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U 光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1 2祖父的园子 3月是故乡明 7 4°梅花魂 9 语文园地一 11 第二单元 5草船借箭 13 6景阳冈 16 7猴王出世 19 8红楼春趣 21 语文园地二 23 第三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 25 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汉字 ……… 28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31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34 11军神 37 12*清贫 39 语文园地四 41 光 光 光 3 图
第五单元 13人物描写一组 43 14刷子李 46 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49 16田忌赛马 52 17跳水 55 语文园地六 58 第七单元 18威尼斯的小艇 60 19牧场之国 63 20*金字塔 66 语文园地七 68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 70 22手指 72 23*童年的发现 75 语文园地八 77 专项复习 专项复习(一)字词句 79 专项复习(二)阅读 81 综合练习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第七单元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 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期末综合练习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光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基础梳理)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供事(gòng gong) 稚子(zhi2h如) 涟漪(cyT) 二、看拼音,写汉字 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像诗人范成大的一句诗:zhòu(昼)出yú (耘)田夜绩麻。天刚破xiǎo(晓),你就会看到下田的人、采sang(桑)叶的人…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四时田园杂兴(A) A.四季 B.四点 2.彩丝穿取当银钲(B) A.正当 B.当作 3.山衔落日浸寒漪(B) A.浸入 B.淹没 2长能力提升) 四、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根据意思写古诗 1.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铜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家庭作业·语文·五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2.池塘四周长满了绿草,池塘里的水满满的。远远的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把影子倒映在水中, 闪动着粼粼波光。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游。 六、课文备忘录 1.“山衔落日浸寒漪”中两个动词用得非常传神,一个“衔”字写出日落西山时的样子,一个“浸”字 写出山和日倒映在水中的样子。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两句诗描写了牧童晚扫时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的情景。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规矩矩地骑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天真活泼和自由自在。 智慧拓展) 七、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词语。 (1)解:理解,懂得。 (2)供:从事。 (3)傍:蔬近。 2.从词语耘田、绩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劳动的场景。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诗句“村庄儿女各当家”中的“儿女”指孩子。 (X) (2)“也傍桑阴学种瓜”体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 4.翻译诗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们不懂得耕田积布,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下学种瓜
。第一单元· 八、课外阅读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美)①春草秋绿②,(落落③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④不识衣冠⑤。 【注】①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②绿:也作“碧”。③落落:松高大的样子。④童稚:儿童,小孩子。⑤衣冠:官 员的穿戴,此处指官吏。 1.圈出诗句中的叠字(两个重复使用的字),请你再写两句含有叠字的诗句。 示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鹅洲。 2.诗中提到的季节有春、秋、夏,提到的动物有牛、羊,提到的植物有草、松,提到的人物有 儿童、官吏。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落落长松夏寒”中“寒”的意思是“寒冷” B.“牛羊自归村巷”,牛羊的驯顺格外显出村巷的和平、宁静 C.这首诗描写了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D.这首诗景物描写优美,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特色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下面诗句表现的情景。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傍晚,成群的牛羊无须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 不认识官吏。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