笑窝 肌 8.颏肌 下巴前方 使下巴呈现颏窝 9.降眉间肌 鼻根 引眉向下生横皱 10.皱眉肌 眉头 皱眉,眉间生竖皱 表 11.眼轮匝肌 眼眶四周 眼脸闭合,生鱼尾纹 情 12.口轮匝肌 口四周 闭口,形成口部形状 收 13.三角肌 口角下侧 引口向下 缩 14.下唇方肌 口下侧 引口向下,向外 肌 15.鼻肌 鼻部 收扩鼻孔,横部使鼻生竖皱 注:①上唇方肌可分为三块:A.颧头B.眶下头C。内眦头。在我国当前的医学解剖图谱上,颧肌 叫颛大肌,上唇方肌颜头叫颛小肌,眶下头叫提上唇肌,内眦头叫提上唇鼻翼肌,下唇方肌叫降下唇肌, 三角肌叫降口角肌。额肌和枕肌由帽状腱膜连接成一个整体也称之为枕额肌。 第三节头部的形体与形态 面部肌肉的分析 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及语言都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所表现出的,而 这些表情的变化都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所产生的,所以要了解表情的变化,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面部的肌肉的构成,明白哪些面部肌肉的运动会产生我们 常见的各种表情。分析面部主要肌肉对表情的影响。在头部肌肉中,有超过二 十六块以上的肌肉对人物的面部表情产生影响。 额肌:起自帽状腱膜,止于眉部和眼轮匝肌,能拉眉向上。 眼轮匝肌:位于眼眶部周围和上、下眼脸皮下。其收缩时能上提颊部和下 拉额部的皮肤使眼脸闭合,同时还在眼周围皮肤上产生放射状的鱼尾皱纹。闭 眼、思考等表情都会影响到眼轮匝肌。 皱眉肌:在额肌和眼轮匝肌的之间靠近眉间的位置。其收缩时,能使眉头
情 肌 表 情 扩 张 肌 4.颧 肌 口至颧弓 拉动口角向上、向外 5.上唇方肌 口眼间 拉动口角、鼻翼、鼻唇沟 6.颊 肌 面颊 拉动口角向外 7.笑 肌 颊肌上 使面部呈笑窝 8.颏 肌 下巴前方 使下巴呈现颏窝 表 情 收 缩 肌 9.降眉间肌 鼻根 引眉向下生横皱 10.皱眉肌 眉头 皱眉,眉间生竖皱 11.眼轮匝肌 眼眶四周 眼睑闭合,生鱼尾纹 12.口轮匝肌 口四周 闭口,形成口部形状 13.三角肌 口角下侧 引口向下 14.下唇方肌 口下侧 引口向下,向外 15.鼻 肌 鼻部 收扩鼻孔,横部使鼻生竖皱 注:①上唇方肌可分为三块:A. 颧头 B. 眶下头 C. 内眦头。在我国当前的医学解剖图谱上,颧肌 叫颧大肌,上唇方肌颧头叫颧小肌,眶下头叫提上唇肌,内眦头叫提上唇鼻翼肌,下唇方肌叫降下唇肌, 三角肌叫降口角肌。额肌和枕肌由帽状腱膜连接成一个整体也称之为枕额肌。 第三节 头部的形体与形态 面部肌肉的分析 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及语言都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所表现出的,而 这些表情的变化都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所产生的,所以要了解表情的变化,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面部的肌肉的构成,明白哪些面部肌肉的运动会产生我们 常见的各种表情。分析面部主要肌肉对表情的影响。在头部肌肉中,有超过二 十六块以上的肌肉对人物的面部表情产生影响。 额肌:起自帽状腱膜,止于眉部和眼轮匝肌,能拉眉向上。 眼轮匝肌:位于眼眶部周围和上、下眼睑皮下。其收缩时能上提颊部和下 拉额部的皮肤使眼睑闭合,同时还在眼周围皮肤上产生放射状的鱼尾皱纹。闭 眼、思考等表情都会影响到眼轮匝肌。 皱眉肌:在额肌和眼轮匝肌的之间靠近眉间的位置。其收缩时,能使眉头
向内侧偏下的方向拉动,并使鼻部产生纵向的小沟。如图1所示。 图1 降眉肌:位于鼻根上部皱眉肌机内侧。当其收缩时可以牵动眉头下降,并 使鼻根皮肤产生横纹。一般来说,皱眉肌和降眉肌是共同参与表情变化的,在 愁闷、思考等表情中可以使这几组肌肉紧张收缩而产生锁眉的表情。 口轮匝肌:位于口裂上下唇周围。口轮匝肌可以看成是环形的肌肉,在位 置上可以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内圈为唇缘、外圈为唇缘外围。口轮匝肌内圈 在收缩时,能紧闭口裂呈抿嘴的表情,外圈收缩,并在颏肌的作用下产生撅嘴 的表情。如图2所示口轮匝肌产生的作用。 图2 上唇方肌:也称上唇提肌,位于口轮匝肌的上方、眼眶下缘的骨面上。上 唇方肌收缩时可以提上嘴唇,加大鼻孔和加深鼻唇沟。 颧肌:位于口角外侧上部,其收缩可以上提口中角向斜上方运动,是产生
向内侧偏下的方向拉动,并使鼻部产生纵向的小沟。如图 1 所示。 图 1 降眉肌:位于鼻根上部皱眉肌机内侧。当其收缩时可以牵动眉头下降,并 使鼻根皮肤产生横纹。一般来说,皱眉肌和降眉肌是共同参与表情变化的,在 愁闷、思考等表情中可以使这几组肌肉紧张收缩而产生锁眉的表情。 口轮匝肌:位于口裂上下唇周围。口轮匝肌可以看成是环形的肌肉,在位 置上可以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内圈为唇缘、外圈为唇缘外围。口轮匝肌内圈 在收缩时,能紧闭口裂呈抿嘴的表情,外圈收缩,并在颏肌的作用下产生撅嘴 的表情。如图 2 所示口轮匝肌产生的作用。 图 2 上唇方肌:也称上唇提肌,位于口轮匝肌的上方、眼眶下缘的骨面上。上 唇方肌收缩时可以提上嘴唇,加大鼻孔和加深鼻唇沟。 颧肌:位于口角外侧上部,其收缩可以上提口中角向斜上方运动,是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